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界尚且不如孔子,所以就認定天下間再沒有人能夠為他們解答疑惑,成為他們的先生嗎?
自打明夷拿出孔子的話之後,所有人都說不出一個不字來。
再怎麼不想承認,也不得不承認。隨著他們的學問越高,其實也失了原本的初心。那顆力求上進,追根究底的本心。
真以為書讀的多就了不起,天下間再沒有比他們更懂的人?
若是懷揣著這樣的一顆心做學問,注定不可能再有長進。
被明夷當頭棒喝,無數人終於回過神來。至此明夷想將他們解決不了的問題公諸於世,讓天下人一起探討,再沒有人反對
。
如此一來,立刻帶動天下所有人好學上進之心。明夷一直覺得高手在民間,很多淺淺易懂的問題,他們這些自以為書讀得多的人反而會陷入死胡同。倒是那些一直以來並不執著於答案,追求答案的人,反倒很有可能得到答案。
與此,明夷更是召集天下各種領域都有著特彆專長的人,這類的事情就交給喬幽去辦。
喬幽也不知道明夷究竟要找什麼樣的人,但是那些奇怪的人,喬幽全都給明夷送過來。
如此一來,很快明夷便根據後世所擁有的東西,肥皂,香皂,牙膏,牙刷,白砂糖,玻璃,慢慢的問世。
明夷是不懂這些東西的製作製法,但是可以將呈現的結果告訴這些同樣也是異想天開的人,大家都是天方夜譚,為天下人所質疑的人。難得碰到誌同道合的明夷,還好吃好喝供好,隻要求他們好好的研究,大好的機會,豈有放過的道理?
自從香皂肥皂牙膏牙刷等物一經問世,喬幽那是數錢數到手軟,自此明夷再讓喬幽收攏什麼人,喬幽比誰都積極。
是啊,如今天下的生意必須得是奇思妙想才能暴富。原本都已經是各占一席之地的生意,想搶不知要費儘多少心思,倒不如另辟蹊徑,自己開出一條道來。
喬幽打從一開始對於明夷開這間書院,後來更是收攏各種各樣奇奇怪怪的人才,十分的奇怪,不能明白明夷為什麼要養著這些奇奇怪怪的人,但是自從這些東西一件一件的問世,都是人必須所用之物,喬幽一個商人,怎麼會看不出這等商機。
這些都不算是最重要的,玄燁雖然讓關注書院,對書院的人製作出改善生活之物,並不太放在心上。可等發現書院內竟然有善於研究兵器的人,玄燁驚心不矣。
所謂兵器,紅夷大炮當年大敗努爾哈赤,這些年來,大清在大炮方向有所發現,眼下,發現此類的人才,玄燁當即毫不猶豫把人要來。
明夷本沒想過會有此意外的收獲,她想的是讓征知書院成為彙集天下各種各樣領域的地方,成為一個探討進步的地方,以此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明夷想得沒有那麼長遠,如今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讓這些人,成為她的後盾。
至於讓玄燁親自討要的人,明夷在聽說此人研究的方向之後,將人給了玄燁,留下這樣的人,對明夷並不是好事。
而在這五年裡,玄燁也沒閒著。三藩平定,隨著吳三桂的孫子一死,玄燁準備□□,正好這一年傳來捷報,台灣已經歸大清。
一而再,再而三的捷報傳來,讓玄燁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
征知書院不是僅僅教四書五經的地方,諸子百家,明經,講義,各行各業的人才,書院都有,最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更設立專門的經商之科。
商人在很多人看來就是賤籍,這樣的科目怎麼會有人來學?偏偏在他們看來,不可能的事情卻發生了。
商科自開設以來,想學的人並不在少數,尤其當知道講課的人更是喬幽石,很多人爭先恐後的前來報名。
這些年來,喬幽怎麼樣從一個被人霸占家產,趕出家門的人一躍成為商界的傳奇,大家全都聽說了,不能否認其中有明夷的推手,但若不是喬幽善於經營,定然也不會有喬幽現在的家業。
誰人不想成為像喬幽一樣傳奇的人物,想,自然有人心生學習之心,向往之。
喬幽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她也可以成為老師,明夷請喬幽上課的時候,喬幽以為自己聽錯,最後聽著明夷認真的語氣,不是玩笑,說真的啊!
商人為世人輕視,誰都知道,專門教導行商,明夷是在給她機會,讓她改變一些事。
其實所謂的男|女大防,對於這個問題在征知書院一開始就有人提出過,明夷當時隻道了一句,行事坦蕩,何畏人言。
心中汙穢不堪的人,縱然有心相避,卻敵不過有心為之,反過來,心中坦蕩,相交知己,所謂大防,防的從來隻是小人,而非君子。
說起此,再想發表意見的人,最後都細細的考慮另一個問題,他們是君子還是小人?
明夷話裡話外的意思何嘗不是在問他們究竟是小人或是君子?無論實際是小人或是君子,總要裝成君子的。
“格格,這一屆的學生比起去歲多了兩成。又是一大進步。”燕齊將最新得到的報名名單給到明夷,歡喜的同明夷說起這個好消息。
征知書院的招生標準,有一技之長者
可入,至於隻會讀書的人,更講究人品德行,唯有通過試驗的人,才能入征知書院。
“辛苦你們了。”征知書院能那麼快發展,提高影響力,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功勞,缺一不可。
“以前所有讀書的人都以為隻有求取功名一條路,還是格格為他們指出彆一條道路。科舉縱然不成,隻要能讀書識字,經商研究,有心,總能尋到一條合適自己的路。都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可這世上多少人能真正讀書當官。”
“讀書識字,希望能夠認得自己的名字,不至於上當受騙,這個理由足夠否?”明夷想到後世的九年義務教育,為的就是掃除文盲,讓天下人都能讀書識字,不至於上當受騙。
燕齊連連稱是,“於在下來說,格格的想法比那些一開始就打著讀書當官,位極人臣的人好的多。”
明夷從來都是一個務實的人,既然打定主意辦起書院,明夷就會儘所能的,將這個書院辦成天下的典範。
“院裡的齊先生又做出一個新奇的玩意,保暖用的。”燕齊將另一個消息告訴明夷,明夷並沒有多問,道:“這些是你和喬幽談就可以,你們商量著應該怎麼辦就怎麼辦。”
完全當甩手掌櫃的意思,燕齊早就習慣,恭敬的應一聲是。
豐登此時顯得有些心急地疾步行來,後麵跟著和樂。
看到和樂,明夷微微一怔,正想問,和樂急切地道:“明夷格格,太皇太後病倒,昏昏沉沉的不見好轉,一直喊著格格的名字,請格格立刻回宮!”
這些年來太皇太後的身體並不差,生病的時候很少,萬萬沒有想到竟突然病重。
明夷連丁點猶豫都不曾,起身道:“立刻回宮。”
人已經朝外走去,誰也不敢阻攔,一路上碰到書院內的大儒,明夷朝他們作一揖道:“諸位恕罪,我有急事,今日不同諸位先生討教了,改日再來。”
見到明夷神色匆匆的,都明白明夷定遇上大事,誰能不長眼的攔著。
紛紛給明夷讓路,明夷亦不同人客氣,快速離開征知書院,快馬加鞭趕回紫禁城。
隻是,看到半倚在榻上日和看書的太皇太後,明夷......
“外祖母。”明夷實在沒能忍住的喚一聲
,太皇太後眼皮都沒抬的應一聲,隨口一問,“真希望我病重?”
“自然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沒想到外祖母竟然拿這種事情開玩笑。”明夷雖然被太皇太後騙了一記,心裡暗暗也鬆了一口氣,好在太皇太後的身體沒什麼問題,那就比什麼都好,隨口一聲嗔怪也得說。
沒想到太皇太後冷哼一聲,“我為什麼這麼做你不知道?”
這回終於拿正眼看明夷,明夷沒點自覺地道:“的確不知。”
“這幾年你是忙得不亦樂乎,我去靜宜園你忙,讓你回宮你不肯回,自然更忙。若不說我病重,你能回來看我一眼?”太皇太後將心中的不滿說出口,還不都是因為明夷太忙,顧不上太皇太後,太皇太後沒有辦法才想出此下策。
蘇茉兒看明夷莫可奈何的神情,小聲和明夷道:“昨夜格格確實發熱,今兒個才好些。”
彆看太皇太後今天看起來精神不錯,昨天晚上的情形把他們嚇得不輕。
明夷聞之三步並作兩步上前,探過太皇太後的頭,有些涼,明夷急忙道:“喝藥了嗎?”
“是藥三分毒,能不喝少喝,我又沒什麼大礙。隻是有些發熱,渾身提不起勁,又想你了,騙你回來可是怪我。”這五年來,明夷不肯踏足紫禁城一步,太皇太後比誰都清楚。
眼下太皇太後出不去見明夷,就隻能用這個辦法把明夷騙回來。
明夷握住太皇太後的手,“不怪。往後若是外祖母當真想我了,直接告訴我,彆再這麼嚇我。”
這麼多年明夷沒有回過紫禁城,但心境和之前想要逃離的時候並不一樣。
以前不想留在紫禁城是不想不斷的提醒自己,她是被玄燁留在紫禁城內沒有自由的人;這幾年一直沒回來,那是明夷在外麵要做的事情多著,以至於都忽略了太皇太後太久沒有見到她,想念她了。
“果真願意回來陪我?”太皇太後帶著幾分不確定的詢問,之前明夷抗拒的態度,太皇太後依然牢牢的記著。
生下胤禛後,明夷看起來有變化,可是太皇太後沒有仔細的找出那份變化是什麼。
當初將明夷擅長丹青這一點宣之於眾,太皇太後就打著將明夷造就成為畫壇傳奇的主意,明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