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可莫要這樣說,不過就是大家夥圖個樂兒罷了。”朱氏笑道,言辭間帶了幾分誇耀,又故作煩惱地皺起眉:
“不怕大夥兒笑話,要依著我說,這日子口一年一回,誰耐煩年年過它?隨便吃碗麵也就過去了。偏王爺定然不允,非要每年都操辦起來,我勸了幾回他都不肯聽。”
她搖著頭,一臉地無奈,偏唇角帶著笑,續道:“娘娘不知道,王爺那脾氣可犟著呢,九頭牛都拉不回來的,我哪裡拗得過他,隻能由他去罷了。”
語中頗有埋怨,然那笑容裡的自得卻是掩不去的。
眾人聞言,俱皆笑了起來。
淑妃亦是麵含淡笑,心下卻直撇嘴。
王爺夫婦關係如何,宮裡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攏共起來隻有兩個字:冷淡。
這倒並非誰特意去打聽的,委實是東平郡王最近風頭太勁,宗室裡不知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但凡有心的,自能瞧出一二來。
可笑朱氏還在粉飾太平,當旁人皆是聾子瞎子不成?
有此想法的,想來絕不隻淑妃一人。
笑聲中,便見那錦鄉侯夫人拂了拂衣袖,閒閒接口道:“我們侯爺上回和王爺打賭,分明賭輸了,我們侯爺說了兩句玩笑話,王爺心便軟了,倒舍了那彩頭沒要,真真心善不過。”
不著邊際的一席話,聽著似在誇東平郡王心地好,實則卻在暗諷他是個軟耳根兒,絕非朱氏說的犟脾氣。
朱氏自也品出此言之意,麵皮一僵,旋即便淡了麵色,正要接話,一旁的淑妃已然笑道:“罷了,王爺待表姐是一等一的好,咱們都知道了。”
言至此,輕抬玉手、纖指一伸,指向隔壁滿屋子的壽禮,又笑:“方才本宮打那裡路過,真真是王爺備辦得仔細,還專門打了架子來擱這些呢。”
卻是將話頭又兜轉了回去。
她身份尊貴,旁人自需給她麵子,錦鄉侯夫人淡然一笑,舉盞飲酒,不再說話了。
“娘娘這話說的,倒叫人汗顏。娘娘什麼沒見過,我這裡不過班門弄斧罷了,徒惹娘娘笑話兒。”朱氏此時語道。
話雖如此,她卻有一時的錯覺,隻覺淑妃所言才是真的,而此前夜夜孤衾、暮暮寒枕,方是夢中。
能把假話說得連自己都當了真,朱氏倒也是個人物。
淑妃原也不過找個話頭罷了,見朱氏滿臉是笑,便不疾不徐地道:“說起來,本宮錯眼瞧見那裡頭有一幅字,乃是一幅百壽圖,似是拿黃楊木還是鬆木做的框子,擱在那大案最上頭,倒是怪搶眼的。”
那東西委實粗劣得緊,淑妃再是厚臉皮,也斷說不出“精美”二字來,隻能含糊其辭。
一聽此言,朱氏先怔了怔,旋即目露喜色。
哈哈,機會來了!
她正想著該怎麼給那賤種一個沒臉呢,淑妃這話就遞過來了。
真是好親親的姐妹。
朱氏心裡樂開了花,麵上亦是含著笑,竭力抑住滿腔譏諷,用一種柔和的語氣說道:“哦,娘娘說的那幅壽字啊,那是五郎親手做的,字也是他親手寫的。”
賤種,你送的這醃臢東西娘娘都瞧見了,我看你怎麼丟人!
她心下想著,目中笑意卻極為柔婉,端是一位最慈藹不過的母親。
“哦,五郎麼?”淑妃“訝然”挑眉,目中有著明顯的“好奇”:“莫非……便是仲秋奪魁的那一位?”
說話間,側首望一眼康壽薇:“阿薇,本宮沒記錯吧?”
康壽薇馬上回道:“回娘娘,您沒記錯。仲秋賽詩的狀元,便是徐五爺。”
“原來真是他啊。本宮就說麼,那字兒寫得花團錦簇的,卻原來是咱們狀元爺的親筆呢。”淑妃笑語嫣然,像是開了個很好笑的玩笑。
康壽薇身為大管事,自然必須捧場,於是立時奉上一陣笑聲。
坐席的眾人見狀,便也同聲附和,一時間,花廳裡倒也是笑聲一片,聽著頗為熱鬨。
便在這笑聲中,淑妃將衣袖輕輕一拂,緩聲道:“難得咱們家裡出了個小神童,今兒又是個吉祥日子,便把人叫來給本宮瞧一瞧罷。”
朱氏被她說得一呆。
事實上,從方才淑妃說及“魁首”二字時,她就有點轉不過來了。
隻那位康掌事接話太快,且用字也太刁鑽,竟連“狀元爺”都給搬出來了,朱氏雖覺著徐玠根本不配此名號,卻也不好當著人的麵兒打王府的臉。
結果,這一不留神,淑妃便把話頭又拋了回來,竟是要見那賤種?!
朱氏倒也想淑妃是要把叫徐玠過來罵一頓的。
可是,看著那張清麗柔和的笑臉,朱氏覺著,怕是沒戲。
這又是狀元又是神童地,罵人也斷沒這麼個罵法不是?
一時間,朱氏快要慪死了。
早知道就不該把那賤種說出來的,如今倒好,這壞東西竟還要登堂入室起來!
雖是悔得腸子發青,隻此時話趕話說到這裡,朱氏深知,若不應下,那就是在下淑妃娘娘的臉。
那是萬萬不可的。
這時候,朱氏倒希望不拘誰說來句什麼,把話頭撂開,隻可惜,最會說話的徐婉順早被押了下去,滿座賀客,此時齊刷刷看了過來,這其中有一多半兒,皆麵現好奇。
徐五郎的名號,最近倒是時常耳聞。
據說,東平郡王立下的那個大功裡頭,還有徐五郎一份兒。
這是浪子回頭了?
花廳之中,儘是貴婦貴女,而女人們最愛聽的,便是這種帶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如今真人便要過來了,無論出於怎樣的心思,她們都想親眼瞧上一瞧。
眾目睽睽之下,朱氏好容易才維係住麵上的笑,頷首道:“那……好罷。”
語畢,轉首吩咐:“葛媽媽去把人叫進來。”
此聲一出,好些人麵現了然之色。
聽聽,把人“叫”進來,而非“請”進來。
看起來,外頭都傳朱氏苛待庶子庶女,隻怕不是空穴來風。
朱氏哪裡想到,一字之差,便露了端倪。
此時,她正趁著背對眾人之機,拚命朝葛福榮家的遞眼色,那意思是彆叫徐玠進來。
偏葛福榮家的死死低著頭,應了個是便退了下去,朱氏的眼風拋了不知多少,全被那花白的腦瓜頂又給彈了回來,直是沒把她給急死,手裡的帕子都揉成了團兒。
坐立不安地等了片刻,花廳外便響起小宮女的通傳聲:“啟稟娘娘,啟稟王妃,徐五郎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