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1 / 2)

秦始皇愕然:怪朕?

李世民驚訝:朕奠定大唐盛世有錯了?

劉徹不解:為何沒人把期望寄托在朕身上?

他瞅了眼描摹的世界輿圖,摩挲著下巴:麒龍鳳中,他最擅長開荒不是嗎?

衛青等人聽著‘麒龍鳳’幾字,麵皮一抽:陛下你這組合名改得....

不過天幕的話讓他們訝異,沒想戰時憋屈到後世國家強盛了,也沒有徹底疏解啊!

驚愕之餘又想到天幕上海軍少校的哭訴:我們受了多少冤枉氣,頓時心下惻然。

而大唐之後朝代,總覺得後人在怪秦皇唐太宗不努力時,對他們無形的拍了一巴掌。

趙匡胤撐手起身,望著瑩白的光幕咬牙:待天幕講宋時,朕倒要看看他大宋到底怎麼回事?

引得後人如此厭惡大宋!

有心強宋的趙頊等人,低頭思索到底要怎樣才能強宋富民。

隻願維持現狀的趙構卻撲哧笑出聲:後人無能竟怪祖宗?心思如此淺薄竟敢對他大放厥詞?

嗬~

朱元璋搓著手偏視天幕:朕驅除韃子恢複中華,他大明在後人眼中,應該...或許還好吧?

原本對自己身後名有些信心的朱棣,心中也開始在打鼓....他治下大明,總不會差吧?

他們的擔心,天幕並不知曉,仍按照正常語述解說:

【不管咱們後人如何評論大唐,安史之亂前的大唐,就是世界明燈,他國前進的方向!

但大唐再多的明燈也阻止不了唐太宗的心煩,比如:堂堂一大唐皇帝,他快發不起百官工資啦!】

聽到天幕突然興奮的聲音,曆代君王,特彆是秦漢時期的帝王:你不是說大唐農業豐穩嗎?

怎麼會養不起官員?並且小政府有多少官員?

而李世民瞪大了眼,訥訥重複道:“朕發不起百官....工資?”

工資指俸祿?怎麼可能?(臉色漲紅)(怒氣上升)天幕你汙蔑朕!

【官員俸祿是國家經濟底色證明,也是社會及政治問題。

當國家對官僚都發不起工資時,說明國家財政是相當困難。

同理沒有工資保障的官僚,更不能保持官場清明。

所以自古以來給官員發俸祿,是各代帝王頭等大事。

如西周根據官爵高低進行分田定祿,秦漢按官品爵位取祿。

北魏孝文帝未改革前,朝廷壓根不給官員發俸祿,各階官吏直接擼起袖子開搶,打的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到隋朝時,朝廷各府財政困難,於是催生出公廨田和公廨錢】

天幕清咳一聲:【古代官署總稱為‘廨’,謂‘公廨田‘和‘公廨錢’,是指朝廷根據部門大小人數,撥下相應土地和錢財,由部門經營賺錢,以作辦公經費官員工資。

後來隋朝財政充足後,便廢除了公廨錢製度,官

衙不再自我經營,工資由朝廷統一分撥】

劉洵聽到這,無奈地搖搖頭:“沒想到千年後,後世朝廷還為官員俸祿困擾。”

大漢俸祿按官職等級發放,職高權重者多得,位卑言輕者俸少,是以小吏不斷侵漁百姓。

低頭看了眼正在認真聽解的太子,劉洵溫聲開口:“奭兒,你對俸祿一事怎麼看?”

上次天幕結束後,他就為太子指定了法學先生,對大漢也進行著手深入改革,隻改革日時尚短,尚未見成效。

劉奭臉色發苦,思索半晌慢吞吞道:“父皇曾言:漢家與兩千石上者共漢天下,是以二千石大臣月俸極高。

二千石月俸穀120斛,月俸錢16000錢,百石月俸穀16斛,月俸60錢。

但我大漢治理同樣離不得位卑官吏,是以要保證他們能夠生活,甚至能過上富足的生活,才能衷心為漢其事,否則俸祿不增,貪風不息。

所以父皇去歲下令,百石以下者增半,變是為改善下低吏生活。”

劉洵神色欣慰,兒子終於不用再盯著仁義了。

天幕出現得好啊!

朕該怎麼獎賞後人呢?

要不立個廟?

晉江學校的學子:不是,老祖宗你們怎麼回事?

動不動就立廟?難道我們還能吸收香火不成?

【唐初官員俸祿低於隋朝,俸祿包括祿米、俸料錢、職田和祿力。

祿米:官員每歲得地米,武德年間時一品七百石,從一品六百石…一年領一次】

程咬金瞅著天幕上展出的唐初官員俸祿表,不滿道:“這小女郎學業不精,陛下即位後,可是給正八品到從九品的官員漲了祿米,怎麼不說出來?

這可是陛下仁德。”

先前京城裡的八品官每歲隻60石祿米,現在有80石祿米,誰不道陛下好?

並且各官員的職田也比前朝高出一倍,她怎麼不講講呢?

後人怎麼回事?

儘說大唐不好,不提陛下好處?

李世民無奈地看了眼他:先前你還喜愛講解的後人呢。

無論唐臣是否喜愛陳雪,都影響不了她講解:

【俸料錢包括俸錢、食料、雜用、資課。

唐初國庫空虛,京官俸錢並不是朝廷直接發放,而是由公廨本錢放貸所得利息支付。

俸料錢裡含有庶仆一項,主要為各京官做護衛、侍從等活。

這裡的庶仆就是各地百姓服役,如果百姓不願服役,可以折算成錢交給京官,這就叫資課錢。

比如唐初一品大臣,按律享有96人庶仆,合算成錢便是20貫,平均下來每人0.208錢。

當一品大臣沒收到足額的庶仆時,朝廷便會折算成錢財補貼給大臣,而百姓則花錢免除服役】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