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在原來的曆史上,整個康熙一朝,也是有開放海禁的時候的,雖然隻是一種對出海人員,船隻以及若乾進出口產品都限製非常多的局部開放。
那就是經曆了從1680到1684年這四年的準備階段,為了早日恢複沿海經濟,在1684年正式下令廢除海禁後,限製性的允許老百姓出海貿易,並且為此設置了廣州,福建,浙江,江蘇四個國際貿易海關的“馳禁”。
從1684年到1717年,滿清政府不光是在翰林院大力培養可以翻譯西方各國家語言的優秀人才,更是積極的出台各種政策鼓勵沿海人們從事海外貿易。因此才有了史記中的東南“沿海之民始有起色,其船由海關給執照稽查出入,南北遄行,四時獲利。百餘載來,共沐清宴承平之澤。”
而且根據這段史料記載,完全可以推測出曆史上的康熙皇帝其實是看出來了“工商”有著和同“士農”一樣的,對於社會發展的重要性。他曾經在談論工商業的發展的時候與大臣說過:“...貿遷利用,實裨民生...商販通行,遠至外方物產,以阜吾民。”
他甚至還在公元1700年下令廢除匠籍,把匠人們的班匠銀並入天賦中一起征收,讓大清的匠人們擺脫了政府對於他們的人身控製,大大的促進了大清手工業的發展。
可是就是這樣一位曆史上英明仁慈,堪稱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最後卻在明知道禁海的危害的時候,給他的後人留下了“有理可尋,有理可據”的閉關鎖國政策。
胤礽端坐不動,沉默的思考著,計算著,他可以勸說成功,讓皇阿瑪在今年就全麵開放海禁的幾率有多高。最重要的是,如何讓現在的大清到了1717年的時候,不再有曆史上因為各種原因引發的五大禁海令。
慢慢的拿正毛筆,小太子認認真真的逐條寫下,原來曆史上的康熙皇帝,在1684年正式下令廢除海禁,允許海外貿易的幾大曆史原因;以及在1717年,讓他親自下旨頒布那道,遺禍後人幾百年的五大禁海令旨意的各種威脅和憂慮。
下令廢除海禁的原因,其一便是平定三藩之亂,和成功收複了琉球之後,國內局勢穩定,國防鞏固,朝廷沒有了“前朝移民”卷土重來的危機感。其二則是當時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特彆尖銳。南方各省的老百姓都處於八年內戰帶來的水深火熱之中,大量土地荒蕪,國家急需沿海老百姓恢複生計,緩和日益嚴重的民族矛盾,以及用四個海關收上來的稅銀填補空虛的國庫。
照此來看,開放海禁的第一個條件目前是完全達到了,但是第二個條件,卻是被他這些日子的折騰快給“蝴蝶”沒了。現在大清的幾個作坊生產出來的東西,都是特價特供給全國老百姓,加上牛痘以及現在馬上要研製出來的青蒿素等等,都可以為滿清政府取得了一部分漢人的民心。
最重要的是,大清國和康熙皇帝本人現在不是急缺銀子的狀態。戶部的國庫和皇阿瑪的私庫都推的滿滿的銀錠子。
胤礽在開放海禁的“其二條件”上畫了個圈以示重點,已經長肉肉,有了嬰兒肥的小胖臉滿滿的肅穆莊重。
再看看曆史上從1715年到1717年發生的事。首先,內憂:從當年的明清戰爭,和當時的天災人禍開始,到順治皇帝時期的遷民禁海,再到康熙皇帝早年延續父輩的遷民禁海,八年內戰,長久以來導致東南沿海一帶是民不聊生,製度全無。
雖然有了前麵的三十年的休養生息,開放海禁,但還是有很多無食無屋的農民變成了海上流民“海寇”,肆意的燒殺搶奪海上往來商販和沿海居民。
有的“海寇”更是因為對滿清政府的世代仇恨開始和那些流亡的“前朝遺民”合作,把搶來的米糧都往這些“反清誌士”手裡輸送,讓朝廷不堪其憂,也讓本來在1715年嚴詞拒絕滿清大臣們“重新禁海”的康熙皇帝產生了動搖。
恰巧這時候,又有葡萄牙,荷蘭等殖民國家侵占了南海海域的澎湖列島一帶,對著往來船隻和“海寇”一樣毫無人性的,燒殺搶奪,無惡不作。上有滿清保守派的不配合,下有被洋人收買的漢人內奸們的協助,讓朝廷發兵剿滅這些無恥可恨的侵略者的戰事每每都以失敗告終。
如此風雨飄搖的大清國,讓已近暮年,日趨保守的康熙皇帝實在是有心無力,再加上他的兒子們之間的你爭我奪,骨肉相殘的事實,更是讓他心力憔悴。
在此背景下,壓倒康熙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來了。曾經和康熙皇帝結為盟友,聯手擊敗噶爾丹的策妄阿拉布坦大汗從準格爾打進了西藏,對著大清舉起了矛頭。
康熙皇帝內心深處對於漢人的不信任在此時此刻達到了極致,他深怕在他平定準格爾戰亂的時候,沿海漢人們在他的後背舉起了“義事”,造他們滿清統治者的反。
公元1717年也就是康熙五十六年,康熙皇帝下令禁海,並且製定了讓後來無數華夏子孫每每想來都痛恨不已的“五大禁令”。
小太子再一次的這一段曆史資料,心情和以往每一次翻閱清末曆史的時候一樣的沉重。好像後來華夏大地那百年的國恥,國難,是上天注定好的,所有的事情都在那幾年爆發出來,矛頭直指“禁海”。
睜大眼睛,死死的盯著自己寫的這些內容看了良久。終於,胤礽回過神來,把這幾章薄薄的卻又感覺有千斤重的紙張鄭重放進一個紫檀木小匣子裡。
上天注定的又如何?
既然上天又讓他和阿茹娜格格回到現在的華夏時代,那就是注定要他們逆天改命!
或者說上天真有好生之德,生了惻隱之心,它也忍不下心眼睜睜的看著,世世代代在他的這片藍天下出生長大,崇拜信賴它的華夏子孫們再遭受一次那樣的痛苦磨難。
距離1717年,還有三十六年,他還有三十六年的時間,讓大清國兵強馬壯,民富國強,不再有這些讓人無奈痛心又憤怒不已的內憂外患,讓每一個大清子民都衣食無憂,安居樂業。
讓皇阿瑪將來不用再對任何西方國家委曲求全,毫無反抗之力,明知道“海外如西洋等國,千百年後中國恐受其累。” 卻是隻能選擇緊緊的關禁大清的門戶,得過且過的貪圖一時安穩。
現在的大清有了比西方國家先進了二百年的新式火器,有了滿滿的一國庫銀子,還早了曆史三年的時間取得了天下的穩定。衣食住用行,已經有了“用”,“衣”,“行”,“住”也都在研究發展,更需要的慢慢的普及推廣。所以,這下一步,當然必須是“農”的發展了。
仔細想一想,江南自古就是魚米之鄉,物產豐富,隻要休養過來,自然就還會是全國最發達繁榮的地方。那麼他目前應該做的就是提高北方的農業水平,至少讓大清的北方在糧食方麵自給自足。
華夏的北方有著聞名世界的全球第三大塊黑土地,鬆遼流域和三江草原,在地球的大滅世災難來臨之前,它一直是華夏世代子孫的“北大倉”,百年如一日的喂養著華夏北方的人們。
黑土地是在寒冷的氣候條件下,曆經萬年滄海桑田的演變才形成的土壤肥沃,土質疏鬆,最適合耕種的土地。在它上麵種植的作物,產量非常的高而且營養非常的豐富。
胤礽提筆,把嘟嘟所能提供的有關大清東三省黑土地的開發和養護,以及曾經為養活華夏十六億同胞做出重大貢獻的“袁隆平雜交水稻”的技術資料,都工整詳細,條理分明的一一寫了出來。
“梁九功大總管,皇阿瑪可是睡下了?” 安耐不住的小太子,寫完後就把他今晚思考的這些所有資料都整理好,放進那個紫檀小匣子裡,自己親自抱著,一路在魏忠管事等太監宮女們提著的兩排燈籠的照耀下,摸著黑來到了乾清宮。
“太子殿下,您可是找皇上有非常緊急的事?”梁九功大總管笑眯眯樣子的讓小太子感覺好像有哪兒怪怪的,雖然看上去卻是和往常一樣的親切和善的笑容。
豈不知對於他的深夜到來,梁九功大總管此刻的內心,確實是有點兒不知所措,又有點兒興奮難掩的萬分複雜。 皇上今晚上可是點了一位娘娘的綠頭牌,正要被伺候著休息那。
但是此刻站在自己麵前,大半夜急著找皇上的,乃是皇上最寵愛的大清國太子殿下。他梁九功雖然被尊稱為乾清宮大總管,其實也就隻是一個卑賤的皇家奴才而已,太子殿下又是這麼幼稚天真,單純可愛的年紀。
皇上,您老人家說說,這事兒可不就是叫他這個老奴才為難嘛! 這該怎麼明白的,把太子殿下給一口回絕掉,還不能誤導了太子殿下吆。
作者有話要說: 這章有一些曆史信息資料,當然是在下的個人理解。 可能有所偏頗,大家看著圖一個樂嗬。 麼麼噠。 看完文有什麼意見感想請留言。 誠心誠意 鞠躬。 或者留下小手印。 麼麼噠親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