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二人世界(1 / 2)

《官路:我事業有成,你後悔離婚了?》全本免費閱讀 []

國慶節後上班第一天,富祥縣西部丘陵地的大片莊稼地迎來了一群人,由省農林廳、財政廳幾名專家組成的調研小組,在鬆陽市農委、農業局、富祥縣農委、農業局以及華元保險公司鬆陽分公司的有關人員的陪同下,對富祥農業保險惠民事項進行調研。

此時,恰逢冬、春、夏連旱,疾風吹過田間,帶起陣陣灰塵飛揚。調研組一行抬手遮眼望去,滿地泛黃,但那不是金秋豐收的金黃,而是枯黃。

有些田塊過於乾旱,莊稼全部焦死,沒了一點水分,調皮的孩子點一把火就燒個精光,成為千百畝連片田地上的一塊“黑疤”,不過幸虧沒有形成串燒,否則眼前大片的莊稼地就變成了“黑土地”。

“莊稼人都說人勤地不懶,但天總有不測風雲。”鬆陽市農業局隨來的技術人員彎下腰,用鏟子掘出一株水稻,打掉根係上的乾土,道:“乾旱時間過長,瞧這水稻,基本上都沒有什麼次生根,僅有的一點穗子也是癟子,這片地八成是要絕收的。”

“即便現在下一場及時雨,再澆透也起不了什麼作用。”富祥縣農委主任捏著一塊乾碎的土疙瘩頭道,“不過還好,農業保險還真能送來一場及時好雨。”

說到農業保險,同來的華元保險公司鬆陽分公司一位副總說道:“按照常規程序走,我們保險公司都是在莊稼起地後,根據受災情況嚴重程度才進行相關賠償的,但是那樣的賠償在如此乾旱的天災之下,顯得過於滯後,不利於農民抗災自救,所以,針對今年的大旱,我們公司把保險關口前移,先拿出一百多萬元對富祥縣受災較重的農戶進行賠付,幫助農戶適時改種、補種,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聽到這裡,眾人點著頭,交口稱是。

“這種決策的實施,得益於富祥早年就開展了農業保險的有益嘗試,從而讓一切有了可能。”這名副總不失時機,立馬補充了一句。

話題點到這裡,算是切入了正題,接下來發言者接二連三,就此項嘗試的意義和作用談了很多看法。

《瑞東日報》和瑞東電台、電視台都來了記者,他們心裡都有數,再加上本來個個也都善於見風使舵,一下抓住了重點領會了意圖,便前前後後忙活得不輕。不說彆的,單是為那一份紅包,也該儘心出力。

張道飛作為《瑞東日報》駐鬆陽記者站的負責人,自然要陪同。按道理講,有張道飛在,《瑞東日報》完全沒有必要再派記者,但是潘寶山跟譚進文有交待,為了儘量避免張道飛惹麻煩上身,還是要省報派名記者過來。

不過即便如此,張道飛也沒閒著,他儘量提供最為豐富的材料信息,幫助極好成稿。

調研組來鬆陽不是秘密,但媒體團對事件的報道重點卻並未公開,所以沒有引起嚴景標方麵的注意。

調研組一行回去後,譚進文告訴潘寶山,兩天後省黨*代會就開始了,現在報紙等媒體的關注度高漲了起來,所以當下彆的事不用做,唯一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如今,潘寶山還真能耐得住性子了,最近的事情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曆練,而且又有徐光放的安慰話,他能沉下心來,靜候佳音。

剛好,劉江燕又打電話給他,說沒事就回家看看。劉江燕極少要求潘寶山做什麼,所以潘寶山對她向來都是有求必應,而且眼下確實沒什麼事情可忙,回去幾天散散心也正合適。

又過了兩天,潘寶山徹底放下包袱,休整了一下,便回富祥家裡。

劉江燕讓潘寶山回來,其實是劉海燕的意思,她要跟潘寶山談點事情。

“有些事是要學會接受的,就鬆陽市目前的政局,我看你還是穩一點的好。”劉海燕對潘寶山道,“現在嚴景標勢頭正猛,跟他鬥多是沒有好下場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