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春雨(1 / 2)

侯門貴公子 圓月之下 5107 字 10個月前

孫承義是國子監博士,學識淵博、治學嚴謹,為人剛正不阿。

李翰為天墨書院夫子,京城書法第一人,雖然年過五旬,但性子極為灑脫。

謝寧安是朝議大夫,雖在官場,心卻在翰林,學富五車,性子溫和。

這三人都是京城大儒,這次詩會由他們來品評各位才子的詩作,自然讓才子們心服口服。

而且為了做到公平公正,首輪比試,各位才子完成詩作之後,便有人送入房間之內,再由人去名謄抄一遍,最後才送到三位大儒手中,由三位大儒品評。

此時三位大儒站在高台之上,手裡各自拿著的幾篇詩文,正是這次能進入高台決勝詩魁的詩作。

三位大儒麵帶微笑,顯然心情舒暢、興致極高,就連神情最為嚴肅的孫承義臉色也變得和藹可親,仿佛飲了幾杯美酒。

此時性情最為灑脫的李翰已經按捺不住,他高聲說道:“此次詩會佳作頻出,尤其我們手中這八首詩作,更是驚豔絕倫。”

說到這裡,他忍不住感歎道:“往日鏡湖詩會若有人能寫出一首這樣的詩來,必定會轟動京城。”

然後他深吸了一口氣,想抑製住激動的心情,但當他再次說話時,聲音之中卻仍然出現了顫音。

“然而這次鏡湖詩會八詩齊出,交相輝映,必成佳話,這一屆鏡湖詩會亦將流傳千古。”

李翰話畢,謝寧安接著謙虛的說道:“能參與此次盛會,是我等三人的榮幸,待詩會結束之後,我等三人將設宴款待這八位才子,還望這八位才子不要推辭。”

輪到孫承義點評,他隻是長歎道:“這八位才子的詩情高絕,我不及也。”

台下的才子見三位大儒對這八首詩評價如此之高,心中震驚,隨即對這八首詩產生了無限好奇之心。

隻有四五位才子對自己的詩作信心滿滿,見三位大儒如此推崇,自然心花怒放,一臉倨傲環視四周。

李仲泓雖不至於失態,但心潮起伏,難以平靜。

他對自己的詩作有絕對的信心,所以認定高台之上必有自己的一席之地,而如今三位大儒對這八首詩都推崇備至,他的心情在大悅之下又忍不住有些隱憂。

看來此次詩會的對手也不容小覷。

不過他對詩魁之位誌在必得,所以他雖然覺得有隱憂,但也未放在心上。

更何況他的殺手鐧還未使出。

他計劃登上高台之後,在三位大儒出題之前,他將當眾公布煙鎖池塘柳的下聯。

煙鎖池塘柳難倒京城無數文人才子,至今沒有人能對出下聯。

但在今日詩會之上卻被他李仲泓對出,如此一來,他的聲勢將空前高漲,在爭奪詩魁之戰中自然搶得先機。

更妙的是,隻要下聯一公布,秦楠必然會解除她與蘇時的婚約。

既能在鏡湖詩會上助自己一戰成名,又能為秦楠解決婚約之困,如此一舉兩得的事,讓李仲泓心情舒暢無比。

而且自己幫秦楠解決婚約之困,她必然萬分感謝,自己再殷勤一點,抱得美人歸那是指日可待。

此時台上三位大儒相互看了一眼,李翰笑道:“我已心急難耐,先由我來公布吧。”

其餘兩人相視一笑,謝寧安忍不住調侃道:“此時李兄占先,下來宴請各位才子時,可不能躲在後麵。”

兩人對李翰了解頗深,知他好酒但酒量極淺,幾杯之後便會躲得遠遠的。

李翰瀟灑說道:“今日能結識這麼多俊傑才子,自當一醉方休。”

孫承義罕見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既然如此,那就由李兄開始吧。”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