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1 / 2)

小太子迅速的梳洗完畢出來,發現兩位弟弟擠在一個被窩裡頭, 正嘀嘀咕咕的, 看到他回來, 四阿哥胤禛舉著原本放在床頭的小鬨鐘, “太子二哥,十三分鐘.” 五阿哥胤祺跟著附和自家四哥,學著小太子平常的認真模樣兒點著他的小腦袋。

“四弟和五弟都會看鬨鐘了, 真是聰明。這床和被子都夠大, 擠一擠也好。” 胤礽於是就拉開被子, 躺在了床的最外麵。哪知小四阿哥眼見自己和太子二哥之間隔著一個五阿哥胤祺,不樂意了,拍了拍五阿哥的胳膊, “太子二哥, 你睡在中間好不好?胤禛睡在最外麵。”

這段日子四阿哥和五阿哥小哥倆“焦不離孟, 孟不離焦”的, 天天湊在一塊兒玩耍,性子本來就厚道無爭的小五阿哥更是習慣了對自家四哥言聽計從,因此四阿哥的話音一落, 他就撐起肉乎乎的小胖身子,準備挪到最裡麵去睡。

···胤礽趕緊的把五阿哥給一把抱住了,“你們都不要動彈, 太子二哥來調整。”說這話又把四阿哥也給抱起來,把兩個弟弟調換了位置,自己則是躺在了床的中間。

再檢查一次確認兩位弟弟的兩側邊被子都蓋嚴實了, 小太子繼續囑咐:“明兒你們起床後,孤可能已經去上早課了。春蘭姑姑會照顧你們起床梳洗,用早膳,然後再送你們去慈寧宮陪伴烏庫瑪嬤。四弟和五弟記得要乖乖的,不要太鬨烏庫瑪嬤。”

“太子二哥,放心。胤禛是巴圖魯,胤禛會照顧好烏庫瑪嬤和五弟的。”

“胤祺很乖,太子二哥,四哥。”

“好,都是乖寶貝。現在閉上眼睛,開始睡覺。”

一夜無話。第二天早上還不到五點的時候,外麵一片烏漆嘛黑的,小太子就因為自己的生物鐘,習慣性的醒來了。

怕今兒早上他起床影響到睡的正香的弟弟們,小太子昨晚上就吩咐春蘭姑姑他們,不要弄出什麼動靜兒出來。因此胤礽就借著門口小宮女手上的燈籠散發出來的朦朧亮光,悄悄兒的,把小四阿哥伸到他肚子上的胖大腿給挪下來。再慢慢兒的,把自己的另一隻胳膊從趴著睡的小五阿哥身子低下抽出來。

悄無聲息的下床,套上棉拖鞋,胤礽來到自己平時住的這間寢室,在春蘭姑姑的伺候下,開始梳洗穿衣。

此時小太子不由的輕輕呼出一口氣,暗自慶幸他現在的身體素質很好,還養成了在睡覺的時候運轉內功心法的本能習慣。否則這樣一晚上下來,不光是手腳僵硬酸痛難免的,嚴重的話可能還會影響到今天拜師的動作儀態。

不管具體的文化差異,對於尊師重道這一方麵,各個民族都是一樣的。康熙皇帝對於小太子的這次拜師進學,更是極為重視。這不光是胤礽首次正式的進入文武群臣的視線,更是滿清統治者借此宣告天下,他們的繼承人長大了,不光身體素質特彆棒,尤其還非常的聰明好學。

天下的各行各業都特彆重視老師對於學生的教導和幫助。有沒有老師,有個什麼樣的老師,對於一個孩子而言簡直是太重要了。每一個孩子到了開蒙的年齡,都必須拜師進學,才算是正式開始自己的人生。

而皇家子弟隆重拜師這一久遠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兩千年前的周朝時期,雖然那時候還沒有正式的師生關係。被評價為“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的周公,可以算是華夏曆史記載中最早的皇子老師,雖然他是成王的親叔叔,成王也沒有拜師。

周公的哥哥武王去世的早,他輔助尚在繈褓中的成王登基為帝,培養教導成王,七年後成王長大,又毫不留戀的把政權還給成王。“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製禮樂,七年致政成王。”說的周公的功績和功德。

春秋時期孔聖人曾經有言:“自行束修以上者,吾未嘗無誨焉。”講究的就是心意第一,束修為輔的一種樸素簡單的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

這種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關係一直延續到唐朝貞觀年間,才發生變化,隻因為唐太宗這位千古一帝他特彆的重視,他的兒子們和皇家老師們的關係。

唐太宗認為隻有自己以身作則的表示出皇家老師們的尊重和重視,老師們才會沒有拘束的,儘心儘力的輔佐,教導他的兒子們。而他的兒子們,隻有在對自己的老師有了足夠的尊敬和敬畏後,才能打心眼裡感受到老師的人品貴重和學識淵博,才會跟著老師們認真努力的學習。

為此他不光經常□□皇家子弟“對待老師要如同對他這個皇父一樣”,給皇家老師們正式的“太師,太傅,太保”三師官位,還親自下詔提高皇家老師們的“王師”地位,並且在詔書裡麵詳細具體的規定了,皇家子弟尊師重道的執行方式。

尤其是對當時的東宮太子,即那位和“漢武帝的劉據太子”,“康熙朝的胤礽太子”並稱史上三大淒慘太子的“唐太宗的承乾太子”李承乾的要求,最高最細,嚴禁太子在任何小細節上對東宮的老師們有所怠慢。

老師來到東宮時,太子必須親自出殿門迎接;在外麵見到老師時,太子先鞠躬作揖,老師還禮時,太子要給老師行答謝禮;和老師一起進出時,始終讓老師先行一步;老師站著的時候,太子要先請老師落座,然後自己才能坐。各種禮節禮儀不一而足。

後來的各朝各代統治者都發現了,這個方法對於皇家籠絡天下文豪大儒的方便之處,因此基本上都延續了唐太宗親自設定的這些尊師禮節。

隻是隨著君權的不斷集中,官場上開始越發的講究起“天地君親師”這一套規矩,“君”在“天地”後,“師”在“君親”後。所謂的尊師重道對於皇家而言,基本上就是流於表麵了。

到滿人入關後,雖然大多數都沿襲了前朝製度,大力推廣和學習儒家文化,尤其在前朝興盛的程朱理學。但是滿人統治者跟著漢人大儒學習是一方麵,教導皇家阿哥如何治理天下,當差辦事甚至防備,領導漢臣又是另一方麵。 於是皇家的老師們就變成了類似於輔佐阿哥們的“臣子”,“幕僚”這一類。

比如康熙皇帝對於小太子的教育,因為不放心漢臣大儒對小太子的教導,怕小太子“移了性情”,儒家文化最重要的四書五經這一塊,都是他在這幾年裡,每天擠出一點時間,親自給小太子講解授課的。

現在他覺得太子性情已定,該學的地方也都學的差不多了,才給小太子安排了兩個忠於滿清朝廷的漢臣做老師,向天下人尤其是漢人們表示一下,滿清統治者對於尊師重道這方麵的重視。

小太子來到無逸齋的時候,大阿哥和三阿哥還沒到,打開書本,先把昨天皇阿瑪講解的經義複習一遍,再把後麵要學的內容背背,一早上的時間就匆匆的過去了。

小太子再次感激自己“一目十行,過目不忘” 的能力,否則這麼多書,不說都背出來,光是每篇的一百二十遍熟讀,都要花好多好多時間。

怪不得各類曆史記載中對於康熙朝“胤礽太子”的描述都是非常同情,唏噓不已的語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