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1 / 2)

帶著兩個弟弟簡單的用過今天的最後一頓飯,胤礽安排宮人們伺候他們梳洗上床, 又吩咐小李子公公開始準備講故事《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此脫身, 自己坐在了毓慶宮的書房。

他要好生想想, 怎麼把昨天他和皇阿瑪提到的那四位先生給請到京城, 做鎮女子女院。哪怕是四位先生都不願意親自來京城,他們能推薦一位學生,或者當世的哪位繼承他們思想學說的文人也好。

既然黃宗羲能安排他的學生萬斯年先生來京城參加《明史》 的修訂, 當是大局觀非常強, 非常理智的一位當世文豪, 讓他再安排個學生來女子學院講學,應當並不難?小太子摸摸鼻子,心裡實在是沒有底氣。

當年滿清和前朝的戰爭曠日持久, 死傷無數, 實在是太過慘烈, 對於這些心學大家們的身心傷害都很大, 尤其是王夫之老先生。他的全家人在戰爭中到處流浪,天災人禍之下損失了七七八八,血親所剩無幾。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 胤礽並不想去打擾這些先生們現在安穩寧靜的晚年生活。

可是當前朝野之間都極儘的推崇的程朱理學,小太子承認這個學說有很多優點,但是它裡麵的那些“存天理, 滅人欲”,“三綱五常”等等說法對於當前的社會發展,尤其是對這天下的女子, 危害實在是太大。

小太子想舍棄掉它的這個部分,隻選取其優點。就需要和他對立的心學大家們的支持,比如王夫之先生,顧炎武先生以及他們的思想學說追隨者們。他們若能站出來,建立係統的教學材料,教授天下學子,進而影響這“八股科考”,才是上上策。當然,心學的理論也不全然都是優點,也需要舍棄一部分。

潤潤筆,胤礽在紙上寫下一行字:華表或者祠堂和拜訪萬斯年先生。

華表或者祠堂,胤礽想的是把他們建設在揚州,表示當朝政府對當初“揚州三日屠”的後悔和歉意,以及現在要民族大融合,慢慢的消除民族等級製度,共建大清帝國的決心。但是這個估計皇阿瑪目前不會答應。就算皇阿瑪答應了,八旗旗主們也會極力的阻止。

劃掉“華表或者祠堂”,另外想辦法去緩和民族矛盾。小太子開始考慮拜訪萬斯年先生的可行性。

想了好一會兒也想不出來怎麼去拜訪萬斯年先生,真是好生的糾結猶豫,他怕萬一把萬斯年先生給惹惱了,一氣之下回了南方講學,那他真是哭都沒地方哭去。還是找機會先問問大學士徐文元的意思。於是這一條也畫個叉。

想到萬斯年先生在修訂的《明史》,再想到皇阿瑪在修訂的《大清律》,還有明天的拜師儀式,小太子靈機一動,刷刷的,把後世二十世紀到四十世紀的人們,通用的標點符號給具體詳細的寫了下來。

古華夏在漢代以前,是沒有標點符號的,那時候的人們對於文獻資料的理解出現了很多的偏差,甚至對於一個句子都有了相反的解釋,讀書寫字都非常的不方便。於是到了漢朝時期,就出現了簡單的符號,比如用於斷句的豎線,橫線,下勾線,頓號這些。

到了宋明時期,讀書著書中需要用到的符號基本完備,出現了密圈,密點,大小圈圈等等。隻是不夠係統完善,在實際使用中也不是很方便簡潔。而且因為每個讀書人寫字看書的習慣不同,對於標點符號的使用習慣也不同,因此這些符號的具體意思並不統一。

尤其是遇到好的文章的時候,滿篇的密圈,密點,大圈圈,小圈圈等,極為妨礙看書人的心情。胤礽自己寫文章的時候,也都是先在開頭寫下幾句說明,大圈圈什麼意思,小圈圈什麼意思,等等,非常的麻煩。

簡化和統一標點符號,是有必要在大清境內廣泛推廣的。小太子把寫好的紙張吹乾,放在一個匣子裡,打算明天送給皇阿瑪和兩位師傅,作為附加的拜師禮。也是讓他們幫忙參詳參詳,根據目前在使用中的標點符號情況,看看有什麼需要修改或者補充的地方。

考慮到四位先生就算肯答應派學生來京城也是遠水不解近渴,而且,就算他們來京城估計也是和萬斯年先生一樣,堅持不領官職不拿俸祿。

所以小太子急需一位能認可大清女子的才華能力,同情他們的不平等遭遇,還能認識到程朱理學不合理之處的文官,來協助蘇茉兒姑姑處理女子學院的各項事宜。

哎,本來這個事情應該是皇阿瑪和滿朝文武要煩惱的,可是小太子真怕他們又選了一個“湯斌大人” ,到女子學院教授那些女孩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嘟嘟,康熙朝初期的所有文人資料,我挨個的看看。”

“好的,主人。” 隨著小太子的身體變好,嘟嘟的體型也變的明顯了很多,魚尾上的鱗片一片片的分明,閃閃發亮。聽到小太子呼喚它,開心的甩了甩自己的魚尾巴。

在程朱理學風行天下,遵循明朝體質“八股取士”的大清朝,要找到想要的人,真的是很難。小太子看過一個又一個文豪大家的資料,終於找到了兩個符合心意的。

戴廷栻,在康熙十九年,也就是去年“被迫”赴京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目前在山西聞喜縣做訓導大人。而且他還與顧炎武先生交好,擅長書法,尤其在散文方麵的造詣,廣受讚譽。看資料就覺得戴先生真的挺合適,如果他願意來京城做事,應該是一位很好的書法和散文講師。

施閏章,不光是同情被父母拋棄的女嬰,積極營救,還籌措資金在他管轄的地區辦學做教育事業。在康熙十八年,也就是兩年前,參加了“博學儒”科考試,名列二等第四名,被授於翰林院侍講的官職,負責纂修《明史》。施大人居然在京城,太好了,就是他了!

胤礽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人,心裡高興的同時,也對這個“博學儒”科考試產生了興趣。

“博學儒”科考試就是“博學宏詞科”簡稱詞科,在唐朝開元年間首創,也稱宏詞或者宏博,主要是用於考察天下文人的真實才華。它也是屬於科舉考試選拔人才的方式之一,是在科舉製度之外,發掘和籠絡全天下飽學之士的另一種手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