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外,還堆著好幾簸箕已經包好的粽子。
陶氏饞得直咽口水。
從鍋裡揀出來,放在簸箕上的熱粽子還冒著陣陣白煙,她就忍不住拎起一個準備開吃。
“夫人,還燙著呢,您小心些。”張秋嵐也知道,陶氏懷了身孕後,很是喜歡吃東西。
“沒事,我先晾一會兒。”
陶氏自己去廚房拿了個乾淨的盤子,把粽子放在上麵,端到了一旁的廊簷下的藤椅上,準備大快朵頤。
她在胡家住了許久,早已學會像胡家人一樣,需要什麼都自己的動手,她的幾個丫鬟,除了會下廚的月桂經常在廚房邊幫忙,彆的多數在房裡給她做衣裳,並不常跟在她身後。
張秋嵐則幫著珍珠把粽子放進大鍋裡,繼續煮第二鍋。
大夥正忙活著,前院的大錘又回稟,福安堂的劉掌櫃來了。
這是過來送端午節禮了。
珍珠洗乾淨手,出去迎客。
果然,又是一筐粽子,外加幾樣乾果攢盒。
正好家裡的粽子出鍋了,珍珠同樣回了粽子,外加一籃子櫻桃和幾個甜瓜。
劉平知道,鎮國公夫人在胡家做客,顧祺把鎮上的宅子借給了國公府,劉平做為太平鎮的主事人,自然不時要與他們打交道。
胡家有貴客要招待,他很識趣,親自送了節禮過來,沒有過多逗留,就告辭了。
剛送走劉平,就看見十裡香的馬車趕了過來。
年祥霖同樣帶著粽子和十裡香的招牌菜過來了,烤乳豬、烤羊腿、烤雞、烤鴨、烤鵝……
一堆肉類,擺滿了胡家的堂屋。
“年掌櫃,實在太破費了。”珍珠看著滿桌的肉,眼角有些抽搐。
“胡姑娘,您客氣了,府上還有貴客要招待,這些都是小小的心意。”年祥霖的腰都快彎到了地上。
張孝安能當上升遷到知州的位置,彆人不知道內情,他可清楚得很,都是國公府在後麵使了人情。
能攀上鎮國公府,是多麼大的榮耀呀。
年家幾個主事人得到確切的消息後,興奮得幾天幾夜睡不著覺。
有了這層關係,以後他們年家也要跟著張孝安雞犬升天了。
當然,張孝安私下告誡過他們,他與國公府的關係不能輕易外泄,鎮國公掌管京城城防多年,一直保持清流姿態,對結黨營私是很避諱的。
年家也不是那等沒見識的人家,自然都諱莫如深。
國公夫人在胡家已經待了一個多月了,看樣子還會繼續待下去,年家不清楚國公夫人為何如此青睞胡家。
但是,種種跡象表明,胡家與國公夫人親近得很,年祥霖對待胡家的態度當然比從前恭敬了許多。
珍珠懶得理會他們的小心思。
給他們準備了和劉平一樣的回來,就笑著把不大情願離開的年祥霖送走了。
回到後院,陶氏的臉色不大好,她眼睜睜看著珍珠把那剛起鍋的粽子裝進了兩個半大的籮筐了,一會兒功夫,原本高高摞起的粽子,就沒了蹤影。
她站在空空如也的簸箕前,眼神哀怨地望向從前院走回來的珍珠。
“噗呲”珍珠頓時笑噴。
( <':'></a>),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