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全都是大地主(2 / 2)

大國體育 靜物JW 10454 字 11個月前

寶麗金幫他在德國舉行了一場小型演唱會後,接下來希望他能在日本也能舉辦一場,這也是看到他的現場出乎意料的穩定才臨時做出的決定。

吳傑一年前的現場還不是很靠譜,但這次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表現卻非常出色,一連唱了12首歌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上。

這倒不是說他的唱功真到了專業歌手的程度,但如果作為一個流行歌手來評價,他的技術在這個領域即便說不上頂尖,但至少已經很完整了。

吳傑主要還是憑一副天生的好嗓子,他的音域天生寬闊,低音區飽滿有力,中音區沉穩富有感情,高音區聲壓稍有不足,但是圓潤自然不刺耳,再加上與生俱來的出色咬字、音準、氣息控製,使其自帶極強的感情和細節刻畫能力。

這樣的天賦讓他在唱流行歌曲的時候遊刃有餘,不僅控製力出色,感情豐富,感染力也很強,屬於那種唱彆人的歌總會顯得更好聽的類型,這也是他敢抄不同風格音樂的底氣。

此時他的現場已經能做到感動觀眾的水準,發揮非常穩定。

如果是在錄音棚裡那就過分了,因為那時憑借作弊的音色,他足以讓不少國家隊成員都大敗虧輸,簡直就是男版王菲!

那麼問題來了,這麼牛逼的人物,他的演唱會門票該賣多少錢才合適?

吳傑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體育場”的那場因為有慶典因素,所以除了前排門票比平時的比賽漲了幾倍外,其餘位置的門票基本與平時的比賽差不多。

這場在“東京新國立競技場”舉行的小型演唱會,他的幕後團隊為前排票價定的是40-100美元,中間位置也在20-30美元,就連看不到人的後排都要10美元。

“東京新國立競技場”也是能容納十萬人的大型體育場,吳傑唱這一場隻要滿座,最少能拿到一百萬美金的分成。

但之所以要叫“小型演唱會”,主要是他隻會唱15首歌,還沒有精心布置舞台和服裝。

全場他就隻會穿一套衣服,用一支麥克風唱完十五首歌。

如果是其他歌星這麼沒誠意,但卻開出如此天價的門票,最後肯定是十座九空的結局。

但是吳傑不一樣,他作為現役足壇裡的唯一半神人物,願意給你唱就不錯了,挑三揀四下次都不來了好嘛。

他的這場演唱會在倉促間訂到了6月16日,結果門票在13號發售當天就全賣光了。

吳傑在這期間隻彩排了一次,其餘時間除了參加綜藝節目,就是參加宴會和婚禮撈錢去了。

他原本以為隨便唱兩個小時就能有一百多萬美元的收入和明搶差不多,但一個禮拜過後他已經覺得開演唱會這種事很愚蠢了。

吳傑自己都沒想到,他參加一場宴會,就是五十萬美金的報價。

但最瘋狂的還是演唱會前一天參加的那場婚禮,他隻是演唱了一首歌祝福一對新人,全程就出現了一小時,結果同樣是一百萬美金的酬勞!

“既然參加這些活動比演唱會賺錢,我為什麼還要開演唱會?”

這是吳傑事後的疑問,參加婚禮不光更輕鬆,賺的錢也不少,還能白吃白喝,那不比開演唱會強一百倍?

“不,我們的演唱會還有廣告收入!”

一直負責日本商業運作的石井樹告訴他,除了演唱會當天的門票收入外,他們還有廣告上的收入,這筆錢加起來也達到了七位數,還不用和彆人分。

此外像宴會和婚禮這種場合,他不能參加的太頻繁,並且隻能接受真正門閥家族的邀請,否則是會掉價的。

但演唱會不光能賺錢,還能提升知名度,起到宣傳推廣的效果。

“不用和人分?你不是人嗎?”

吳傑心裡吐槽一句,但也知道石井樹說的沒錯。

這種生意不能接太多,就連演唱會也不能開太多,否則一樣會賣不上價錢了。

第二天吳傑在演唱會上圈完這次日本之行的最後一筆錢後,終於帶著“人傻錢多”的念頭,以及四百多萬美金的收獲,坐上了返回北京的飛機。

這就是他為什麼喜歡去日本的原因?

如果去韓國一個禮拜能賺這麼多錢,那他也喜歡去韓國!

吳傑回到北京後,先是和家裡人團聚了幾天,一直到20號才終於見到自己的學校長什麼樣子。

他的第一所“足球學校”選在了北京的郊區作為校址,屬於三環地段。

這聽起來有點滑稽,但是80年代的北京確實隻有二環和三環路,並且三環還沒有完全修好。

所以政府在批地的時候直接就給他劃了一百畝,還隻是象征性的收了一百萬人民幣。

吳傑當時差點臉都笑歪了,因為這一百畝地沒有指定規劃用途,他知道這塊地皮放到四十年後最少價值一百億,這不比買狗屁的蘋果、可口可樂股票收益大?

“所以說唱什麼歌,做什麼生意,隻要在每個一二線城市都劃上幾百畝地,將來什麼都有了!”

吳傑算是明白方正集團為什麼會放棄科研搞起了金融和房地產,還能在老本行一敗塗地的情況下擁有三千億資產。

如果他和工具人們也這麼做的話,憑借他們現在的影響力和財力,完全可以假借各種名義圈地等待將來收獲。

事實上,他也確實在這麼乾。

沈浪那邊不僅贖回了數百畝的祖地,還打著各種幌子用自己的稿費在上海圈地。

如果論價值的話,沈浪現在掌握的地皮放到2020年至少價值五百億了。

這還隻是純地皮的價值,如果建起來了還不知道值多少錢呢。

但與方正集團完全偏離了軌道不同,他們從金融和房地產得來的收獲,很大一部分都會投入到未來燒錢的實業上。

魯達那邊同樣打算在各個一二線城市圈地建籃球學校,這些地皮將來就是他造新能源汽車,搞航天技術的本錢。

這家夥的真正目標才不是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家電行業,他是想像埃隆·馬斯克一樣成為現實版的“鋼鐵俠”。

“你終於回來了!”

陳浩南和林耀東見到吳傑後多少有些不爽,他這個校長不務正業跑到日本去開演唱會,開學典禮那天還是他們兩個在撐門麵,最近一周也是他們在忙前忙後,這可比打比賽還累好嘛。

“晚是晚了點,但把明年幾所學校買地和建造錢,還有日常運作的經費都賺了出來!”

吳傑雖然知道光是地皮就賺翻了,但這些地皮在八十年代還變不了現。

這所學校他打算到九十年代末再換地址,這之前他開設的所有足球學校都將是入不敷出的買賣,所以還是要努力賺錢才能支持他繼續圈地皮。

吳傑在陳浩南,林耀東,還有李鳳樓、容誌行等人的陪同下,終於好好參觀了一遍自己的學校。

這所以他名字命名的學校,校長當然是他了。

但吳傑哪裡有時間去管理,所以他找來退役的容誌行擔任第一所學校的校長,將來廣州的學校建好後會讓他去那邊接任。

此外他還委托自己在國內的團隊,一早選好了數所學校的教練和工作人員。

這些人基本都是退役的前國家隊成員,或是各體工大隊裡的教練。

吳傑開出的工資要比他們在體工大隊工作高了不少,並且會選一些年紀不大的人去國外培訓。

他已經和拜仁管理成商量好了,下賽季就會有二十名來自中國的教練來交流學習。

這些人會學習拜仁如何培養青訓梯隊,包括如何進行技戰術理念、體能等方麵的訓練,就連骨科、理療、傷病康複等方麵的經驗也要學習。

這些當然要交錢才行,但如果不是拜仁現在把吳傑當成了爸爸,交再多的錢人家也未必肯教。

此外不光是前往拜仁學習,皇馬那邊下賽季也會去二十個人。

李鳳樓今天會出現就是這個原因,一所足球學校哪用得著派這麼多人去學習。

這裡有半數都是足協安排的人,他們學成以後要回來把這些先進經驗傳給各省市的體工大隊,以便為將來打造更專業的聯賽打好地基,做好人才儲備。:,,,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