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完了皇貴君的話,宣和帝也覺得這件事還真不是那麼簡單一句話就能成的。
但是,這畢竟是五翁主臨出嫁前提的要求,宣和帝也不好直接拒絕。
這麼想著,宣和帝立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皇貴君見宣和帝正想事呢,也就不催促了。反正他就是將厲害關係同宣和帝說上一說,最後做決定的還是宣和帝。
宣和帝見皇貴君還等著,這就拉著他的手,“朕再想想吧。”
宣和帝說想,那就乾脆將越國公召到了宮裡來商議。他是真的想達成五翁主這個願望,但皇貴君說的也在理……說來說去,還是要看越國公是否介意。否則,讓墨修撰隨著五翁主到了雅礱,待看到和親禮成之後再回京,那也是可行的。
越國公乍一下聽到宣和帝這麼說,那反應也是跟宣和帝當初聽到的一樣。
“這……怕是不妥吧?”越國公喃喃開口。待話說完,他有補上一句,“大周也沒這個律啊。”
“正是因為大周沒有這個律,所以朕才叫了你,過來商量。”
越國公其實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宣和帝。
宣和帝在定下名單、下達聖旨之前,肯向跟他開口,那就已經是在顧及老臣了。
“你也知道,朕素來寵愛小五。此次若不是因為要與雅礱和親,朕也不願意讓小五遠嫁。”宣和帝此時倒像是在與越國公談心了,“至於為什麼非得墨珣隨行,小五說是墨珣年少時於他有救命之恩,此次又擊敗了雅礱使臣……無非就是求個心安罷了。”
其實,五翁主正是抓住了宣和帝有些迷信宿命論這點,這才同宣和帝說起了自己與墨珣的淵源來。
越國公聽宣和帝這麼說了,卻還是想不起什麼救命之恩。但五翁主若敢當著宣和帝的麵說起,那就是真事兒,不怕人查了。
越國公自然是不希望墨珣到雅礱去的。
從懷陽到他們雅礱的國都,那一路上是千裡迢迢,來回也得要花上一、兩年的時間。
一、兩年,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墨珣與林醉才剛成親,這就要讓兩人夫夫分離……
雖說,若墨珣是將士,那外出打仗,十年八載都有可能。
但墨珣畢竟不是啊!
再加上現在,自己也這把年紀了,瞧著是硬朗,可要是有個萬一呢?
當然,這些都是越國公站在自己和墨珣的角度上考慮,宣和帝才不會在意這些。
在宣和帝看來,他既提出要求,那麼當臣子的自當遵守便是。
“那……皇上覺得,墨珣得以什麼身份隨行呢?”
護衛怕是不成。
墨珣畢竟是個翰林官,雖然武藝不差,但這麼安排怕是其他的侍衛會有什麼想法。
若是長史,那墨珣直接官升兩級……兩年後回京又要怎麼算?
是繼續當翰林院修撰,還是按著四品安排?
越國公算是看明白了,其實宣和帝根本不是在問他,覺得墨珣隨同五翁主去雅礱和親是否合適,而是在問他“墨珣要以什麼什麼隨行合適”。
越國公將自己想到的跟宣和帝提了提,隻等著宣和帝自己拿主意。
他身為墨珣的乾祖父,那在這方麵上是應該避嫌的,怎麼都由不得他來開口。
宣和帝想了想——長史、典儀這些都是要留跟五翁主留在雅礱的,和墨珣要回大周的又不一樣了。
“不如就算個使臣好了,權當是替朕去祝諢右圖登基了。”
宣和帝一錘定音,這就將墨珣的身份定下了。派往雅礱的使臣用不了多大的官,墨珣這樣的翰林院修撰倒是正正好。
越國公自知宣和帝本來心裡已經有了想法,這次叫他過來,不過是為了向他透露這個消息罷了。
“欽天監給五翁主算了個吉日,就在三月十二。”
“是,臣明白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