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2(2 / 2)

昭慶:……

嗨,是,辛棄疾確實強太多了。

昭慶搔了搔頭,又想起了自己被女師教習詩文支配的恐懼,饒是她學了這麼多年,依然做不出什麼驚才絕豔的詩文來,光是那些韻、聲、平、仄,就夠要她的命了。

恰巧在這個時候,孫公公端著兩碗重新裝在白瓷雕花碗裡的五色元宵過來,明武帝接過碗,嘗了一口:“嗯,不錯,朕看著比禦廚的手藝也不遑多讓啊。”

“我也嘗嘗。”郭氏拿起另外一碗嘗了嘗,誇道,“到是真的不錯。”她看向明武帝,“最難得的呀,還是慶兒有孝心,一碗子元宵,也記得皇上和妾身。”

明武帝心裡聽著熨帖,便吩咐孫大監道:“你去通知司珍局,去給昭慶打一支更好的步搖來。”明武帝膝下兒女眾多,大好元夕,卻隻有昭慶在外吃了一碗元宵,還知道給他帶回來一份,不說彆的,到是這份孝心最重要。

“兒臣多謝父皇。”昭慶福身謝恩,站起來卻叫住了孫大監:“孫公公,我那兩個粗瓷碗……”

“老奴知道,給公主殿下洗乾淨了,在外頭備著呢。”孫大監服侍明武帝多年,心思細膩靈巧,極為得用。

昭慶隻是笑笑點頭,便有小太監進來通報道:“陛下,宮內煙火準備好了。”

明武帝便指著棋盤道:“皇後,這殘局,我們等著來日再下如何?”

“隨陛下的心意。”郭氏起身,“妾身隨陛下去看煙花。”言罷,便吩咐大宮女取來保暖的大氅披上,隨著明武帝走出了寢殿。

昭慶和郭後跟在明武帝身後,用手挽著母後的胳膊,道:“母後,昭慶鬥膽,想在和母後討些賞賜。”

郭氏此時心情極好,見昭慶順杆往上爬,倒也不駁她,隻是半調侃道:“怎麼,我的小貪心又想要什麼了?”

“母後,女兒怎麼就成了小貪心鬼了呢?”昭慶撒嬌道,“元夕大好日子,按照往年的例,每位姐妹都要賜下十五兩額外的過節費……今日昭慶得了父親賞賜的步搖,不能獨占其好,想著還有幾個姐妹,昭柔的瓔珞舊了,昭環上個乞巧節和上上個乞巧節戴得是同一個發簪,昭嫵的項圈暗了……”明武帝膝下有六子五女,昭慶上頭的姐姐已經嫁出去了,不住在宮中,剩下三個都是妹妹,生母出生低,也不受寵,明武帝很少想到她們。

而郭氏身為嫡母,三宮六院的事情都是要她上心的,年前,新入宮的才人範氏誕下六皇子,忙了一整年的郭氏才算是鬆了一口氣,接下來又要馬不停蹄的安排新年家宴等一係列的宴會,自然沒空關注其他幾位公主的用例是否舊了、壞了、需要改了。

昭慶沒有當著明武帝的麵說,自然是顧忌郭氏的麵子。

“你母後我忙昏了頭,還虧你替我記得這些。”郭氏拍了拍女兒的手,“我會吩咐下去,給你妹妹們都添幾件新首飾。”

“多謝母後。”

“你母女二人說什麼體己話呢?”明武帝回過身來,對著昭慶招手道,“慶兒,過來,隨父皇看煙火。”

昭慶連忙上前。

宮內的煙火是專門製造的,每年都會禦賜出去“與民同樂”。

元夕夜,陪著興致勃勃的明武帝看完煙花已經是大晚上了,昭慶回到自己的寢殿,泡了個香湯浴就歇下了。

然而她睡得太沉,一下子把自己憋了好久,記了好久的東西都倒給了郭氏聽,到是無暇提醒翡翠明日早些把她叫起來了。

這樣的結果就是……

她錯過了和那個元宵攤主約好的時間。

等到昭慶急急忙忙派人出宮去還粗瓷碗和二十兩銀子的時候,那人早就收攤走人了。

給他白撿了一支價值十兩金的金絲彩鳳步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