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如許打定了主意要把這輩子過得“任重道遠”,便停了手中的筆,將視線挪到彆枝和驚鵲兩個丫頭身上。
丫頭固然是好丫頭,但她們如今也確實是孫姨娘插在自己院子裡的眼線。
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想要從京兆尹府後宅殺出去搏一搏,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得先清理出個頭緒來。
如今這東院裡除了乾粗活的工匠和婆子,常伴自己身側的就是這兩個丫頭,外加小廝清風。
說起清風,言如許就想起母親。
母親走得早,她的事,言如許隻有零星記憶,剩下的都是從呂嬤嬤那裡聽來的,清風是呂嬤嬤的孫子。
呂嬤嬤過世之後,清風就成了言如許和母親之間僅剩的聯結。
言如許的母親李長霓,是大昭四大世家之一隴西李氏唯一的嫡出女兒。
言如許七歲上的春天,李長霓過世,是懷孕生產落下的病根,氣血雙淤,言如許自有記憶以來,李長霓的身體就不好了,能苦撐七年,已經很不容易。
言如許很愛自己的母親,但有些事情,她並不理解李長霓,比如她和父親之間的感情。
言如許上輩子已然是大昭境內出了名的花癡病相思腦,但李長霓似乎比她更甚。
言如許後來也聽過坊間對她們母女的評價,說的好聽的,是隴西李氏慣出情種,但更多的,是說花癡病這玩意兒遺傳。
李長霓年少時曾是皇子伴讀,周遭的男子不是皇子就是親王世子。
皇室血脈尊貴,曆朝後妃都是精挑細選,皇家子弟品性和能力暫且不論,皮囊是沒得挑的,王子軒然霞舉,公主海棠醉月。據說先帝爺的三兒子,也就是已故的端王爺,還曾經屬意李長霓,想娶她做王妃。
可李長霓偏偏就巧妙地避開了周遭這些財貌雙全的勳貴兒郎,一眼看中了寒門出身的士子言靈施,也就是言如許的便宜老爹。
言如許聽聞此事時,難免感歎,自家娘親這眼神,和瞎了區彆不大。
為了和這個窮苦書生在一起,李長霓一時上吊,一時絕食,父母兄長拿她皆是沒有辦法。
然而李家再如何勢大,也不敢同親王抗衡,直到端王親自開口,說婚姻大事強求不得,李長霓的父母這才鬆了一口氣,長霓也才喝上一口粥。
可是二老不喜歡言靈施,一直沒有鬆口答應長霓和他的婚事。
長霓與家人針鋒相對,幾近決裂。
不久之後,七王奪嫡,端王獲罪入獄,不出一月就在獄中絕望自裁,二十年懸而未決的太子之位終於有主,七皇子魏盈打敗了六位兄長,入主東宮,後來,便成了當今的陛下。
李家同端王走得近,雖沒有參與舉事,陛下也沒有怪罪李家,但正所謂伴君如伴虎,為防萬一,李家二老和長霓的兩個兄長還是決定離開京城,回老家渭州安居。
但長霓沒有走,在家人和愛情之間,她選擇了她的愛情,和她的情郎在城郊的瓦房裡草草舉辦了婚禮,留在了王都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