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第 400 章(1 / 2)

林醉好不容易從倫沄嵐口中得知了墨珣的乳名, 卻也並沒有什麼用。

首先,“玉狸”這個乳名也沒什麼好笑的;

再者,按照倫沄嵐的說法, 墨珣根本就忘記了這個乳名, 就算林醉當著墨珣的麵喊, 墨珣也根本不知道林醉是在喊自己。就算林醉跟墨珣說了,“玉狸”是墨珣的小名兒那又有什麼意義

這還不如直接編個瞎話,說墨珣的乳名是“狗蛋”呢那樣,指不定還能看到墨珣窘迫的臉

林醉頓時泄了氣,也不再提什麼乳名的事了。

等墨珣從安福院回來, 阿豨也已經被姆爹帶去睡覺了。

林醉本來也要睡著了, 但因為跟墨珣說好了, 所以就一直強打起精神等著墨珣回來。

然而, 完全躺在床上實在很容易睡著, 林醉隻得半靠在床頭, 閉目養神。

洛池見了, 勸了林醉兩句,但也實在是勸不住,隻得時不時注意一下林醉又沒有睡著。

所以,等到墨珣回來的時候, 看到的就是歪著頭靠在床頭上的情景。

“夫人這是”墨珣看林醉像是睡著了一樣,禁不住眉頭一皺, 壓低了聲音, 問了在外間守著的洛池。

豈料, 墨珣的聲音剛發出來,林醉就發出了聲響。

這下可好,也省得洛池再跟墨珣多說什麼了。

“困了怎麼不睡”墨珣進了裡間,不悅的聲音傳道了林醉的耳朵裡。

林醉不言語,隻等墨珣到了跟前才小聲道“等你。”

墨珣完全發不起脾氣了。

墨珣心中的那點兒小小的不悅很快就被林醉的話給撫平了,但林醉總這麼任性確實不行。

墨珣正了正色,又跟林醉介紹了一下坐月子的哥兒如果一直坐著會對腰部造成怎樣不良的後果。

於是,林醉又被墨珣放躺了。

“阿豨的大名已經定下了。”墨珣看著聽話躺在被窩裡的林醉,道“叫師銜霖。”

墨珣又跟林醉說了一下具體是哪兩個字,而後便得了林醉一句,“夫君費心了。”

在越國公麵前已經認輸了的墨珣

沉默片刻,墨珣才解釋道“我剛才去跟祖父和爺爺商議的時候,祖父拿了一張三尺全開的宣紙,寫了滿滿的名字。剛好銜霖這個名字,我之前也想過,所以就定了。”

墨珣這麼說著,略帶歉意地低頭看向林醉,“沒有事先跟你說”

林醉微微笑著搖了搖頭,“不礙事。”知道墨珣有將阿豨的事放在心上,這就夠了。

林醉是絕口不提“玉狸”了,反正墨珣也不知道。而且,按照林醉對墨珣的了解,像乳名這種事,墨珣說忘記就忘記了,肯定不會去問倫沄嵐的。

跟林醉說完了阿豨的事,墨珣便起身,“好了,你早些休息吧。”

林醉“嗯”了一聲。

本來還不覺得困,但經了墨珣這麼一說,林醉忽然覺得一陣困意襲來,讓他禁不住伸手掩口打了個嗬欠。

墨珣見狀,本是想再“教訓”林醉一下,但看到他這麼困也就不再多耽擱他的時間了。

原先滿腹的話語,最後也隻變成了一句“睡吧”。

越國公事人逢喜事精神爽,雖然沒有四處宣揚,但越國公府裡新添了人口,倒是很多人都知道了。

如果不是因為今年撞上了宣和帝駕崩,越國公恐怕還會大擺宴席,請同僚們一起來看看他的可愛的小曾孫。

墨珣忽然從“少爺”,被喊成了“老爺”,第一時間還沒回過神來。等懷山又喊了一遍,墨珣才挑挑眉,認下了這個稱呼。

這突然老了一輩,就跟墨珣突然從九淵元君變成六歲小墨珣一樣,是需要適應的。

“這樣一來,喊林醉,豈不是要喊 夫人了”墨珣想了想,還是要問問清楚。

“是。”懷山不等墨珣繼續問,就順著墨珣的話繼續道“因為小少爺降生了,如果再稱老爺為少爺,就不合適了。”

墨珣道理我都懂,但我還是得適應一下。

墨珣聽完了懷山的話,立刻點了點頭,算是了解了。

伴隨著邊關的戰報,大周的年號終於從“宣和”變成了“牽複”。

大周與雅礱的戰爭如火如荼,戰爭早早就已陷入膠著狀態,已經不是大周這邊單方麵說要和談就能將這場戰爭避免了的。

因為時間拉鋸得太長,不管是大周還是雅礱都露出了疲態。

但大周比起雅礱來更吃虧的一點就是糧草補給跟不上,雅礱人驍勇善戰,在草原上根本難逢對手,又習慣了遊牧生活,不論是行軍還是補給都比大周來得快速便捷。

但大周總歸是人多勢眾,前頭剛丟了個城池,隔天重振旗鼓就奪了回來。

雅礱本是想趁著宣和帝身亡的時候速戰速決,一舉拿下大周,直搗懷陽,卻不料宣和帝本就動了要與雅礱打仗的心思,一直在練兵。

就宣和帝在位的這段時間,根本就沒有放鬆過練兵一事,甚至還就前朝大周與雅礱的各個大戰小仗進行了逐一複盤、分析。

雅礱跟大周的習慣不一樣,而且,宣和帝是早就準備跟雅礱打仗了,自然早早就謀劃好了。

而雅礱那會兒正在內訌,幾個王子都在爭奪王位,根本無心關注其他國家的事。

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讓宣和帝有機可乘。

墨珣在雅礱的那段時間也曾了解過在諢右圖上位之前,雅礱其他幾個王子的情況。

原先,墨珣以為宣和帝就已經挺能生的了,卻沒想到雅礱大王更能生。或者說,是雅礱的社會秩序如此。

在雅礱,哥兒身份、地位低下,叫墨珣看來,與物品無異,可隨意買賣、贈送。而且,就連已經生過了孩子的哥兒都能拿出去跟人換

在諢右圖的兄弟一共有四十六名,而其中,能夠繼承王位的漢子就有二十幾位了。

宣和帝要從這二十幾位裡挑出一個庸才不難,然而,怎麼讓這個庸才心甘情願被宣和帝所驅使並順利登上王位才難。

宣和帝挑人的時候,應當確實做過一番考量。所以,挑來挑去,挑到了諢右圖。

就在兩軍僵持不下,心裡都開始打退堂鼓的時候,大周一場蓄謀已久的內亂終於爆發了

諢右圖的腦子不算靈光,否則,也不會被宣和帝挑中了。但好賴也已經是雅礱的大王了,自然也希望雅礱能夠稱霸中原。

而且,諢右圖手下也有一群謀士、大臣,自然會跟他提建議。這個時候,大周國內已是自顧不暇了,又怎麼顧得上雅礱呢

若是不趁大周一團亂的時候一舉將大周拿下,待到日後,大周騰出了手來,那雅礱可就遭殃了。

就諢右圖之前得到的消息,從去年開始,大周就已事災禍頻發,雅礱卻仍是沒能趁機啃下大周這塊肥肉。

當時許多人都在質疑諢右圖的決斷,隻覺得諢右圖應該早早打仗,不該跟大周僵持不下。

如果當時就直接大軍壓境,那現在,大周早已經收歸雅礱的版圖了。

諢右圖時常能聽到這樣的話,心中憤慨非常。但時機已經錯過,再懊惱過去已經沒有任何作用了。

此刻,見大周人內訌,先打起來,雅礱也不打算再像之前那樣,搞個什麼“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或是“坐收漁翁之利”,隻有早早動手,將大周徹底打散才沒有後顧之憂

所以,原先還打算鳴金收兵的雅礱就跟聞到了花蜜味道的蜂蜜似的,誓要趁此機會一舉拿下大周。

雅礱的武士仿佛打了雞血似的,一掃先前的疲態,不但不退,反而還發力一連攻下了大周兩座城池。

鴻薪王才到邊關不多久,剛剛掌握了解了邊關的一些情況,就被連丟了兩座城池

一時間,便讓鴻薪王在邊關士兵的心中,威信掃地。

其實,原也不關鴻薪王什麼事他以往也沒有領兵打過仗,對邊關的一應事務都不甚了解,抵達大周邊境之後,大多數時候都還是在熟悉事務居多打仗的事,鴻薪王幾乎沒有插過手。大多數的決策也都是幾個軍師、幕僚連同將軍們定下的。鴻薪王也隻是在一旁聽著,最後應允罷了。

然而,不論真實情況如何,丟了城池,總得有人站出來為此事負責。

鴻薪王被牽複帝任命為征西大元帥,本就是軍隊的最高統帥,出了事,當然要由這個大元帥來擔著。

儘管鴻薪王離京之前就已經事先跟牽複帝表示過自己沒有帶兵打仗的經驗,牽複帝也是應得好好的,可一旦出了岔子,不罰鴻薪王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如果換成是以前,出了這樣的岔子,直接就會將鴻薪王召回京裡,另外再派人過去。然而,再派誰去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大周境內的反賊打著“匡複倫常”的旗號,將去年發生的一係列天災都歸咎與周室荒淫無道。

當墨珣聽到“周室荒淫無道”的時候,亦是想了許久,最後才意識到,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叛軍的話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宣和帝篤信術士本就是一種荒誕的行為,尤其是采買“人畜”這件事就更是令人發指。

“淫”如果選秀也算的話,那確實也是了。

然而,叛軍的佐證卻與墨珣所想的截然不同。這個荒淫無道並非單指宣和帝一個人,而指的是整個周姓宗室。

周行王以“錦緞擋風、鋪路”的事,在宣和帝還在世的時候也曾被禦史寫了奏折彈劾。

但當時宣和帝不過是將周行王叫進宮裡,問明了情況,嗬斥了一頓,再說上一句“下不為例”,就將此事揭過了。

周行王被宣和帝罵了一頓之後,還真就沒再乾過這麼明顯的、會招來民怨的事。

但是,沒有在百姓麵前擺闊,卻不代表周行王沒有繼續過他的奢靡生活。

周行王的王府雖說與其他王爺的是同等規格,但卻以玉石鋪地,從王爺的居所,整個院子都以白銀為磚。府中珍寶無數,更有傳言稱周行王的家當比整個大周全年的財政總收入還要多。

墨珣沒去過周行王府,不知道是不是真有玉石鋪地、白銀為磚,但周行王挪用國庫三百多萬兩已是實情。

再加上,周行王平日裡出手闊綽,時常給一些朝臣送十分貴重的禮物;其父妃在宮中也因為經常給宮人、內監賞賜而多有“賢名”

宣和帝對這些事睜一隻眼閉眼的,頂多就是將周行王叫去說上兩句,根本就沒有實質上的懲罰。

也正是因為如此,周行王才會變本加厲。

宣和帝身為周行王的父皇,不好好管教自己的兒子,到了後來,就有的是人要將周行王架到火堆上烤。

墨珣宣和帝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牽複帝不是宣和帝,他隻是周行王的四哥,而且還不是一個父後所出。所以,隻要周行王不給周室抹黑,不謀朝篡位,他是死是活,日子過得是好是壞,牽複帝都懶得管。

這一次倒好,叛軍直接拿周行王說事,而周行王以往擺闊、炫富的行徑可謂是大張旗鼓。被禦史言官口誅筆伐也不怕,反正最後都有宣和帝替他兜著了。

牽複帝在知道叛軍拿周行王作筏子的時候,臉都黑了。

從牽複帝接手皇位以來,擺在麵前的就是一個爛攤子。薊州地動的爛攤子還沒料理完,跟雅礱又打起來了,現在可好,國內開始叛亂,直接拿周行王說事

自阿豨降生之後,墨珣的好心情就一直都沒有被破壞過。饒是雅礱大軍壓境、國內叛軍突起、皇室遭到百姓質疑這些事從短時間看來,都與墨珣沒什麼關係。

墨珣作為大理寺丞,既不用去征西,又不用去平叛,每日無非就是上朝下衙罷了。

而越國公年事已高,在牽複帝麵前有不是什麼得臉的,也不至於會被委以重任。

倫沄嶽自不必說,在國子監呢

隻是,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在這種情況下,墨珣本也不可能做到明哲保身。

叛軍打著“星變地震,乃人道失常。為恢複倫常,需得匡正人倫之事”的旗號,暗指生靈塗炭、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全都是因為周室窮奢極欲導致的。暗指周室行為已觸怒上蒼,不再為天下正統。天下應由能者居之

原先那些叛軍是準備趁著大周何雅礱打仗的時候直接將昌州攻下來的,但昌州畢竟是京城所在,戒備森嚴,常年有軍隊駐紮。就算各州省派兵增援雅礱,昌州這邊的守兵都是不動的。

兩軍對戰的時候,經常能聽到什麼“擒賊先擒王”,而“王”作為主帥,是一個國家和一個部隊的象征,如果連“王”都被抓了,那這個國家和部隊的士氣就已經泄了。

所以,京城的守軍不動,布防甚至比起之前更森嚴了

墨珣本想著,叛軍也是大周人,怎麼都得先一致對外,等到外敵趕跑了,再來解決內部問題。卻沒想到,這些國內的叛軍竟與諢右圖想的一樣趁著牽複帝現在兩邊都顧不上,將塊肥肉吃掉。

在得到這樣的結論之後,墨珣當即便意識到這些叛軍根本不成氣候。

這就跟趁機發“國難財”一樣。

哪怕叛軍已經潛伏在大周多年,但就他們領頭人的這點兒眼界,想來也是翻不出什麼風浪了。

牽複元年,牽複帝派兵鎮壓叛軍,僅在雲州、昌州等地,便已打了大仗小仗數十次。叛軍在大周軍隊麵前,節節敗退,最終退守至崇州,以待休養生息。

在得知了這樣的消息之後,牽複帝在太和殿內連著喊了幾聲“好”。

然而,國內的戰鬥取得勝利的同時,邊關戰事又吃緊了。

牽複帝的臉上才剛帶了笑,就很快又被另一個傳訊士兵的話給弄沒了。

“啟稟皇上運送物資、糧餉前往邊關的軍隊在天水遭遇叛軍突襲黃將軍遇襲身亡,與此同時,我軍此役共損失了一百二十六名士兵。所幸物資、糧餉尚在。許副將軍請求皇上儘快派兵增援。”士兵不敢耽擱,儘量把話一口氣說完,省得話說一半把人憋死。

牽複帝臉上的笑容儘數褪去,很快就被憤怒所取代。他猛地一拍扶手,直接就站了起來,“那些叛軍是瘋了不成動軍餉”

“邊關守不住,他們以為憑他們那樣一群烏合之眾能跟雅礱打”

墨珣遠“觀”牽複帝的反應,似是恨不得將腦袋上的冕冠扯下來摔在地上。

“瘋了,瘋了”牽複帝氣急敗壞,恨不得就此尥了蹶子、罷了早朝,不乾了。

從牽複帝接手帝位開始,就沒發生過一件令牽複帝順心的事。

全都是宣和帝留下的爛攤子

單單宣和帝留下的爛攤子倒也罷了,牽複帝既然即位,收拾收拾爛攤子也沒什麼。

可偏偏還要給他的好皇弟周行王擦屁股

說到底,不還是他的好父皇慣出來的

百官見狀,齊聲喊道“請皇上息怒啊”

牽複帝索性一屁股坐回龍椅上,把眼睛一閉,似是在控製自己的情緒。

牽複帝在還未登基之前,從來都不是這樣急躁的性子。

就剛才那副氣急敗壞的模樣也是罕見的。

彆說墨珣了,就是以前就熟知牽複帝的大臣也都驚訝極了。

想來也是因為事情一樁接一樁,打得人措手不及,這才使得一直性格不錯的牽複帝成了這副模樣。

其實,在剛才牽複帝發脾氣的時候,墨珣莫名地從他的身上看到了一絲宣和帝的影子。

墨珣不得不說,這個皇位可能有毒。

“啟稟皇上,臣以為現在的當務之急,是派兵增援押送糧餉的將士們,務必要保證糧餉安全送往邊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