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看不起武將的鄙夷,武將認為文人太過虛偽。
將相絕大數不和。
這也是王者的權衡之道,刻意為之。
畢竟將相手中權力實在太大,一個掌管國內的內政,一個掌管國家的軍隊。
如果兩人聯手,就算人王也隻能被架空或者是推翻。
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先例,先秦時代,孔聖所在的魯國,就曾經有三桓之禍。
哀公即位後,想要伐滅三桓,結果反被三桓逐趕,死於有山氏。哀公死後,三桓立公子寧,是為悼公。悼公時期,三桓勝,魯如小侯,卑於三桓之家。
當然,任何事情都沒有絕對。先秦時代,就曾經有一段流傳千古的將相和。
就連司馬公的《史記》中都有記載。
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
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隻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隻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對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後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
藺相如知道此事後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儘量不與他相見。後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後兩人合好開始儘心儘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
但是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少。
就算是大乾,將相也是在一直勾心鬥角,明爭暗鬥。
將相不和日久。
故而,司徒刑挖苦怒聲嗬斥軍中將領,不僅沒有引來儒生的反感,反而讓他們大聲歡呼喝彩。
如果是在司徒刑那個年代,定然要被人抨擊。
畢竟,甲士乃是戍邊之人,擔任保家衛國的重擔。理應得到尊重,像司徒刑這般嗬斥,是沒有禮貌,甚至是一種態度上的問題。
往重裡說,那就是藐視國家威嚴。
但是好在這裡是大乾,將相不和。
“挪開你的長刀!”
“爾等是軍伍之人,理應保家衛國。爾等是英雄,但是爾等的長刀應該對著外域,對著蠻族,而不應該對著手無寸鐵的儒生!”
身穿校尉服的將領仿佛遭到雷擊一般,有些怔怔的站在那裡。他身後的甲士,眼睛中也流露出思索,猶豫之色。身上的煞氣頓時消減不少。
成郡王麵色難看的坐在車攆之上,他帶出的百戰精兵,竟然被司徒刑的一句話瓦解心防。
“軍令如山,前進。膽敢有阻攔者,就地正法!”
成郡王看著心防被瓦解的士卒,有些憤怒的豁然起身,懷中掏出軍令,高高的舉起,看著麵前的儒生,一字一頓的聲音更是好似數九寒風,有一種說不出的肅殺。
“軍令如山!”
“軍令如山!”
“軍令如山!”
司徒刑眼神幽幽的看著空中,隻見空中陡然出現一個好似山巒的令牌。
本來因為司徒刑的誅心之言變得有些動搖的軍心陡然變得穩固。渙散的軍氣也再次凝聚,空中的猛虎陡然躍起,嘴巴大張。
那張令牌在司徒刑震驚的眼神中陡然縮小,最後變成一道赤光射入猛虎的額頭。
猛虎得到令牌後,陡然咆哮一聲,眼睛露出凶光,惡狠狠的盯著眼前的儒生,仿佛馬上就要擇人而噬。
剛才還有幾分猶豫心軟的士卒,眼睛陡然變得冷酷起來,他們全身的煞氣升騰,更好似機械一般冰冷。
司徒刑的眼睛不由的一凝,他有些擔憂的看了一眼,嘴巴大張高聲喊道:
“回去吧!”
“不要在做無謂犧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