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樁婚事有很多人分析過,相麵不重要,重要的是“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的呂家。
呂公為了躲避仇人舉家搬遷到了縣令是熟人的沛縣,古人重鄉鄰關係,新遷來的人家不知底細,哪怕有縣令這層關係,也無法迅速融入當地——秦時縣令由中央派遣,沛縣縣令不是當地人,幫不上多少忙,還得看地頭蛇。
秦朝重法家,規章製度很嚴格,《商君書》記“使民無得擅徙”,意思是境內的人不能擅自搬家,需要官府同意。避仇的呂家明顯等不及,他們居家搬至沛縣之舉,有很大可能是非法的。在此情況下,他們需要一個在當地有勢力、和官府也說得上話的人來庇護。
呂公很快便鎖定了劉邦。交遊廣闊的當地豪強,“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和不事生產的子弟們玩得好,小潑皮們都聽他的;“何數以吏事護高祖。高祖為亭長,常左右之”,又與代表官方的蕭何關係親密。
一個完美符合呂公要求的男人出現了,於是以相麵說法投誠,以女兒婚姻為媒介,呂公完成了他平安紮根於此的籌謀,劉邦獲得了妻子。而呂雉?這場婚姻中,她的意見並不重要。
少女第一次意識到,權勢是可以左右人生的。】
已經臨朝稱製的女主靜靜聽著,沒什麼話,身邊的侄孫卻忍不了:“天幕這說的什麼話,嫁與聖上是多大的福氣!”
太後似笑非笑。
“誰準許你開口?”
【大丈夫當如此的感歎發出後,命運的車輪就無法停下。劉邦押送徒役去驪山,中途許多人逃亡,他索性把眾人都放了,自己也逃匿於外,十幾個漢子心裡感動,老哥人不錯,自願跟隨於他,一切便順理成章。
陳勝吳廣的大旗舉起,赤帝子應運而生。收天下之兵,立諸侯之後,鞭笞天下,奮威武,帝海內。
帝王生來不凡是封建王朝常用的祥瑞故事了,但赤帝子斬白蛇依然是極浪漫的開端,冥冥中注定大漢以最灼眼的紅滴入空白的史書,布衣之身,見妖斬妖,見王除王。
——可斬白蛇,亦能斬天下的劍。
劉邦在許多人的印象裡是潑皮無賴,仗劍悠遊而樂,好似屬於鄉野和萬裡山嶽,是醉飲高歌的遊俠;又在無數人的概念中金杯在手,掌天下權,臥美人膝,酒儘功臣死,是高位上唯吾獨尊的帝王。
從他一路的發家史看,你會意識到他在某方麵堪稱可怕: 父親被綁將烹,他以“我父即爾父”要一杯羹,項羽怒極,無可奈何;不喜儒生,但用酈食其;入鹹陽欲享受,臣子勸阻後便克製;韓信要齊王位,大怒,張良陳平一人一腳他便按下怒火,說要什麼假齊王,給你真齊王便是。
及時的克己,合宜的用人,為解當下危局可以妥協一切。
與張良的一段對話更能表現這種特質,定天下之初眾人不安,覺得不一定能得到封賞,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