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定邊關(6)(1 / 2)

戰火一歇?怎麼可能。或許可以平歇兩年,然而待他們修養好生息,遲早卷土重來。季無憂笑了一下,到底沒有打破他這種天真的妄想。

說了幾回話,喝完酒後,季無憂才向戚少商辭彆了。

即便奸細之事沒有頭緒擱置下去,她卻還有很多其他事情,並不算清閒。

然而季無憂卻沒有想到,原本已打算擱置下去的奸細一事,在偶然中,到底讓她抓到了一絲端倪。

起因是來自朝廷的詔令。

大抵意思是,已經知道了邊關發生的事情,皇帝大喜,然後召以季無憂為首的數人回京接受封賞,意義與班師回朝類同。

這個以她為首就很有意思。

季無憂沒有實權,更沒有一個真正名正言順的身份,如果沒有人在其中稟明她的功勞,旁的人根本不會知道她到底做了些什麼。邊關離京都何等之遠,就是那些邊關人人儘知的消息,也未必可以傳到京都去。

她對這個封賞,當真是半點興趣也無。她最開始之所以想到突襲,完全是想要一勞永逸,當宛城很長一段時間可以處在安寧之中,她也就可以毫無負擔的離開宛城,去往各處了。

因此季無憂便去問了高誌明,得知果然是他的緣故,不僅是這次,還有之前,也都是他在上表季無憂的功勞,而他也在無意之中透露了一點細節。也就是那電光火石的一霎那,季無憂靈光一閃,聯係之前種種細碎的線索,有了一個可怕的猜測。

季無憂是很注重這個計劃的保密性的,除了必須要知道這個計劃的人,旁人她根本不會讓他知道一丁點。就是開會時,也是很注意周圍是否有人的。說什麼無意聽到,實屬無稽之談了,他們講正事的時候,清完場不說還有人把守的好嗎?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這個奸細到底是怎麼知道他們的計劃的,一直是個迷。

她不是沒有懷疑過知道計劃的高層,就連高誌明,她都沒有放過,全然調查了一番,然而從始至終是沒有任何異樣的。

然而現在,她卻覺得,她隱約知道了其中緣由。

高誌明在計劃之前,是給京城去過信的,大抵是為季無憂表明功勞,申請合理身份的意思。她在邊關確實讓人信服,也頗有威望,受人愛戴。而他曾經在信裡隱約提了一句他們的計劃,大約有兩分向上麵報備的意思,畢竟沒有真正的將軍了,就隻能往上麵報。甚至高誌明是跟季無憂提過一句的,當時她根本沒有察覺出任何不對來。

如果......是朝廷裡麵泄了密呢?

朝廷之中,根絡環繞,十分複雜,高誌明一個小小副將的信,要說沒人過手,直接就到了皇帝手裡,季無憂是不信的。而結合從邊關找出的那些,試圖染指邊關兵權的棋子,似乎一切緣由都呼之欲出。

季無憂太清楚宋是個什麼樣的朝代了,重文輕武,國家發展空前繁華,然而因為開國皇帝陳橋兵變起事,對此頗為忌諱,甚至一度有“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的邊關政策,兵隊凝聚力不夠,戰鬥力也不強,直到後來宋神宗廢除這一政策,才算好了一點。總之繁華歸繁華,國力一直積弱,到後來還被人家打到國都擄走了皇帝,就很有意思。而宋滅亡後,就是元了。一個給她留了相當深刻印象的朝代,方讓她體會到何為戰火無情,百姓流離,易子而食。

繁華之下,最容易滋生的就是**,出兩個通敵叛國的敗類,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所以......那些將士,算是死在權力的傾榨與算計之中的嗎?

果然,她還是很討厭朝堂。陰謀詭計,人性險惡,在某些時候,顯露無疑。將軍在邊關浴血奮戰,庇護一片平安,政客卻在謀劃著賣掉國土,以求一己私利。人命在於政客眼裡,從來不值錢。

問完之後,季無憂打發了高誌明,獨自一個人坐了很久。直到天色將暮,問的人來來回回走了好幾波,她才起了身,默不作聲去了獄牢。千餘人埋屍沙場,有她三分過錯。然而一味自責也沒什麼意思。國家的腐朽在於骨子裡,蛀蟲生於朝臣之中,誰又能料到呢?

季無憂素來不會僅憑猜測行事,這件事具體如何,隻待她求證了。如果猜測屬實......坑害她的人,她又怎麼可能讓他們好受!政客又如何?野心家又如何?

“小將軍?”

季無憂的反常,自然是有人察覺到了的。她在眾人眼裡,大抵是那種,很穩重,也很少有太多個人情緒顯露,格外顧重大局,能撐起全場的人物,因而她的反常,很令人注目。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人來問了。

“你這是要去哪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