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為文景犬,不做漢武臣。
寧可做漢文帝和漢景帝時期的狗,也不要做漢武帝時期的大臣。
此外,又衍生出寧為文景犬,不做漢武人的說法。表示出對漢武帝時期橫征暴斂,百姓賦稅過重民不聊生的不認同。
當然,此說法的真實性不可考證,但可以知道的是漢武帝時期的大臣,特彆是丞相確實是一個高危職業。
元狩二年,李蔡出任丞相,三年後有罪自殺。換上嚴青翟,三年後又自殺。
趙周繼任,三年之後被處死。
以小心謹慎而著稱的石慶接上。
在任期間,遵循多點頭少說話的理念,雖然沒有任何建樹,但總算是把性命給保住,落得個善終。
等象征著丞相的金印紫綬被擺到公孫賀麵前時......
大哥大哥,這死亡通知書咱能不接嗎?
劉徹微笑。
你說呢,我親愛的丞相大人?
公孫賀踏上死亡列車。
免職、自殺、腰斬......漢武帝一朝的丞相淘汰率,堪稱恐怖。
講個冷笑話,巫蠱之禍後,三個鬼在地府聊天。
甲:我因為支持太子而被皇帝殺了。
乙:我因為反對太子而被皇帝殺了。
丙:我就是太子。
哦,還有任安,對就是司馬遷報任安書的那個任安。
因為中立被殺了。
那麼漢武帝時期的人才儲備情況是怎樣的呢?
這樣一波又一波的殺,真的不會出問題嗎?
【其在位數十年間,天下之士爭立於其朝】
【疇谘海內,舉其俊茂】
【集天下賢俊,協心同謀】
漢武帝朝有名的杠精汲黯就曾經就此問題同劉徹展開討論。
你總說你求賢若渴,想要擴充團隊規模把手下人搞的多多的。
可是結果呢?
人家才剛來試用期都還沒過呢,你就把人給乾掉了。
這什麼黑心資本家行為?
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想騙人給你白打工舍不得發這點試用期工資呢!
你這樣搞的人HR很為難啊親,公司招人的速度還沒有你清人的速度快,你就不怕沒人和你一起乾,無人一起同你治理國家嗎?
對此,漢武帝的回答是何世無才,患人不能識之耳,苟能識之,何患無人!
千裡馬常有,但伯樂不常有。
人才嘛,多的是。
隻要朕做好那個伯樂,善於發現人才挖掘人才,又怎麼會害怕沒有人用呢?
況且人才這種東西吧就跟有用的罐罐一樣,你如果有才乾卻不肯施展不肯用來裝水,我要你乾嘛?
放著占地方嗎?
秉承同樣用人觀念的還有女皇武則天。
當然,我們要知道,每一個黑心資本家......不對,是知人善任的君主背後,都有一個好的招聘平台,以提供求職渠道。
那麼劉徹之所打造的平台又是怎麼樣的呢?
在此之前我們需要搞清楚一點,那就是雖然劉邦是白手起家草根出生,但是漢初以來,朝廷的重要職位其實已經被功臣或者外戚所壟斷。
並通過任子的方式世代為官。
做為一個優秀的帝王,劉徹自然明白海納百川、廣招人才的道理。
元封五年,頒布求賢詔書。
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異等可為將、相及使絕國者。
要建立好非同一般的事業呢,那麼肯定需要各行各業特殊的人才。這就好像有的馬雖然桀驁不馴喜歡踢人,但是卻可以日行千裡。有的人呢,雖然與眾不同白裡透紅,做出一些世俗之所不能理解的事情,是常人眼中的非正常人,但是卻能夠建功立業。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把他們放在一起領導他們任用他們。
以前呢是時機不成熟,你們大家沒有遇到朕。
現在朕想給彼此一個機會。
所以還在等什麼,人才都快到碗裡來吧!
讓我們一起做大做強,再創輝煌!
此外,劉徹還注重從製度上對人才的提拔機製進行完善,大力確立並發展了察舉製。
雖然說察舉製不如科舉,但至少在當時的條件下,這就是當官的最佳途徑。
在建元元年、元光元年、元光五年至少三次下詔舉賢良文學中,得到董仲舒、東方朔、公孫弘等人才。
元光元年十一月,下詔郡國每歲舉孝者、廉吏各一人。
後合稱孝廉,成為察舉製的核心科目。
漢武帝盛世是劉徹一人所確立與打下來的嗎?
不是。
文有主父偃、公孫弘、朱買臣、桑弘羊等。
武有衛青、霍去病等。
在劉徹所提拔的人才中,不乏出身下賤或寒門之人。
甚至在晚年,還提拔了匈奴俘虜金日磾為顧命大臣。
可謂是漢之得人,於茲為盛。
漢朝人才之盛世,在劉徹時期達到了頂峰。
正是在如此眾多人聚集在一起,共同努力,向著同樣的一個方向而奮鬥,方才有漢武帝時期的諸多種種舉措。
那麼在聚攏人才之後,劉徹又乾了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