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襲的警報聲尖利的響起,在武漢的上空聽起來是如此的刺耳。
儘管日軍距離武漢還遠,但這樣的空襲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銀色閃光”號緩緩的靠攏到了碼頭。
似乎不管在武漢發生了什麼,都和這艘美國郵輪無關。
那麵美利堅合眾國的旗幟,特彆的醒目。
“戴先生,到了。”
“哦,你陪那些俄國人先下去吧,注意安全。”
“是的。”
此時的孟紹原,根本沒空去照顧自己的家人。
阿納托利斯基和他的同伴們,在孟紹原的陪伴下,終於踏上了武漢的土地。
他們中的許多人居然都忍不住開始歡呼起來。
戰鬥,他們即將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開始戰鬥!
“看啊!”
忽然,有個蘇聯飛行員指著天空大叫。
天空上出現的,對於這些蘇聯人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伊15和伊16戰鬥機。
蘇聯人喜歡把她們分彆昵稱為“黃鶯”和“燕子”。
而這也是蘇聯援助中國的主力機型。
伊15是雙翼機,飛行穩定,轉向盤旋性能優異,缺點是飛行速度較慢。而伊16是單翼機,飛行速度快,俯衝、爬升性能出色,不足之處是操縱沒有那麼靈活。
麵對它們的主要對手是日本的九六式,這兩種戰鬥機分彆在機動性和速度上大占優勢,二者又剛好形成互補,在曆次的空戰中,蘇聯飛行員利用雙機配合的戰術,戰果顯著。
而蘇聯為中國提供的轟炸機,則是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外號為“喀秋莎”的斯勃快速轟炸機。
它以轟炸機的麵目出現,其速度甚至比日本九六式戰鬥機還要快,單憑速度就能擺脫日本飛機的追擊。
隨著蘇聯援助的大批到達,到1938年2月,中國各戰場的空軍已有390架作戰飛機,其中主要是蘇製飛機。
再加上大批的蘇聯援華誌願飛行員,中國空軍的主力防空力量,實際上已經由蘇聯誌願航空隊承擔。
南京淪陷後,中國的空中力量大部分配置在華中地區的機場,武漢因為戰略位置突出,集中了三分之一的戰機,超過一百架。
隨著蘇聯飛機和飛行員的到來,天空的局勢開始發生逆轉。
在中蘇兩方的共同協商和配合下,他們聯手在武漢上空上演了一出好戲。
4月28日,幾十架戰機先後起飛,故意低空飛過武漢,做出大規模調動的假象。當晚,這些飛機又悄悄地返回了各自的機場。
果然,29日下午,日本28架轟炸機在18架戰鬥機的護航下,氣勢洶洶地來到武漢上空,卻一頭紮進了伊15、伊16戰鬥機早已編織好的大網裡。
伊15依靠突出的機動性,與日本護航戰鬥機纏鬥,伊16則施展開速度優勢,上躥下衝,狼入羊群一樣撕咬著日本轟炸機。
一架架日本飛機拉著長煙從空中墜下。最後雙方戰損比是36比5,創造了中日開戰以來最大的空戰戰果。
在日本航空兵的口中,蘇聯誌願飛行員被稱為“暴徒”,他們吃足了這些“暴徒”的苦頭。
而此時出現在武漢上空的,正是這些勇敢的“暴徒”們!
12架日本雙翼戰鬥機飛臨武漢上空,8架蘇聯飛機和1架中國飛機迅速起飛攔截。
日本人一開火,一架蘇聯飛機就垂直俯衝脫離危險,日本人緊緊追趕著一直向下,蘇聯飛機突然來一個垂直翻滾,再次脫離,然後猛然對著日本飛機開火。
擊中!
日本飛機在空中劃出了一道長長的黑色火焰,接著急速想著地麵墜落!
“烏拉!烏拉!”
地麵上的蘇聯飛行員,爆發出了一陣陣的歡呼。
有的人還摘下帽子,不停的衝著空中舞動。
孟紹原也親眼目睹了這場激烈而精彩的空戰。
加油,加油!
保衛武漢,保衛中國!
空戰進行的非常猛烈,3架日機被擊落,1架負傷倉皇逃離戰場。
而中蘇空軍方麵,僅僅隻有一架負傷。
兩國空軍,再度保衛了武漢的天空!
而就在所有人以為空戰即將結束的時候,天空上最精彩的一幕在所有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發生了。
“撞擊作戰”首次出現在空戰中!
顧名思義,撞擊式作戰就是用自己的飛機去撞毀敵方的飛機。看上去頗有些同歸於儘的架勢。
在未來,這看起來和日本航空兵的“神風敢死隊”似乎是同一種做法。其實,這兩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日本的“神風敢死隊”是自殺式襲擊,起飛後就沒有歸程。
而蘇聯誌願飛行員的撞擊作戰則是藝高人膽大,撞毀敵人,自己還能安然返回機場。當然,這一方麵憑借高超的技術和非凡的勇氣,另一方麵也有賴於蘇聯飛機的皮糙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