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長在心坎(1 / 2)

[]

如若單憑一個“禮”字治萬民,那天下豈不是要亂成一鍋粥了。

“今今所言極是!”夏公撫掌而笑,他本就是個積極進取的君主,一生致力於拔除世家之危害,進而改革舊製,促使夏國更加繁榮昌盛。

在內心深處,夏公同樣有以法治國,廢除禮治的想法。如今秦淮婧明明確確的提出來,正中他的下懷,可不就叫他高興至極嗎?

他們要禮治作何用,如若真的遵循舊律,崇尚禮法,那就不會有六國強雄,就不會有爭霸天下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夏公從不相信,他們秦氏一族,永生永世隻得向趙氏族人俯首稱臣。再說趙家家人,就能夠保證他們這王位來的很乾淨嗎?不還是從上一代那邊搶來的。

“父王,明確律法是其一,再還要推行其他利國利民的條令。就比如說人才選舉製度,現在的夏國,乃至於整個天下,推行的都是世卿世祿製。

人才的選舉主要依賴於血緣和世襲,但官員們世代享有俸祿和官職,不用上進就可以世世代代官袍加身,有享不儘榮華富貴。這樣的官員,又如何能夠擔當大任?”秦淮婧提出了朝堂人才選舉製度的弊端,此時此刻,她已經預備推舉出科舉製度了。

現在紙張已經被她搞了出來,算算時間,活字印刷應該也差不多弄出來了。下一步秦淮婧準備說服夏公,讓他把宮中藏書館的書籍貢獻出來,拓印成本,在宮外造一個“圖書館”,造福天下學子、嬴得文士之心。

夏公細細品味著秦淮婧的話語,隻覺得字字句句都說到了自己的心上。看著底下同樣若有所思的自己的兒子們,夏公複又詢問道:“對於今今提出來的人才選舉之說,你們有何見解?”

“義父,兒臣認為應當廢除世襲製度,改其為推舉製度,由各地方官員向父王推舉人才,這樣方能發掘全國各地的人才。”時子澄思索半晌,最終回複道。

秦昭年搖搖頭,接著說道:“我覺得此法弊端較大,且不說現如今各官員近乎有一半是世家中人,就說普通官員,也難免會有私心。或是收買,或是親情,就足夠他們舞弊了。

如若等到世家被清算後,再行推舉之法,前期或許有用,待到中後期定是疲乏無力,甚至是養虎為患。”

“太子所言極是,人非聖賢,豈能沒有私心雜念,麵對威逼利誘,總會有妥協之人。但妥協之人要麼沒有,要麼就是無數個,一旦開了那個頭,就永無止境了。”顧玉自小被母親培養政治眼光,此時此刻也能毫不怯場的抒發自己的觀點感悟。

夏公點頭,他現在是有意培養自己的孩子們的政治素養,所以他自己倒是說得少了,不過事態如何,夏公自有把握。

“父王,我有一方法,可能略有弊端,但利遠遠大於弊。”秦淮婧說道。

聽及此,眾人紛紛再次將視線轉向秦淮婧。

夏公也點頭,示意秦淮婧往下說:“但說無妨。”

秦淮婧麵帶微笑,從容不迫的發表自己的想法:“現在紙張已然造出,竹簡刻錄書籍的弊端已經被克服,我又命人研究了方便印刷書本的方法,現在廣泛推廣書籍知識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