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第 220 章(2 / 2)

現在擔心還為時尚早。

如果繁楚王那邊已經有證據的話,宣和帝就不會是像今日這樣輕描淡寫地一語帶過了。本來官員有人貪汙已經使得宣和帝怒上心頭,如果連皇商這邊也鬨出事,這般魚目混珠,怕是此次非得要血流成河才能收場了。

墨珣此時自然是無有不應,畢竟他就算再擔心也做不了什麼。而且,他還不知道林家是不是真乾了這種事,那萬一是真的,他這擔心就多餘了吧?

“祖父先不要在林醉麵前提。”墨珣擔心越國公在飯桌上就會聊到這件事,會平白惹了林醉擔心。

“行。”越國公自然知道墨珣的顧慮,立刻就應下了。反正他不在飯桌上提,等用過了飯再跟自個兒夫人說也是可以的。

趙澤林同昌平郡君交好,說不準越國公今晚跟趙澤林一說,那明天趙澤林就會到林家去了。不過這件事,等到林奕甫回到了府上,林家基本也都知道了,沒什麼可瞞的。

就算墨珣現在想著要瞞著林醉,也瞞不了幾天。林醉又不是被關在越國公府足不出戶,但凡哪天林醉回上一趟林家,那肯定也有人會告訴他的。

墨珣與越國公兩人在馬車上聊了一些之後,回到了府中當著林醉的麵果然隻字不提。林醉絲毫沒有覺察到墨珣他們的隱瞞,隻是聽著越國公和墨珣聊著聊著,這就聊起了今年過年的事。

今年的雪下得格外地遲,而雪一來,那就離過年不遠了。

每年過年,越國公都會請朝臣們到宮中參加年宴。以前是因為墨珣沒有入朝為官,但今年不同了,墨珣已經是翰林官了,而林醉作為墨珣的家眷,也是可以隨墨珣一同入宮赴宴的。而倫沄嵐更不必說,本身就有孺人身份在,若是想入宮赴宴也是可行。早前不過是因為不放心墨珣一個人在府裡,所以倫沄嵐才沒有跟越國公他們一起進宮罷了。

入宮赴宴也是穿的官服,而林醉身為從六品官員的夫人,出席的宮宴的衣服也是有規定的。

林醉隻進過宮一次,正是那回參加宮廷選秀的時候。林醉那時也學了宮裡的規矩,再加上昌平郡君本就是宗族子嗣,以往教導林醉規矩的時候自是十分嚴格,所以林醉倒是一點都不擔心自己進宮會鬨出什麼不雅來。

倫沄嵐還沒有進過皇宮,而他這個孺人身份也是墨珣為他要來的。雖然這些年,倫沄嵐一直跟在趙澤林身邊,趙澤林也教了他不少,但倫沄嵐現在隻要一想到自己即將入宮赴宴,那整個人立刻就開始緊張起來了。

墨珣見狀,也不當麵點破。倫沄嵐會緊張那也是在情理之中,不過倫沄嵐以前也隨趙澤林赴過宮宴,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是過年,宮裡的人也不會平白無地去找倫沄嵐的麻煩,倫沄嵐隻要好生跟著趙澤林,不要做什麼多餘的事,應該沒什麼問題的。

離過年還有幾天時間,趙澤林要教倫沄嵐什麼東西也不急於這一時。而幾位王爺還在災區處理事情,想來今年應該是無法回京過年了。就算事情處理完了,那回京怕是也來不及的。

越國公果真在用過了晚飯之後,私下裡將今日早朝上談論的事同趙澤林說了。

趙澤林倒沒有多說什麼,隻是點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知道了。

越國公見狀,也就沒有再多說什麼了。

而林家與越國公府同在京城,原先趙澤林與昌平郡君就時常有往來,現在林醉又嫁到了越國公府,那兩家自然也不可能不來往。林醉雖然不事很想見到程雨榛,但對於家裡其他的人卻沒有這種想法。所以墨珣也僅僅是將這件事瞞了兩天,林醉去了一趟林家便也什麼都知道了。

這件事林奕甫並沒有同程雨榛說,他隻是私下裡叫了林風琅來問問仔細。

林家在生意和仕途上一向是分得很清的,林奕甫平常也不會過問關於林家生意場上的事,所以林奕甫這個反常的舉動很快就引起了昌平郡君的警覺。

如果昌平郡君不問倒也罷了,可昌平郡君問了,林奕甫便也不瞞,直接就將這件事同他夫人說了。

昌平郡君聽完了夫君的話之後,便隻是問了問林風琅怎麼說,知道林風琅確實沒有做過這樣的事情之後,一時也想不出什麼有效的法子,隻能寄希望於繁楚王能夠查明真相,還他們林家一個公道了。

而程雨榛則是見林奕甫將林風琅私下叫去談話,待林風琅回來之後卻見他神色有異,這才多問了幾句。

程雨榛作為一個內宅的哥兒,自然對於林風琅生意上的事不甚了解。儘管林風琅再三同程雨榛保證過,他絕對沒有做出鍋這樣的事,但程雨榛卻還是覺得心裡沒底。就算他相信林風琅的話,知道林風琅沒有做出這樣的事,但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啊?

所以等到林醉過府探望昌平郡君,程雨中便拉著林醉問起了這件事。

林醉本就不知情,越國公他們是刻意瞞著的,程雨榛這麼六神無主地問他,他卻是一句都答不上來的。

本來昌平郡君見到了林醉,見林醉一開始並沒有提到這件事,立刻料想道他大概全然不知,這也就沒打算把這件事告訴林醉。但程雨榛一上來就拉著林醉說個不停,倒讓昌平郡君原先的話都咽了回去。

這個事情發生之後,程雨榛也回程家去打探過,但程家那邊自然也拿不出什麼章程來。

這件事全權由繁楚王負責,程家就算手伸得再長,那也長不到榆州去啊!更何況這次,宣和帝將奏折全都握在了手裡,就算他們有心想探,那也得宣和帝肯漏口啊。

程家雖然有兩個子侄在後宮之中,但畢竟沒有子嗣,地位也是不尷不尬的,平日裡見到宣和帝的次數也少,自然更不可能幫著打聽出什麼消息來了。

於是程雨榛便病急亂投醫,這就問起了林醉,看看越國公那邊是不是有什麼消息可以透露。

林醉麵露茫然之時,程雨榛便也料到林醉是毫不知情了,這就歎了口氣,“這可怎麼好啊!”

“風琅既然說沒做過,那就是沒做過,說不準就是彆家乾的‘好事’,這就牽連了我們林家。你就彆在這裡自亂陣腳了。風琅原先不急,瞧著你這樣也該急了!”昌平郡君本來見著林醉還是挺高興的,可這份高興持續了沒多久就讓程雨榛給攪和了。他自是相信自己兒子的,便也想著要將這事兒先放到一邊。總之,先把這個年過完了再說。可偏偏程雨榛就是要提,鬨得林醉也跟著不安起來。

程雨榛最近被昌平郡君抓著“立規矩”,一聽到昌平郡君不耐煩的語氣那便是緊張得很,這也就隻能小聲地同昌平郡君說道:“是,爹說得是。”

這話一說完,程雨榛便規規矩矩地站到了昌平郡君身後。

林醉一時有些無法適應,畢竟昌平郡君以往可從來都不怎麼管事的。

昌平郡君這就將話題繞開了,同林醉聊了些彆的,而後便提到今年過年的事。

“越國公已經同孫兒提過了,今年孫兒應該會隨夫君一同進宮赴宴。”

昌平郡君點點頭,“提了就好,你也該早早做起準備了。”

“是,孫兒明白。”昌平郡君讓林醉做準備,但其實林醉思前想後,也不覺得有什麼可準備的。無非就是籌備一下參加年宴的衣裳罷了。

林醉本是想多問問賑災米糧的事,但昌平郡君這麼明顯地岔開了話題,反倒讓林醉不知該怎麼將這個話題又引回來。而他對此事全然不知情,多問反倒給昌平郡君添堵。

想明白這點之後,林醉便想著,倒不如他今日回府後去問問墨珣。

墨珣雖說要瞞著林醉,卻也知道這件事瞞不了多久。所以林醉這麼一問,他便也不瞞著了。不過墨珣知道得並不多,而且現在奏折不從禦史台過了,越國公也並不了解。

宣和帝這段時間在早朝上,心情一直不錯。讓柱下禦史念完了奏折,便是同朝臣們討論起奏折上的事來。

洪水退了之後,原先流離失所的災民也全都重返故鄉,在四位王爺的監督下領取朝廷分發的賑災物資。而查抄貪官汙吏的家產也在井然有序的進行著,等到災區的事情都處理完畢,他們便要押解這些貪官進京了。

本來是可以直接將這些人就地斬首,但宣和帝非得讓四個王爺將人押進京裡。

墨珣時常有“聽到”同僚們說起宣和帝的這個舉動,隻說是非同尋常。墨珣倒是不怎麼在意貪官的事,他對繁楚王查皇商的事比較留意。隻是,自從宣和帝讓柱下禦史念了一次關於皇商的奏折之後,一直到過年假期開始,墨珣都再沒有聽到與林家有關的消息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