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第三十七章買命(2 / 2)

圖南 都廣建木 7190 字 4個月前

但也有人覺得,就算乾的過,那與造反有什麼區彆?造反是要死人的,自己才吃上幾頓飽飯,以後肉眼可見的有更多飽飯,舍不得死。

爭執不下的結果便是折中方案。

府君是個好官,大家不如去找府君商量討教,府君一定會幫大家想到辦法。

圖南感動道:“感謝你們對我的信任。”

“但還是有一小部分不聽勸,已經去了練兵場,是虎裡、方山裡幾個裡聚,那幾個裡的裡正平素囂張慣了,又對兒子們百依百順,他們的兒子們也囂張慣了,前段時間都被拖屍車扔到了亂葬崗。”

圖南擰眉。“為一己之私帶著一裡人去死,這種人怎麼當上裡正的?”

青溪裡正:“他們家男人多,裡聚裡其他人打不過。”

“明天他們家男人就是全裡聚最少的家戶了,裡聚也會是望雲縣諸裡聚裡男人最少的裡聚。”

青溪裡正露出疑惑之色。

圖南解釋道:“攻打練兵場,裡聚中所有高過車輪的男丁都要處死。”

青溪裡正的腰肉眼可見的變彎,神色中儘是劫後餘生的後怕。

邊走邊聊中很快走到氓庶們的營地,或者說聚集的空地,連一頂帳篷都沒有的地方說是營地也辱營地二字

因著夜色與林木,圖南也無法確定究竟有多少人,隻能判斷不下千人。

各裡聚裡有一定威望的人都圍在一處火堆前等待圖南,圖南抵達時瞧了眼,大多是老人,少量是年輕人。

見圖南到來,所有人都鬆了口氣。

“府君!”

圖南笑著走入人群。“諸君來此,是為造反還是需要我為練兵場死人的事給一個解釋?”

一名白發蒼蒼的老者道:“府君,練兵場太過分了,每日殺三五十人,再這樣下去,望雲縣的男丁就要被殺光了。”

圖南從容道:“不會殺光,根據海國的經驗,殺三到四成男丁就差不多了。”

經驗?

什麼經驗?

眾人頓生毛骨悚然的莫名感覺。

“可練兵場怎能如此?”

圖南反問:“為何不能?他們又沒隨便殺人,殺的都是違反了軍規軍紀的人,軍規寫得明明白白,女乾□□子者斬,練兵場也是依法辦事。”

另一名老人道:“可練兵場令男女同營,這與將肉放在狼嘴前,卻要求狼不吃有什麼區彆?”

圖南挑眉:“你把人比作肉與狼,若是如此,那練兵場做得就更沒錯了,狼這種生物不宰了難道要讓它活著禍害更多禽畜?殺了對大家都好。”

“他不會說話。”最先開口的白發老者拉住同伴。“但府君,男女同營實在不合適,何不讓練兵場令男女分開?”

立刻有人反駁道:“有什麼好分開的?女人在家照顧孩子耕作紡織即可,從來沒有參軍的道理,何不讓女人回家?如此練兵場也能省事。”

圖南搖頭。“海國與數十個強大王朝接壤,據不完全統計,邊境每歲大大小小的衝突中損失的兵力不下十萬,需有源源不斷的優質兵源補充,征兵隻征男人不夠。”

頓了頓,圖南補充:“當然,若你們不介意海國將本地所有男丁不論青壯與老弱都征走,以量取勝,那就是另一回事。”

空地一時陷入死寂。

你挑選精兵,每歲都要死十萬以上的人,將本地所有男丁不論青壯老弱都征走,能有人活著回來?

良久才有人道:“那也不能這麼殺死青壯啊,讓孤兒寡母怎麼活?”

“我建了官序,滿八歲的幼崽皆可入學,啟蒙學習讀寫與知識,而官序管每日一餐。雖然官序隻提供兩載的義務教育,但十歲的幼崽也能幫家裡乾活了,若幼崽聰慧,是讀書的料子,成績好,還能繼續免費讀下去。且十歲的幼崽每歲需要進入練兵場參加兩個月的軍事訓練,軍事訓練期間,練兵場同樣管飯,且一日四餐,不論哪種都能為家裡節省一大筆糧食。”圖南重複了一遍自己對青溪裡正的話,然後總結:“我還建了紡織作坊,打通了商道,廉價租賃牛馬給農人,寡婦也是大人,隻要有手有腳,每歲至少能收入一兩千貝,隻要不增加新的幼崽,要養活現有幼崽並不難。”

至於老人就算了,貧民養不起勞作能力低下的老人,老人是大戶人家的奢侈品。而且就算考慮老人,讓底層氓庶控製生育數量對老人也不是壞事,幼崽數量少了,省下來的糧食正好給老人吃。

一名葛衣老者道:“府君,骨肉親情如何能舍?”

“法不容情。”圖南惆悵道。“軍規絕不向任何人妥協,誰讓你們的兒子長成這樣,軍規都敢犯。事已至此,你們就當沒生過那些兒子吧。”

“這怎麼可能?那可是我們含辛茹苦養大的兒子。”

圖南勸道:“但他們隻給你們帶來了麻煩,並不能帶給你吃上飽飯的生活,更不能讓你們吃上飽飯,每人都有一件皮裘,冬季無一人凍餓而死,平日還能攢下餘錢的是海國。兒子與富足的生活總得選一個,做人不能既要又要,貪得無厭隻會雞飛蛋打。”

眾人想了想自己這幾個月過的生活,也覺得,自己是有點貪得無厭。

最後還是白發老者先回神:“府君有所不知,寡婦就算可以自己養活幼崽,但沒有男人保護,孤兒寡母如何守得住錢財?裡聚搶水,沒有男人,也要吃大虧,沒有水,田地產出必然減少。”

圖南露出讚許之色,總算有人提出點像樣的問題。“孤兒寡母如何自保,這個問題好辦,我會將雜吏數量擴增一倍,每隔兩三日便令雜吏下鄉巡視,檢查孤兒寡母是否健在,若不在,簡單,找凶手,將凶手宰了償命,相信足以告慰死者。至於搶水,你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