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刮目相看(1 / 2)

合喜 青銅穗 4106 字 9個月前

<ins></ins>

中文.中文域名一鍵直達</p>

殿中三人儘皆失語。</p>

銅鐵礦對於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重要就不多說了,大梁開國的時候都有明確記載的礦藏數量,後來卻被剔除了,而且被剔除的還不止一兩個,誰又能想到會有這樣的事?</p>

“皇上可知此事緣於何時?”</p>

鎮國公先發問。</p>

“如無意外,是緣於清平六年至八年間。”</p>

“……還是在太祖帝手上?”</p>

太祖定國之後取國號為梁,年號為清平,在位共十五年,清平六年,正好是朝局大定,萬象更新之時。朝中賢才輩出,每屆科舉都能選拔出不少人才,如今的許多望族還是源於彼時太祖的提拔。換句話也就是說,當時皇權緊緊攥在梁太祖的手上,沒有人敢在他眼皮底下乾出偷偷剔除國家礦藏這樣的事情,為何卻會在清平六年至八年間,出現了這種事呢?</p>

太子問:“父皇是如何確定這個年限的?”</p>

“這話問到了點子上,”皇帝望著他,“就在薛容問斬後的第二年花朝節上,朕自相國寺啟駕回宮,忽然發現鑾駕上多了一份沒有署名的奏折。那份奏折裡隻有一句話,是問朕:知道第三枚護國鐵券嗎?”</p>

三人麵麵相覷,太子道:“除此之外,沒有彆的話嗎?”</p>

“除此之外,再無二話。”</p>

鎮國公眉目深凝:“皇上鑾駕出宮,親軍衛防範之嚴密,乃舉朝之最,竟然還有人能接近鑾駕,並且投遞奏折,實在罕見。彼時臣應該還在東林衛當差,出此差錯,臣該死!”</p>

皇帝將待要跪地請罪的他攙起來:“朕若要降罪,當初就降了,不必等到如今。比起降罪,當時朕至為震驚的是那‘第三枚護國鐵券’,你們應該知道,這東西是雙刃劍,太祖設立此物,是為著國祚著想,這些年來王、江兩家確實也恪儘職守,無有逾矩。但為何會有第三枚?這是真的還是有人故弄玄虛?正因為這奏折投遞得不可思議,朕不願打亂秩序,便在驚駭之後作出了隱匿不告的決定,在今日之前,除朕之外,沒有一個人知道此事。”</p>

站直後的鎮國公咬牙:“臣一定會仔細查清楚此人究竟是誰!”</p>

“他是誰,並不是那麼重要。這奏折能夠穿透那麼嚴密的防衛送到鑾駕裡,最有可能就是防衛軍裡頭的人所為。不瞞你說,朕當時暗中做了一番排查,把當天所有能夠接近鑾駕的人都列為了嫌疑。包括你。”</p>

鎮國公愕然,但隨之他又點頭:“情理之中。臣當時身為東林衛指揮使,比任何人都有機會做成這件事。何況,事關鐵券,也不是一般人能知曉的。”說到這裡他了悟道:“皇上後來調臣去中軍都督府,莫非——”</p>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