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 龍鳳豬組合、(1 / 2)

天幕雖解開未來走勢,這會各家博士剛入秦,又遇神跡降秦。所以知道秦不相親,諸博士還是以對秦抱有希望。

神已點撥秦皇,總不能彼此再相斥吧?在則天幕隻出現在秦廷,他們走了還怎麼知曉得後世消息?

數雙期盼的眼望向天幕,誰知後世人不分析秦策,竟調侃秦皇被詐騙,這是他們能聽的嗎?

儒子叔孫通心裡發苦,他倒不遵‘先王聖德’,可眼下陛下被淳於越激怒,看樣子不願在攀齊儒。

殿內端坐的秦皇可不是八年後的皇,秦剛統一六國,陛下聲威正隆,又有金龍傍身顯異,要是徹底惡了儒家怎麼辦?

想到此處,他咬牙決定,天幕結束後就寫信,讓師父多送幾個師兄過來幫忙。

儒家禮最正宗,怎麼就不合適秦了?

剛下定決心,就聽見天幕說起儒家,聽著聽著臉色發白起來。

【也是奇怪,儒法廷議離秦統一已有八年,儒家進諫時,僅尊‘先王治世’,提出分封法,怎麼就沒相應的新治國體係呢?

且不說曆史車輪滾滾向前走,就說一點,大人,時代變了。

你們有想過分封後,用什麼維持共主統治?

昭穆製嗎?

但周公宗法維天下的源法,已經被周家的周幽王親手破壞了啊!

他廢申後立褒姒為後,廢太子宜臼新立伯服為繼承人,讓申後娘家不忿下引犬戎攻鎬京,西周滅亡。

東周都後王命不達天下,大宗小宗形同虛設,更不遵禮儀宗法,廢嫡立庶之事幾乎代代上演。

始皇分封後,時日長了又是一輪春秋霸主上演啊!

那重返分封後,該以什麼維持天下?】

始皇高居高臨下地透過璿旒,見諸生麵色陡變,驚訝地挑起眉毛,真沒想過啊?

就大咧咧地進諫?

就要他分封,分封做法全然不管?

他眉頭擰起疙瘩,眸色深深地盯住諸生,儒家不是沒腦子的人,難道進諫背後還有其他推手?

齊國宗親遺族?

【分皇子鎮天下?用血脈維係?

漢朝給出答案:七國之亂,亂到漢景帝被逼斬晁錯讓步,幾乎動搖漢家根基;

西晉封王鎮天下:八王之亂引發‘五胡亂華’,給華夏造成的傷痛,痛得我們談論大統一時,會將它下意識地忽略過去;

無論是儒家仁義治國,黃老派的民‘休養生息’,陰陽家的‘順應天道’,總得有新體係代替舊製秩序吧?】

原本正在吃瓜的劉邦一愣,隨即大怒摔掉手中狗肉:“七國之亂?哪個亂臣賊子壞我漢家江山?”

他驚疑不定地思忖:他那個子孫反?

思索半日又沉沉地搭下手,知道又怎樣?難道他就不封國嗎?

天下在秦末變得潰爛,百姓連保持生存的糧食都不夠,隻能賤賣自身,為奴

為婢,以求活下去,漢哪有多餘力量應對再一次的天下崩潰?

漢立天下不過幾年,燕王臧荼就起兵造反,他日後不立劉家子孫威鎮各地,難道學秦二世而亡?

他瞅了眼天幕,心裡嘀咕怎麼不等他就寢時再現呢,眼下當眾揭出漢家未來有亂,讓他如何處理?

心裡暗罵幾句,抬手抹了臉罵罵咧咧道:“等天幕結束把這些臭小子扔去讀書,天下初平,正是休養生息時,居然興兵使天下不太平。”

罵完劉家子孫,又拍了拍離他最近的季兄劉喜道:“季兄,你得好好幫弟看好漢家江山啊!”

剛被削爵的合陽侯劉喜,局促地點點頭,呐呐道:“臣聽你的,劉氏江山可不能亂。”

對劉氏宗親表態後,劉邦又嬉笑地將目光移向眾臣:“朕以布衣提三尺取天下,是得天之幸,今又得天泄漢危機,漢還需要諸臣相幫啊!”

以蕭何為首的眾臣,斂衣鄭重相應:“亂漢者當誅!臣自當扶漢室匡扶天下!”

漢帝劉啟是個剛烈的性子,在天幕降臨時就強硬地掃臣出殿,關上門獨自聽神跡,聽到七國男亂,瞬間想起吳國濞,他不怕他反,就怕他不反。

隻沒想到竟然會引起七國叛亂,劉啟難以置信,怒慨不已:大膽,竟然敢叛亂?使朕被臣逼迫,該死,都該死!

那些貳臣當年求富貴,想拿捏君父,如今又想拿捏朕嗎?

【即使分封,華夏有能力抵抗完成整合的匈奴衝擊嗎?

華夏有秦始皇統一六國,匈奴也有冒頓征服有東胡,西擊月氏,往南占領婁煩、白羊二地,將北地整頓為繩。

周時期持先進文明及武力,趕跑戎夷深紮華夏土地,秦返回分封製能抵禦匈奴,還能勝利嗎?

這時的匈奴並不是戎夷,它已經升級換新裝。

農業生產力的漏缺被東胡補缺,又有西方各國的金錢血包補血,還向中原學習,建龍祠定匈奴風俗,整理課收,統計全國人口和牲畜。

在項羽劉邦爭天下時,匈奴已發展到控弦三十多萬騎,有實力叫板中原的國家】

秦始皇喉頭一腥,臉上血色瞬間轉為慘白,驚天幕所泄,他冥冥所悟國祚不長,可萬萬沒想秦似乎比他想象的短。

到底是為什麼?他眥目欲裂,撐在案沿的手微微顫抖,抬目臨望,突見廷尉李斯額汗淋漓,始皇心微動,廷尉察覺到什麼嗎?

朕...的江山,項羽、劉邦,他幾乎半刻都等不得,向蒙毅招手悄聲吩咐幾句後,才勉強穩住心緒。

在群臣注視下咽下口中鐵腥,將微顫的指尖收回袖中,垂目如平常般繼續聽天幕講解。

【華夏以農為本,農業民族在對待外族時,更多的時候,是舉聚全國之力來抵禦外族入侵。

從最初的義渠、犬戎北狄等方國民族,到匈奴、羯、羌、突厥、契丹、女真等民族南下。

在華夏這片土地上,中原文化與外族彼此糾纏拉鋸,直到近代徹底

融為一體。

那古時沒有大統一怎麼抵擋?

印歐民族掠奪西方海洋文化成果,四大文明古國滅了三個,文化遺跡成了殘垣斷壁。日耳曼人滅羅馬,讓西方在黑暗中徘徊千年】

控弦三十萬讓漢君臣悚然一驚,匈奴南下,現在漢能抵擋得住嗎?

劉邦直起背脊,滿臉肅穆:“朝廷可知匈奴情況?”

漢臣紛紛擰眉,匈奴趁秦末之際南侵燕代,至今漢還無力奪回土地,專治內政,休養生息,使國恢複民力。

陛下今年才下令讓韓王信遷移到太原以北地區,以防備抵抗匈奴。

韓王信還上書訴苦,他封國被匈奴多次入侵,要求建都馬邑。

結果同意的詔令剛下,就聽見匈奴控弦三十萬。

戶牖侯陳平獻策:“陛下,匈奴控三十萬未大批南下,定因內部未穩,今邊境多受匈奴所擾,結天幕泄語,匈奴定有動作。

當派人作商戶北上探訪消息,又應加重邊境防守,另臣再請通知韓王信加強軍防,增其警戒。

韓王信是韓襄王的庶出孫子,曾有平定韓國城池之功,被陛下封為韓王,祖上跟匈奴是老對手,揍匈奴經驗豐富,應當能防得住。

劉邦麵色冷冽,眼眸往上掃過天幕,才對陳平微微頷首:“可№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並且彆忘了咱們是大陸季風氣候啊!

夏季內陸氣溫高於海洋,壓迫海洋上形成季風帶來降雨,冬季大地冷高壓區流動到東南海域,產生氣流讓西北冬季寒冷乾燥,與其他古國相比,華夏四季分明適合農作物生長。

但大地氣候變化無常,季風進退有變時,就容易發出自然災害,翻開史書便能看見,河出孟門、大溢逆流、天長大旱、顆粒無收、餓殍相望於道的字眼。

從統計上就能得出,華夏從災害發生的頻率就要高於西方,如魏晉兩百年間就發生一百十二次旱災。

唐朝發生旱災一百二十五次,均算下來每兩年多一次旱災。

元明清發生旱災次數都快趕上朝代年限,幾乎是每年發生一次。

從摧毀村莊的洪水到動搖國本的旱災,不集舉國之力怎麼生存?】

秦始皇麵容冷峻,騰身而起邁步下階,直述事實:“朕執政以來,數次遇見大饑大旱。

在位第四年時,東方蝗災蔽天,造成天下大疫,朕下詔百姓,往朝廷納粟千石,拜爵一級。

才讓糧食全部流通全國,賑救黔首,周定四極。

爾等告訴朕,楚國、魏國、趙國可有賑濟黔首?

活下去的百姓可有秦國多啊?”

聲聲厲問下,眾臣訥訥不言,天下大災各國自有賑濟,能救濟到何種程度要看各貴族德行。

“朕知道”或許受天幕所刺,一向隻不露情緒的秦始皇竟吐露心聲:“六國沒了,各貴族失土地怨恨朕,可是朕也指出出路,學法令入秦為官。

當初秦變法時,秦宗親

想要維持富裕生活,一樣要上戰場博得軍功,怎麼?

六國比秦宗親還要金貴不成?

朕放話在這:秦,不是六國,朕,不養無能之士!”

山嘯般地威勢打在群臣身上,叔孫通頂著雷霆皇威,壯膽進諫:“陛下,臣觀後世州、道、市等劃分,甚為契秦,請陛下明察。②[]②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初反秦,恨秦者,大多遊士向往的是諸侯千金奉送,禮結下士,你設郡縣就二級,豈不是讓人為吏?

竟然是儒家學子率先出言?

始皇有些驚訝,隨即收了周身威嚴,微微頷首:“明日諸位可商議後,期望諸生拿出條呈廷議,。”

叔孫通心底略略鬆起,儒家還有希望,在仁義治國前,諸家誰敢爭鋒?

一百二十五次,幾乎兩年多一次,李世民臉色略白,上天為何要這麼對我大唐子民?

想到今年可能的蝗災,李世民就心疼難忍,難道是他殺兄報應?

“陛下”正沉痛間,就聽見房玄齡輕聲喚他。

緩過神的李世民眨掉眼中水氣,強行提起精神問道:“怎麼?”

見房玄齡神色遲疑,李世民深吸口氣壓下滿腹心緒,安慰道:“如天幕所說,咱大唐上下一心,總能渡過難關,將天下治理好了,總能讓百姓生活下。”

臣不是說災啊!一百二十五次,均兩年多一次災害,算下來大唐國祚不到三百年呐!

唰!淚是真的流出來了,朕不是耀耀聖君嗎?

大唐怎麼才三百年?

朕不信!

一年一次災難?

朱元璋赤手打天下,對生死見得也多,國家那麼大,哪年安生過?

不是這澇就是那旱,老天爺要捉弄人,他也隻能減賦稅,好讓百姓能活得輕鬆點。

他掰扯著手指頭心算,這幾年天下還算太平,龍王爺高興,讓大明風調雨順,這樣不就意味著他後世子孫受災越多?

愁!

【始皇麵對天下初定舊製不穩時,他拿出了整套係統又完整的國家製度。

皇帝+三公九卿+郡縣製,六國遺族不認同這套體製,但正是始皇的三板斧,構成今後華夏的體製框架。

國君從王升為皇帝,三公為丞相、太尉、禦史大夫,其中丞相助天子理萬機,為百官之首。

太尉掌軍事,禦史大夫為副相兼監察之職。九卿分掌各項事務。

公卿皆非世職,選用天下人才,為國服務,榮譽職位全係功勞大小,再由皇帝任免。

設郡縣兩製,郡受中央直接管轄,縣下設鄉,鄉下設亭及裡,將秦吏深紮入秦基層,在短時間內動員國家力量。

秦所創的製度被沿用至今,被西方稱為,華夏文明在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方麵,第一次趕超西方文明】

趕超?劉徹瞬間擰眉,他不喜後世將西方提於嘴上,可又奈何不了天幕,隻能暗自琢磨:“希臘

隻是小國寡民,以利結盟,怎麼比得上周公的禮儀德行?

後世人不引老祖宗話,要講西方評價?”

心有不悅地放下手中果子,抬眼與衛青眼視交會而過,立即明白愛卿所意:後世為西方主導,話語權自然由他們說了算。

西方二字在舌尖打了個轉,他又被咀嚼吞入肚內。

哼,待打掉匈奴強後,朕倒要派人往西看看,瞧瞧那西方到底怎麼樣?

【我認為這句話是西方為自己貼金,秦之前早就領先西方,文化技術不比對方差,雖是貼金之言,也能側麵證明秦三板斧的先進程度。

為什麼貼金?

因為西方也想能動員全國基層的框架啊!

像五十個政治體組成的白鷹國,各州獨立自治,有自己的法律、人事、軍隊,誰也不服誰,要怎麼一致對外?

開無數次會議後,選用聯邦政府和憲法來作框架。在製定憲法條例時,就有代表議員公然宣稱我並不完全是白鷹國人,我是弗吉尼亞人,我們是因勢而合在一起的國家。

他們的主體行政區雖然跟秦一樣,都是二元國家結構,即聯邦和州。

但聯邦政府卻沒有管轄州內行政權力,隻有征稅、發行貨幣、宣布戰爭等國家行為權力。

各州之間擁有自己的法律,及政府軍隊職員,州長由各州民眾選出,以各州利益為先。

即使聯邦政府總統為白鷹國最高領導人,他也無法任命州長,更無權指揮各州警衛隊,因為州長警衛薪水不由他支付】

戰國

各諸侯心裡嘀咕:不就是諸侯各務其治?寡人也曾尊周天子,但奈何周天子不爭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