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秦偶然間跟我提到你的建議,雖然很粗糙,但我覺得未來木材廠必須麵臨轉型,如果還按照現在的模式,在自由經濟中我們沒有太大的競爭力,畢竟我們是計劃經濟,我們生產多少國家全包了,隻要我們全力生產,職工就能過上好日子。
可一旦國家放手,我們每年這麼大的產量,市場上要是銷售不出去,職工發不出工資,等工廠資不抵債的時候,就隻能破產關門,我不想看到這一天。
工人們每天認真上班,加班加點,為的就是拿工資過好日子,如果有一天他們的飯碗沒了,他們身後的家庭,還怎麼生活,這是滅頂之災。”
“廠長,您讓我欽佩。”
前世看慣了那些領導的做派,老廠長這麼樸實,一心為職工的領導真的太少了,“隻是您怎麼覺得就會走市場經濟,也是試點後,發現國企不能經營,此事就會取消。”
“我的一位老同學,前段時間從米國回來,聽了他說的米國企業,我覺得如果想提高國家競爭力,市場經濟是必須要走的路,所以我想早點想出應對方案,也算是我臨下來前,給廠裡的職工做的最後一點貢獻。”
“廠長。”秦忠和有些傷感,還有一個多月,老廠長就要下來了,這是他奮鬥了一輩子的地方,那種失落他能理解。
“小秦,我們老家夥不讓位,你們年輕人怎麼施展才華,所以今天咱們三個人聚一聚,商量一下,聽聽安夏同學的想法。”
“如果你們要是知道了,木材廠未來就算效益很好,也會被官方逼迫轉賣給私人,那該怎麼辦?”安夏低聲說著,歎了口氣。
彆看現在兩個領導人,全都一心為了工人,可未來就因為木材廠規劃好,形成一個大型建材、家具為一體的中心,吸引了大批人流,周邊兒開了大商場,變成了商圈,被私人老板看中了這塊地,做成了不良資產拍賣,那個私人老板以極低的價格買下了木材廠所有地皮和資產,木材廠的職工,隻拿到了非常少的買斷工齡的錢,開始過上顛沛流離的生活。
最後家屬區的職工,紛紛讓出自己的房子,被私人老板蓋成了高樓,變成了商品房,買不起房子的職工離開了木材廠,拚儘全力買了樓房的職工,又要拚命還貸款,日子過得十分苦,木材廠職工從讓人羨慕,變成了人們口中的窮鬼。
而由木材廠一代代植樹造林,打造的森林公園,也被私人圈起來,開發成度假旅遊村,木材廠自己的職工都不得而入,隻能扒在那鐵欄杆做成的大門和圍牆外,看著裡麵曾經自己親手種下的果樹林,變成彆人消遣娛樂的地方。
本來安夏巴不得木材廠早早來到這一步,雖然對秦忠和有些影響,但最終秦忠和可以調去彆的地方繼續當領導,她隻希望林榮偉一家三口,失去工作後,讓他們也過上痛苦不堪的生活,讓他們也嘗嘗沒錢沒房子的生活是如何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