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路:我事業有成,你後悔離婚了?》全本免費閱讀 []
鬱長豐不久前看到了《瑞東日報》關於友同給鬆陽讓海的深度報道,他覺得報道中援引的潘寶山話很有思路。當天晚上,瑞東電視台又做了相關專題報道,潘寶山的觀點再次引起了他的共鳴。
也正是這個原因,鬱長豐在看到廣電局呈送到他案頭的漁民**材料及背景介紹後,很是重視,督促**部門快辦案情,以肅清地方上的情緒野潮,算是對潘寶山建議的輔助和響應。但是,近幾天海源縣高調向大海進軍的態勢,似乎對潘寶山的計劃不利,所以,他想聽聽潘寶山對此事的看法。
“前些日子你組織策劃的‘沿海行’大型係列采訪活動,整個報道我都看了,不錯。”鬱長豐一見到潘寶山就向他投去讚賞的目光,“尤其是對於鬆陽和友同兩市交界處的海域調整探析,做得很透徹,也有很思路。”
“鬱**,其實我在鬆陽做副市長的時候,就已經考慮過為鬆陽爭一塊海域建大港口,以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了。但當時考慮到難度太大,因為身為鬆陽的官員,張口從友同那邊要海域,很難讓友同人接受,弄不好還會出亂子。”潘寶山道,“而現在,我已經離開鬆陽有一段時間了,再次提出這個問題,則是站在當事雙方的立場上、以儘量公平公正的眼光看待問題、提出建議的,我想阻力該會小一些,畢竟我提出的解決方案也有兩個,要麼把友同市的那塊海域劃給鬆陽,要麼把鬆陽市的那塊陸地劃給友同,不是說隻有一條出路。”
“嗯,從資源最大化利用的角度來看,是應該進行一定的調整。”鬱長豐緩緩地點著頭道,“不過從眼下海源縣的表現來看,友同市並不想讓步,海源縣要在兩年內投入五十億,手筆夠大。”
“在我看來不太現實,擺明了是在做表麵文章,無非是為讓海製造煙霧而已。”潘寶山道,“在沒有大規劃的背景下,海源縣要在兩年內投入五十億用於海洋開發,明顯是在搞噱頭。鬱**,海洋開發與利用,應該有規劃報告,還要進行可行性論證,海源縣包括友同市一直沒有向省裡提交過任何相關材料。另外,在缺乏開發利用的硬件條件下,投入再多見效也不會大,這一點友同市不會不知道,所以我估計他們不會不計後果地亂投入,否則就真是太盲目了。當然,也許是我多想了,也有可能是海源縣、友同市真的要利用海洋做大文章,不過,我認為即便如此,從全省的高度著眼,也不儘科學合理。”
“報道中已經解析過了,友同市的主海港居南,海源縣在市域的最北端,如果再大手筆投入,不見得能取得效益的最大化。”鬱長豐笑道,“這一點你看得不錯,起碼從理論上講,還是把海域劃到鬆陽更科學一些。”
潘寶山聽了鬱長豐的話隻是笑了笑,沒有急於跟話,得到了領導的肯定,該沉一下,不能像打了雞血一樣坐不住。
“鬱**,針對近幾天海源縣的高調表現,我覺得應該及時進行一番修正,讓他們冷靜下來。”停頓了一會,潘寶山開口了,“那是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個不良傾向。”
“哦,你對地方經濟發展有何看法?”鬱長豐眉頭一展,笑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