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說的就是剛剛那種話,話裡話外就是指責,眼下的大清不好,苛責我們這些漢人。揚州十日嘉定三屠,還有留發不留頭,誰那會兒不是心裡恨得牙癢癢的,但是這麼多年過去,皇帝都換了。再要是拿著這事不放,早晚有一天得出大事。”
彆看小二哥隻是這家狀元樓的小二,倒也頗有些見識,或許是因為在這人來人往文人彙聚的地方聽多了那些話,所以也能說上幾句。
“實則不然,問題存在就應該想辦法解決,到現在為止還有人提起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留發不留頭,也就是說如今雖然天下是大清的,很多百姓都尚未接受大清執掌天下。”明夷倒不覺得那些說難聽的話的人有什麼不對。
這件事錯在大清,當年實施這些政策以屠殺震懾漢人的行徑,本來就有錯。
“做錯事,隨繼這個江山的皇帝就應該也背起這些過錯,更應該老老實實的承認。”想要平複大家的怒火,一味的逃避,一味的否認是沒有用的,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認,該賠罪就賠罪,該認錯就認錯。
“聖人雲知錯能改,善莫大焉,連錯誤都不敢承認的人能做什麼?”餘光撇到玄燁走了進來卻在門口站定,彆管玄燁想乾什麼,明夷把自己想說的話竟都說出來。
小二哥側過頭道:“依夫人所言,我們當今的皇上願意認這個錯,賠這個禮?”
雖是平頭的小百姓,小二哥也好奇。下麵兩位說過的話,多少人覺得他們早晚有一天得引火燒身。
都是膽大妄為評論朝廷的話,聲聲更是指責當年平定天下的大清使出的種種殘酷手段,令人發指。
“那就得看他想不想讓這個天下安寧了。皇帝的事輪不到我們操心。若是像這樣兩個膽敢直言犯上的學子,都落得一個不好的下場,往後的天下再也不會有人膽敢進言。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若無忠言,都是那些阿諛奉承之語。古往今來的朝廷能亡,為何大清就不能亡?”想聽明夷說話,行啊,明夷把醜話全都說在出來,管你聽得進去聽不進去。
“夫人這話出了門口,你可千萬彆說。一個鬨不好可是要掉腦袋的。”明夷渾然不覺自己說的話,有多麼驚世駭俗,傳揚出去又會給自己帶來什麼禍事。小二哥在這魚龍混雜的地方呆久的人,那是嚇得膽戰心驚,連忙勸明夷千萬出去了彆說。
“不妨事,她說的話,誰敢砍她的頭?”沒想到一到聲音傳來霸氣十足,聽著卻不是玄燁的聲音,而是常寧。
明夷認出常寧的聲音,轉過頭問道:“你怎麼也來了?”
常寧笑眯眯的走進來,指了指身後,“不僅是我來了,二哥把二嫂帶著一塊出來了。”
果不其然,在門口的位置,福全領著一個二十來歲的婦人一道走進來,正是福全的福晉西魯克氏。
“福全哥哥,表嫂。”一看到福全夫妻二人,明夷立刻站起來衝他們福身打招呼。
西魯克氏是個溫婉的女子,長得如花似玉,與福全一直夫妻恩愛,對於明夷亦是禮遇有加,此時也喚一聲明夷。
“看看這區彆的對待,看到二哥和二嫂客客氣氣的問好,直接無視我。”常寧看明夷區彆對待的態度,沒能忍住的嫌棄吐槽。
“你一個不像樣的表哥和你打什麼招呼?”明夷還沒反駁福全先一步噎了自家弟弟。
常寧氣得不輕,冷哼一聲道:“那也不能否認我們的感情最好。”
說話間走過去就要摟過明夷的肩膀,這一次卻是玄燁先一步打開他的手,目光帶著警告的道:“多大的人了,還想動手動腳。”
某人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實在可惡!
隻是當著那麼多人的麵,明夷沒有說出來,反而招呼常寧道:“莫理他,我們喝茶,剛倒的好茶,我都沒喝,看你說了那麼多話,肯定是累了,你先喝。”
一開始小二哥以為隻有明夷和玄燁兩個人,因此到了兩杯茶罷了,如今看到那麼多人來,雖然趕緊補茶,也沒有那麼快,倒出來也是熱的,不如明夷的倒出一會兒,溫度正好!
“一個兩個的小氣巴拉。還是明夷對我好!”被玄燁拍開手,常寧黑著一張臉,的確不高興。
明夷把自己的茶給他端過來,成功的安撫常寧。玄燁不高興,問道:“我的呢?”
某人是忘記明夷正和他生氣?巴不得他離得她遠遠的,這個時候問明夷要茶,明夷有得給他嗎?
作者有話要說:明夷:麻子臉,辮子頭,嗬嗬!
玄燁:天下男人除了和尚都一樣,還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