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2 章 各行祖師03(1 / 2)

該賣哪去?

劉徹心中發涼,他沒想到也想不出後世竟然是這樣發展。

中土即便風雲更迭,但其影響力仍舊不俗。

依天幕泄出的先機,後朝中土內亂,西域等國仍然心慕長安,而後世卻如此慘烈。

等等,他敏銳察覺一絲不對,鷹國變化如此劇烈,難道大清不知嗎?

群臣麵麵相覷,他大漢後來可是連羅馬國事風俗都有所了解,鷹國即便地理遙遠,也當有隻言片語被大清所知,從而對其防範才是。

怎麼…處處透著奇怪?

霍去病神情露出幾分聽不明白的疑惑:“大清是大統一帝國吧?”

張湯接過話猜測:“或許大清武力不及大唐?”

這話他自己都不信,大帝國武力不行如何鎮守邊疆?

可是也解釋不通為何大清麵對世界變幻,為何要無動於衷?

難道外麵變化威脅到大清統治?

【十九世紀全球有三大帝國,分彆是:印度莫臥兒帝國、中東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國祚600年)及我們大清;

莫臥兒帝國被英國瓦解後,奧斯曼帝國隨即被英國、大熊國、德國分頭侵略瓦解,他們沾著血的棉布又該賣給誰呢?】

秦始皇&劉徹&李世民&朱元璋眼皮猛跳:國祚六百年?卻被英國瓦解?

怎麼做到國祚如此綿長?

隨即撫額苦笑,後世英國做法完全推翻了他們認知,回想下隻覺毛骨悚然。

原以為後人此次講述會不痛不癢,沒想到…一張口就帶著血腥氣,讓人隔著天幕都感到英國的森森惡意。

程咬金忍不住一腳踹開小案幾,勉強平複下心中沸騰的怒意:“泱泱大國為何打不過對方?”

難道是大清刀劍不利?

李世民望向天幕的神情,既震驚又遲疑:或許是大清、西方武器有變?

天幕展示的各類強大武力,不是憑空出現,而是經過不斷改進而成。

如唐刀前身是大漢環首刀,為了更好適應大唐戰事而改。

那麼後世的長杆杆呢?它何時出現的?

李世民指腹摩挲驀定道:“元明清,清完後是後人時代。”

房玄齡補充道:“所以後人提及那段曆史才會情緒激動,對圖書館管理員甚為推崇?”

也是因為被英國試圖裂土,所以對大統一有極深的執念?

君臣對視後齊齊歎息,後人與他們同為血脈之源,他們心痛後世遭遇,卻毫無能力改變後世局勢。

“不”李世民打斷群臣低沉心緒,朗聲助氣:“神跡降臨,就是為了讓我等彌補遺憾,查缺遺漏。”

今大唐改不了後世曆史,但能影響後世曆史。

諸卿,這是上帝賦予大唐的使命,需諸位與朕共同著力!

杜如晦等人起身理正衣冠,神情肅穆地起身下拜:“

臣願隨陛下著力後世,不負大唐使命!”

【開關戰爭以前,大清對國外的海上貿易隻開放廣州一地,英國最初用棉花種作為與大清友好貿易的開端。

接著工業化的棉布及牙片緊跟而上,其傾銷數額逐年增長:

1829年棉布進關數:九十一萬匹;

...

1831年棉布進關數:一百七餘萬匹;

...

1835年棉布進關數:一千三百伍十餘萬匹;

1839年棉布進關數:二千伍佰六十七萬匹;

巨大的棉布數量擊垮大清的社會結構——小農經濟;

棉布紡織自明起是朝廷也是華夏家庭的重要經濟支柱,在英國量產棉布時大清的紡織業還是按傳統進行,怎麼打得過工業化?】

工業化指機械?

朱棣認真記下三字,天幕的講述他聽得並不是很懂,但不妨礙他先記下再琢磨。

機械?

他突然想起軍中火銃,後世的武器是不是也是工業化?

否則朝廷武器軍需,根本撐不住後世戰爭消耗。

紡織業他不了解,但是軍中武器他懂啊!

如果能把武器工業化,那他大明…想到這朱棣的心頓時火熱起來…

【按科學技術看,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紡織機器是30-35年就會大更新一次。

而華夏到1937年時全國還剩七百萬架傳統織機,與機械產量相比,產出值是天壤之彆】

天幕苦笑;【大清不願參與世界劇變,隻想關門過自己的日子,但垂涎的土匪會讓你歲月靜好嗎?

清廷是□□朝巔峰,沒有擅政的權臣、外戚,及爭權的宗室和跋扈的藩鎮。

國土麵積在曆代中排名第三,是疆域遼闊的帝國。

如果沒有外力的情況下,它會沿襲著曆朝的路繼續前進:

建國——盛世——土地兼並——農民起義——皇位換人;

要麼:建國——盛世——朝政內亂——權臣篡位——皇位換人;

朝代不斷更迭輪回,不斷重複著他們最熟悉的政治規則】

聽到天幕直白地把王朝更迭說得如此隨意,曆代君臣臉色極為難看,正準備稱帝的袁術冷笑:後人倒是大膽,可惜不知道什麼是禍從口出。?_[(”

這些後人膽大妄為,肆意評判前人,語言毫無尊重。

若不是…他半闔下眼,漢家氣數已儘,合該他運天時而生代天牧民才是。

他袁術有天命,怎麼會是逆臣賊子?

心中憤懣的袁術隨手抓起酒壺向天幕擲去,上好的瓷酒壺砸在地上碎成一片,而天幕仍在繼續講述。

秦始皇僵著一張臉聽著天幕講述,他大秦是史上首個帝國。

還未傳代就要麵對最後帝國的末路。

就…很複雜,說不出的感受。

半垂眼眸思索:為何帝國打破不了滅國的枷鎖?

後人有答案嗎?

【偏偏外力打破了維係兩千多年的帝製,大清想要固守自己利益閉關鎖國。

但天地已變,世界中心不再是華夏,自身的武力值也保證不了邊疆國門安全。

戰爭強行砸開了清廷國門,洋貨開始肆意絞殺本土產品。

洋貨傾銷得最多的是:牙片和棉布,其價值分彆占總進口的55.2%和20%】

朱元璋臀部挪動半晌,才遲疑道出心中疑惑:“標兒,你說咱大明的西邊,他們在乾什麼?”

發展成什麼樣了?有沒有那什麼機器?

他仔細在心中琢磨過,未來清代大明,但神跡降臨後大明定不會給大秦取代的機會。

那麼大清麵對的棘手問題,就需要老朱來家解決。

朱標苦笑著搖頭,天幕消息太過駭然,即使之前他們多有猜測,可是未確認帝製無繼下,誰也不願觸及這個敏感的話題。

朱元璋虎目環視殿內其他皇子:“你們說說!”

朱棣率先道:“陛下先前講:我大明也可以習西方,兒臣認同陛下的話,東向西學!”

【工業化VS手工業,結果定然是手工業潰敗。

華夏固有的小農經濟社會遭到毀滅性打擊,大清國力倒退如流水,到光緒二十一年時棉花進口已經壓過牙片,成為列強傾銷物品之冠。

在列強的炮火下,同治十三年起咱們的生絲、茶及豆類的大宗出口量開始減少。

到了光緒二十五年,茶絲豆三類出口收入,加起來都抵不上向列強買棉布的支出。

到民國時期,絲綢、豆類、茶葉、藥材、煤油等十餘種產品出口額加起來,才勉強跟進口棉花的支出平等】

民生被捏到他人手裡啊!

武則天抬手揉了揉眉心,臉色微微不好,後世除了棉花需要進貨外,那其他物品呢?

後世朝廷稅收還能支撐朝廷運轉嗎?

天幕聲音發沉:【戰爭後的第五十年,朝廷終於出麵開辦紡織廠:上海機器織布局。

此廠是1878年四川一彭姓官員提議開廠應對洋貨,鄭應觀等人積極謀劃籌辦,經李鴻章準許後,於1890年正式開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