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被她說得怔了怔,旋即便笑了起來,道:“是了,我倒是忙忘了,今兒有人來,廚下想必不得閒。既這麼著,那你們就去惠媽媽那裡支些錢,去外頭買現成的回來。”
瘦仆婦愁眉苦臉地道:“太太,惠媽媽前兒就說不大夠使了,這個月可還剩下不少日子呢。”
“無妨的,等我那繡活做得了,拿出去換了錢也就有了。你們隻管去買就是。”王氏似是一點不在意,說話時麵上始終含著淺笑。
兩名仆婦隻得應是。
未幾時,小桃便跟著輛騾車回來了,那兩名仆婦幫著王氏將幾隻包袱放上車,便自回轉,王氏則帶著小桃登車而去。
說起來,王氏的娘家離著朱府也不算遠,隻因又下著雨,路又不好走,那騾車搖搖晃晃直走了快半個時辰,方才到了地方。
王家乃是寒門,祖上也曾出過一兩個秀才,卻是沒一個出仕的,丁口也不旺,到了王氏這一輩便隻得姐弟三個,王氏乃是長姐,底下的弟弟妹妹都成了家。
如今,王家老兩口便與小兒子一家同住,因人少,且也算是書香門第,是以那小兩進的院子雖窄些,予人的感覺卻很透亮,窗明幾淨地,倒也有幾分氣象。
王家兩老早便得了大女兒的信兒,知道她要回來,一早便在堂屋等著了,見了王氏自是歡喜,拉著她噓寒問暖,好不親熱。
王氏將帶來的節禮送上,又陪著吃了盞茶,王母便揮手道:“罷了,我知道你這心早飛走了,我也不留你,這便帶上東西去吧,我都預備好了。”
王氏聞言,不由失笑起來,半是無奈、半是埋怨地道:“娘,我這才坐了多會兒,您這就趕我走,偏還要說我的不是。”
王母撐不住也笑了,旋即又歎:“唉,人家於咱們家有大恩,你們姐弟更是得了人家好些點撥,隻可恨咱們報答不得,也就隻能在這些虛禮上下點兒功夫了。若連這個都辦不到,娘這心裡怎麼過得去?”
“你娘說的是。”王父接語道,慈藹的臉上滿是鄭重:“爹雖然讀書不中用,‘尊師重道’這四個字怎麼寫,爹還是知道的。大姐兒,你在家中為長,這話你也當謹記。”
王氏忙站起身來,恭謹地道:“女兒謹遵父親大人教誨。”
王母便笑:“罷了,你先坐著,為娘叫人拿東西去。”
說著點手喚過一名小丫鬟,命她將備好的禮物捧了出來,卻是幾味藥材。
王氏忙接了,王母便笑道:“既去了,就多坐一會子,陪陪你恩師。”
王氏恭聲應了,見再無彆事,便拜彆了父母,仍舊帶著小桃乘上方才的騾車,徑往城南而去。
約莫半個時辰後,騾車停在了牛首巷一戶人家門前。
說起來,這牛首巷卻是個鬨中取靜的所在,整條街皆是獨門獨戶的小院兒,青磚黛瓦、藤蘿垂掛,雨幕之中瞧來,越添幽靜。
而騾車停駐的這戶人家,亦是這樣安靜著的。網,網,大家記得收藏或牢記, .報錯章.求書找書.和書友聊書:,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