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隋煬帝③(2 / 2)

始皇帝歎口氣,那馬克思不知是什麼人,事物不斷發展,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確實是不斷發展,科舉對天幕之前說過的門閥世家是個利器,但從世家到科舉,選官方式的變動本就隨時代而變。

貴族成為統治者,在他們的治下誕生世襲的官職,又因世襲而生出不可控的世家。門閥出現,逐漸生出侵吞皇權的龐然大物,新的皇權從中誕生,再反擊世家,從寒門中撈出可用之人。而越來越多的寒門登場……

第一位皇帝坐在他的皇座上,預見後世王朝的傾頹。

【真要論起來,隋朝所處的,本就是科舉製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即亂世之後部分士族勢力的崩塌。

魏晉的九品中正製被士族捏在手裡玩了很久,司馬家打破了頭,爭出一個五胡亂華。天下大亂,異族入關,不斷改朝換代,雖說世家肯定能活得好好的吧,但北方士族在這一過程中還是受到了重創。

在此基礎上,隋文帝楊堅吸取南北朝的經驗,開啟科舉製,楊廣上位後繼承它,至唐真正成型,後世不斷補充,才有我們熟悉的考試流程。

而隋的科舉是啥樣的?要五品以上的高官推薦才能參加,也不封名,說出來大家都認識,老張的兒子老王家孫子,就問普通人上哪兒認識高官讓人推薦吧。說到底還是有權人的遊戲,平民在溝裡挖渠運米呢。

學界對科舉製度真正形成於哪個年代一直有爭論,論文寫漢代形成的都有。說是隋煬帝開創的科舉吧,翻開史書一看,在位十幾年一共就錄了十幾個進士。

如此高效,聞者涕零啊。】

李唐的皇帝敏銳地捕捉到那一句“封名”,北宋文人拈須而笑,還是大宋的科舉名副其實。禦筆封題墨未乾,君恩重許拜金鑾,天家厚恩,以製舉擇王佐之器,三年一貢舉,榜榜皆英才。

隋煬暴虐,大唐失意者也頗多,唯有大宋文風鼎盛至此,之前的王朝豈能相比。

燕雲十六州朔風凜凜,一路吹拂,至汴京城隻餘綿綿東風。珠翠羅綺,桃花逐水,十丈軟紅化作一樽薄酒,才子們吟著雪滿弓刀的詩,在醉鄉深處又酩酊幾場。

信手閒彈的樂女看煙霞遍地,想天幕談過的衣冠塵土,這樣活在士人口中筆下的盛世,當真永遠不會塌陷麼?

【所謂“隋煬帝因為開創科舉,得罪世家的利益而被推翻”的理論,就顯得很荒謬啦。

分析一個皇帝失敗的原因,最重要的便是看推翻他的是哪些人。一百二十餘起農民起//義早已告訴我們答案,被派遣四處平叛的門閥世家也冤枉得很: 搞沒搞錯,這個世界上最後背叛楊廣的就是我們啊!

平民的抗爭毀滅王朝,但角逐權力的永遠是上層的執政者。

隋末世家的背叛,分析來分析去其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