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第 148 章(1 / 2)

康熙回鑾用的時間,比南下時快了很多。

他從蘇州出發,帶了近百萬兩的贓銀,剩下的古玩字畫、金銀珠寶,都交給胤祉的賣場去義賣,賣完再填入國庫。

而有了這兩百多萬兩的贓銀,國庫的賬麵上幾乎是一下子就翻了一番。

見國庫‘有錢’了,各部要錢的折子,才出了蘇州就陸續遞了上來。邊境軍餉糧草、賑災、安頓遷居西南的百姓、修建皇陵、各地興修水利……

康熙:“……”

或許從前,他也會為這突然多出來的一筆銀子,而高興於能撥款下去大乾一番。

可最近半年,看到胤祉那般努力賺錢,還大義凜然、毫不吝嗇地交稅進國庫,為了賑災、為了河工漕運勞心勞力辦義賣會……

再看看這些人!一個個恨不得把國庫的油水撈過去的樣子,康熙隻覺得礙眼。

這些人真是,一點覺悟也沒有!

一□□猾的老狐狸,比不過一個八歲小兒有本事就算了,還比不過他憂國憂民!

康熙冷笑著,把那些折子全部扣下,決定先滿足胤祉念了幾年的那個願望——修路,修一條通向科爾沁的路。

當然,他不會打著孝順的名頭,而是以戰略部署為由,為的是來日對付日漸囂張吞並大清版圖的準葛爾部。

修好了路,行軍更快,糧草更快抵達,自然不愁打不過準葛爾部大軍,也不怕噶爾丹和羅刹鬼狼狽為奸。

此項政令得到了蒙古所有王公的鼎力支持,滿人大臣們也紛紛叫好。

倒是漢臣們總認為,以如今國力無法跟不斷擾邊的羅刹鬼和噶爾丹正麵對上,還是招攬為主,先把大清百姓的民心定下來為先。

可康熙聖意已決,錢款很快就給工部撥下去了,連水泥窯的水泥,都下旨緊著河工漕運和修路用。

見狀,有些人把主意又打到了那筆濟慈會募集起來的善款上。

說是靳輔一時也用不了那麼多錢,不如先挪作他用。

康熙都氣笑了,想動用那筆錢的官員們被他當頭痛罵,“那是民間募集的善款,不是朝廷的錢,每一文錢怎麼花,都該由濟慈會自己做主!”

罵完了,禦駕抵達高郵,不但將濟慈會的善款糧食都給了靳輔,還從國庫再撥了十幾萬兩紋銀,給他湊了個一百五十萬兩的整數。

靳輔跪謝皇恩的時候,如墜夢中,臉上的懵然多於喜色,簡直不敢相信真的會有這種好事發生!

康熙一路的壞心情,看到他歡喜傻了的樣子,才跟著好了一些,不等靳輔反應過來,他又給了他一個驚喜:免去他身上的罪名,官複原職。

‘轟隆隆——’靳輔感覺雷劈下來一般,再次被震傻了。

而康熙給他的驚喜還在繼續:聖上親自破格提拔了陳潢為河道道員

這三道‘雷’,炸懵了所有人!

道員可是正四品!隻比河道總督低一級,而淩駕在所有地方官之上……

荒唐!

此時,就連所有一向最被康熙信重的內大臣們,都覺得荒唐!

破格提拔一個蒲鬆齡問六品官就很荒唐了,如今一個四品大員、將近封疆大吏的官位,也就這麼隨口給出去了?!

勒德洪硬著頭皮提出異議:“皇上,此舉恐有不妥……”

康熙卻冷笑一聲,問名明珠,“明相,你來說說,是某些權臣收受賄賂賣官鬻爵不妥,還是朕破格提拔人才更為不妥?”

明珠嚇得腿軟,撲通一跪,“皇上英明!賣官鬻爵的亂臣賊子,怎可與聖上英明之舉相提並論?奴才也認為陳潢此人有治河大才、勞苦功高……”

為了表明忠心和痛改前非的決心,明珠極力讚賞陳潢,把康熙此舉吹得天花亂墜,其他大臣見狀,也明白了風向,一個個跪下磕頭稱頌‘吾皇英明’,包括勒德洪。

康熙滿意了。他親自虛扶了一把還跪著發懵的靳輔,囑咐他繼續治河和安置災民之事,還開口言明,若有真才實學的治河才能之人,亦可上奏為其請官。

靳輔頓時老淚縱橫,伏首又拜,心裡是沉冤得雪、雲開月明和苦儘甘來的酸楚和敞亮……

直到禦駕離開高郵,靳輔和陳潢都還被這天降的驚喜砸懵著。

“大、大人,聖上為何如此?”陳潢恍惚地問。

明明南下時經過這裡,還訓了他們一通,駁回了他們要錢的請求。

靳輔目光深沉,良久才低聲道:“是三阿哥……”

“啊?”陳潢茫然,濟慈會不是澗中魚先生主導的嗎?

靳輔看向陳潢身邊的赫奕,“方才似乎沒見到三阿哥跟在皇上身邊?”

“是,”赫奕低聲笑道,“三阿哥留在蘇州了。”

“如此……”靳輔忽然轉向蘇州方向,伏地行跪拜大禮,“奴才,替河道官兵、替百姓,叩謝三阿哥大恩大德!”

陳潢雖然不明所以,見他如此鄭重,也跟著往蘇州的方向行大禮叩拜。

兩位朝廷大員如此,他們身後,所有的官兵也跟著叩拜了下去。

有了錢,也被皇上親自正名後,靳輔便放開了手腳大乾,水患之地的百姓們也紛紛得到了更為妥帖的安置。

與此同時,濟慈會和澗中魚先生的好名聲,也在高郵等地的百姓中流傳開來。

……

靳輔的河工事業忙得熱火朝天的時候,胤祉的外賣業務也玩兒得飛起。

‘叮鈴鈴——’清脆的鈴鐺聲一響,行人便有意識避讓,知道是‘外賣員’騎著‘神車’來了。

他們統一穿著果綠色的褂子,每天忙碌地穿梭在蘇州的大街小巷,幫人跑腿、送貨、送吃食點心,成了蘇州府城一道獨特而靚麗的風景。

“哇!那兩輪車怎麼自己會動?還跑得那般快?!”

一聽這話,周圍的蘇州百姓就知道這是最近新來的外鄉人了。

於是有人就興致高昂地熱情為其解惑:“客官不知道了吧,這叫自行車,用腳踩著就能動,日行數千裡都沒問題!”

“日行數千裡?!”外鄉人驚呆,“這豈不是比日行八百裡的神駒還厲害?”

“當然了,您方才不是瞧見了嗎?這也就是在市井裡,去了無人處,這車還能更快!”

外鄉人迫不及待問:“去哪裡買這樣的車?”

蘇州人卻神秘地笑說:“這車啊,沒地兒去買。”

“那剛剛那些人?”

“那些呀,都是‘神行外賣行’的騎手……”

蘇州人熱心地為外鄉人解釋外賣行當,這行當可方便了無數的蘇州人。

“比如你住在城西,想吃城東的點心,又沒人使喚又想快點吃到,那揮手一招,找個外賣員就行,他們定在半個時辰內給你把事情辦好,超時了還賠錢哩。”

再比如有人在酒樓、點心鋪子、布莊訂了東西,不想自己多跑一趟的,就可以要求掌櫃送貨上門,掌櫃自會找外賣員送了,比夥計送得快,還不偷懶。

再再比如,有人趕路,來不及套車騎馬兒,或者想偷個懶,他們的車還能載人哩。

“那找他們乾活兒,要多少錢?”

“看路程遠近,近的五文錢,遠的也不超過二十文,因為他們不出蘇州城。”

“為何不出蘇州城?”

“怕這神車丟了啊!”

“哈啊?”

“客官您有所不知,這神車在義賣會,可是拍出了一萬五千兩的天價!”

外鄉人:“???!!!”

外鄉人懷疑自己聽到的是天方夜譚,這些蘇州人真是太愛吹牛了!

直到他又聽故事般,聽說了義賣會上的故事,才明白過來。

頓時,他看著那些車,眼熱了,那可是皇上都騎過的‘神車’啊……

外鄉人慎重地試著喊來一名在街邊等生意上門的騎手,騎手立刻笑容滿麵地、動作瀟灑地騎車過來了。

“這位老爺您有何吩咐?”

“我、我想坐車,多、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