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苦儘甘來的(1 / 2)

先生教的所有內容,燕寂隻是在一旁聽著就能學會,而他的表兄,也就是他名義上的少爺,卻是抓破腦袋也記不住知識的蠢笨。

當家的舅母心生嫉妒,便不再讓燕寂給表兄做書童了。

燕寂的舅舅一直知道妻子磋磨自己的姐姐和姐姐的孩子這件事,但他從未開過口,這次卻是發話了,要讓燕寂重新讀書。

他自知兒子蠢笨,燕家要是想延續榮光還是得靠下一代的努力。燕寂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他聰明且沒有背景,自己隻需要給燕寂一些小恩小惠,就能換得燕寂報答燕家。

很快,燕寂就有了神童之名,舅母的兒子則在對比之下,成了個實實在在的蠢貨,舅母不悅,自此更加由著兒子帶著旁支的同齡小子們在學堂裡欺負燕寂。

那時的燕寂隻有四五歲,人瘦小得像棵豆芽菜,風一吹就會倒似的,他的課本上常年是其他學子留下的塗鴉,筆也是半截被折斷的,運氣不好時,他還會被舅母的兒子堵在角落裡拳打腳踢。

燕寂瘦弱且寄人籬下,根本不敢反抗,隻能默默承受著,也不敢將這些事情告訴給母親聽。

他小小年紀,就已經知道報喜不報憂了。

日子就這麼緩慢且煎熬地過了下去,燕寂也學聰明了,每次下了學就第一個往外頭跑,以免被攔住欺辱。

燕寂十歲那年,第一次初試便中了秀才,還是諸多秀才中的頭名案首。

至於他那蠢笨的表兄,自然是名落孫山。

成了秀才,舅母那些明裡暗裡的欺辱也少了許多,甚至還主動拿出幾兩銀子來交與燕寂,讓他拿著銀子去給他母親瞧病。

其他的旁支長輩也跟著貼了上來,他們覺得燕寂是個有讀書天分的,以後會有出息,紛紛上門道賀送禮。

燕寂十分得體地接待了,而後忙請了大夫給母親看病。

但……已經是為時已晚。

燕小姐自窮書生去世後便一直鬱鬱寡歡,靠著燕寂撐了六年,如今已是藥石無醫。

燕小姐死前的那幾日,燕寂似有所感,連學堂都不去上了,隻陪著一日虛弱過一日的母親。

在一個雨夜裡,燕小姐無聲無息地死了,死得很安靜,甚至連守在她床邊假寐的燕寂都沒有察覺。

燕寂再次醒來時,見到的是母親已經涼透的屍體。

母親留了字條給他,讓他好好考學,早日搬出燕府。

這麼多年了,燕寂是她親生的孩子,她何嘗不知道燕寂在府裡倍受欺淩,但她沒有辦法維持燕寂的學業,書價和學堂的費用都高昂。

倒也有彆的辦法,那就是不讓燕寂讀書了……可燕小姐知道自己的孩子有多聰明伶俐,她想給他最好的未來。

現在的便已經是她為燕寂盤算出的,最好的可能性了。

深夜,燕寂從睡夢中驚醒,想看一看母親,卻見到了她灰敗,完全沒有血色的臉。

他沒有驚叫,也沒有流淚,他前所未有的冷靜。

燕寂清晰地意識到……自己沒有母親了。

世上唯一一個願意為他費心籌謀的人,終究不在了。

處理好母親的後事,燕寂回到了學堂,他比從前更加認真努力,他還記得母親留下的字條。

他要努力考學,離開燕家。

隔年,燕寂十二歲,一朝中舉,名聲大噪。

而後,燕寂十六歲,潛心四年,他考上了進士,又在金殿上被皇帝欽點為狀元。

燕家敲鑼打鼓,巴結的族人來了一群又一群,燕寂冷淡地應付了,清俊的臉上無悲無喜。等到喧囂散儘,燕寂將母親的牌位擺在堂上,讓她看,她的期許,自己已經做到了。

此後,燕寂被安排進入翰林院,按部就班地生活,在另一位官員的介紹下,拜了一位頗有盛名的老學究為師。

燕寂拜師本是隨波逐流,但這老學究卻是極喜歡燕寂這個徒弟,知道他家中無人,常在節假時請他到府中團圓,在學習上對燕寂也是毫無保留。

漸漸的,燕寂從老學究身上重新感受到了家的溫暖。

他雖然天生聰穎,卻沒什麼大的誌向,在翰林院中得過且過著,直到眼看著幾個同僚陸續被皇帝身邊的近衛帶走。

燕寂一開始還不知道所為何事,但這事鬨得越來越大,最後竟是攀扯到了他老師的身上。

這一切種種,皆是因為一篇老學究寫的賦文,賦文中老學究提及,江南水患若是處理不善,恐生憂患。

本是隨口一句,但卻被皇帝認定是老學究在指責自己無用,他勃然大怒,當即將涉及此事的官員紛紛扣押,打入天牢等待問斬。

燕寂焦急,為此四處奔走,但他終究隻是個七品的小官,平時又不善交集,哪裡找得到什麼門路。

他眼睜睜地看著恩師死在自己麵前,一向和善的恩師,在瞬息過後人頭落地,血液噴濺而出。

數日後,水患非但沒有好轉,而且真像恩師所說的那般愈演愈烈,百姓們流離失所,成了難民,還有部分則進入鄰鎮偷竊搶劫,儼然是落草為寇的架勢。

皇帝越發生氣,派人前往江南賑災,燕寂想,自己雖然沒有能力救下恩師,但可以去試試解決恩師生前念念不忘的江南水患。

他寫了折子,請旨前往江南,給一位專治水患的大人打下手。

皇帝應了,還賞了銀子稱讚燕寂憂國憂民,不懼艱苦。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