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蘇祁安,有大才,也善於用兵打仗,但身上卻少了幾分鋒芒。
低調一些確實是好事,但太過低調,也會遭來猜忌。
這種猜忌不僅僅來自朝堂權貴,就連陛下也會如此。
年歲不過二十來歲左右,身有大才,又擅長帶兵,打出來的戰績,也能讓人服眾。
本應猖狂,鋒芒畢露的年紀,偏偏如此低調謹慎,一副老成做派。
這種近乎完美的性子,很難不會被人忌憚,上次的離京,蘇祁安當著所有的麵,將鄭源之子鄭良軍法從事。
才勉強打消了蘇玄庸的猜忌,因此,才會得到陛下的七天護佑,給他離開京城的機會。
而三年後的卷土重來,文宣對蘇祁安起初還是很擔心的,可在與其交談後。
懸著的心,算是放下了,蘇祁安現在給他的感覺,就是年輕侯爺的狂傲和鋒芒。
感受著蘇祁安的鋒芒後,文宣點頭,隨即又輕聲囑咐著。
“祁安,這次的對簿公堂,其他人還好,就看陛下的態度了,這三年來,陛下的心思更加難猜,所以,你還得做好準備。”
文宣的叮囑,蘇祁安明白,從蘇玄庸重組內閣,強化六部的監管,就能看出蘇玄庸比三年前,少了一些頹唐。
隨著這次的朝政部門的改製,是楚雄發起的,但如果蘇玄庸給否了,楚雄就算有多大的本事,想要改製基本沒可能。
這種加強皇權的做法,透露了一些消息,頹唐許久的蘇玄庸,漸漸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