同行。
他要幫他一次,一如六年前他幫自己一樣。
……
……
蕭洄最終沒敢十天半個月不去,三天一過,他就老老實實收拾東西,派人去大理寺回話了。
不論是前世還是現在,他記憶力向來很好,幾乎可以稱得上過目不忘。
原先他還以為這是人類正常的表現,直到有一次他沒設防地表現出來,看到軍方高層震驚的眼神才察覺到不對勁。
哦,原來聰明的是隻有他自己。
去大理寺的頭一天晚上,蕭洄領著香荷給自己收拾東西。
“把我大哥送我的那支紫狼毫毛筆給我帶上,還有我爹給的硯台,放庫房是不是快生灰了?正好拿出來用用。”他指間勾著那塊平安扣,靠在椅子上,道,“紙就不用帶了,那邊肯定有。坐墊給我帶兩個,大理寺這般窮,我坐一下午肯定腰疼。”
“毛毯也帶上吧,中午睡覺用得著,哦還有木刀木銼…就那一個工具包,都給帶上吧,摸魚的時候正好可以玩。”
香圓香荷按照他的吩咐將東西一樣樣拿出來放進包袱,靈彥蹲在門口看著包袱一點點變大,臉色越來越古怪。終於,當蕭洄讓人將那把簫也裝上的時候,他終於忍不住問出心中的疑問,“公子,您不是怪晏大人害您嗎,為何您看起來比去上學還開心?”
蕭洄頓住,皺起眉,“你哪隻眼睛看到的?”
還用問嗎?
去扶搖宮前一晚的蕭洄,那跟要上斷頭台一樣,整夜苦著一張臉,書袋裡就裝了一樣東西,還是吃的。
哪像現在,都快把家搬過去了。
有時候真的搞不懂他家公子腦子裡在想什麼,這就是聰明人麼?
靈彥無奈道,“公子啊,您去那裡隻是工作,沒必要帶這麼多東西的。”
少年沒立刻出聲。
他摩挲著平安扣,片刻後,突然笑了下。
很輕。
“你說得對。”
蕭洄道,“當個社畜而已,沒必要那麼認真。”
反正他早晚有辭職的一天。
他眼神深邃,神情淡淡的。
在這一刻,靈彥又感覺到了,他家少爺身上那種氣質。
沉重得有些不像是個十六歲的少年。
他像是透過歲月長河,不小心窺見了陌生的一角。
作者有話說:
上卷,完。
“少年少,何不為。若不為,枉年少。”摘錄於互聯網。
這章是24號的更新,提前發~(是的,我手滑點成發表了:))
下卷
第62章 晉江文學城
翌日, 蕭洄空著手去大理寺報道。
正是因為他什麼都沒拿,帶路的衙役還愣了下,問:“蕭公子,您的憑書呢?”
今早蕭洄起床就走, 連飯都是在車上解決的, 怎麼可能還記得這件事。
他打著商量:“明天再給你可以不?”
衙役想了想,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