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天幕講述途中,提及的三人就被衛隊押下,眾人皆以看死人的目光凝視他們。嬴政興味寥寥,他對這幾人也算了解,胡亥不提,能力撐不起野心,一眼望到底的蠢材,趙高欲借此上位,這兩人殺了也就殺了,但李斯……還有扶蘇,雖知他性剛毅,未料到果決至此。
帝王垂睫細思,胡亥涕淚滿臉地哭求:“天幕所言或許並非事實!如今與後世相隔已有幾千載,史家之筆有誤也未可知,萬一還有所謂‘反轉’,吾向來友愛兄姊,也無覬覦大位之心,絕不會做出那等惡事!”
天幕未曾停歇。
【我們先來分析這次奪權的主要參與人員哈,大眾認知裡的胡亥趙高李斯三個人,分彆屬於一個蠢材抓住了機會登基,一個貪婪的野心家操控蠢材背刺聰明人,以及一個聰明人此生犯下的唯一過錯就是無法修補的彌天大禍。
胡亥這個人呢,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幾年突然冒出來一群人洗地,認為他上位不是陰謀,這一黨派表示沒看始皇帝出巡把胡亥帶在身邊嗎,這就是看重啊——他們認為一起遊山玩水的更重要,扶蘇那種打發到不知多少裡外手握幾十萬大軍的才屬於被冷待了。
再加上竹書《趙正書》有這麼一段記載,說始皇帝死之前其實預感到這一切了,把李斯和馮去疾召來發表遺言,就地立了距離自己最近的胡亥為太子,表示“吾霸王之壽足矣,不奈吾子之孤弱……吾哀憐吾子之孤弱,及吾蒙容之民,死且不忘。”
因為這一段,就有人表示胡亥就是始皇臨終指定繼承人,登基合理合法,認為始皇很憐惜小兒子,扶蘇自殺就是因為被老爹指責了太羞愧了,二世是被汙名化的清清白白小白花一朵呀。
隻能說有時候確實理解不了一些人在想啥,雖然曆史上確實有些人背了挺多黑鍋被貼錯標簽了,但這絕對不包括胡亥好吧。胡亥這個人,你要給他選tag,基本上是繞不開“愚蠢”、“暴君”、“昏君”、“敗家子”這幾個詞的。
駁斥這種理論的最直接史實就是二世上位後大肆屠戮兄弟姐妹,他要是單殺扶蘇,姑且能理解為是把競爭力最大的對手做掉了防止後顧之憂,但其他兄弟沒惹他吧,姐姐妹妹沒惹他吧?
有競爭力的王子也殺,在當時時代背景下不會威脅到他的公主也殺,還是以這樣殘忍的、堪稱虐殺的方式,就沒有正常繼位的可能,說白了,心虛。
上焦村發現的陪葬墓群中,頭骨與軀乾分離四散的遺骨何其多,被絞死、射死、自儘而死的血親,日日夜夜遊蕩於二世宮室內,等待他的淪亡。】
一眾皇女皇子相視,攜手而出,請君父將胡亥交給他們處置,嬴政不加考慮便首肯,他對這個兒子本也隻有垂憐幼子的一點本能,要說多在意,是沒有的。
看透一個長在膝下的稚兒並不算難事,他知其無能狂躁,本也不抱什麼期望,如今得知其行徑,沒拖出去殺了都算為其他孩子考慮,總要留些泄憤途徑。
那些絞死、射死、虐殺而死,總要還施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