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43章(2 / 2)

但,這裡是戰場啊親。

等到楊廣的命令批複下來之時高句麗那邊已經重整士氣休息好了,於是又不投降了,要繼續打。

,極限拉扯反複橫跳,反正就是玩。

這樣浪下來,自然久攻不下。

但,帝終不悟。

直到三個月之後,楊廣終於生氣了。

合著你們高句麗這是在玩朕呢!

於是另派大軍,繞過遼東,直撲平壤。

然後又出現了新的問題。

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得到的密旨是如果有高句麗使者過來,那麼一定要設法將其留下,不能放使者回去傳遞隋軍虛實。

但願撫使劉士龍早在從涿郡出兵時便已經領會到了楊廣陛下詔書當中的精神,我們是堂堂正正的王師,肯定是不能肆意平添殺戮的。但有些將領為了貪功,往往會殺良冒功。

所以呢,楊廣為此特意在詔書當中加了一條。

受降使者一人,承詔慰撫,不受大將節製。

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跑過來以投降為名,刺探隋軍虛實為實的高句麗使者不歸右翊衛大將軍於仲文管,無權將其留下。

總之還是玩。

於是最終的最終,楊廣退兵。

從大業八年的正月從涿郡發兵到七月二十四日,隋軍大敗於薩水。

二十五日,禦駕即起程回鸞。

半年多的時間,隋軍百萬大軍耗在遼東。

不僅沒有攻下小小的遼東城,還損失了三十多萬人。

至於戰後盤點就更不必說,僅僅是把邊界推到遼河,收複西岸土地。

當真是秦皇看了會沉默,漢武看了會流淚。

但你以為這就算完嗎?

不。

隨著周遭之畫麵與場景變幻,大業九年正月,半年時間不到,楊廣又要開始打高句麗。

詔征天下兵集涿郡。

還是熟悉的地方,還是熟悉的味道。

直播百萬大軍滅亡高句麗,請不要走開。

然後就在楊廣終於要攻破遼東城之時,國內傳來消息,楊廣後院起火。

大業九年六月,楚國公楊素嫡長子楊玄感起兵,並在此之後經常發表講話。

“我身為上柱國,家累巨萬金,至於富貴,無所求也。今者不顧破家滅

族者,但為天下解倒懸之急,救黎元之命耳。"

就算是毀掉祖宗留下來的家業,我楊玄感也要驅除暴君楊廣,還天下以太平。

當然,楊玄感究竟是真心實意的想救百姓於水火還是單純的想要在亂世之中博一博這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楊廣這次無法再置之不理,一心一意死磕高句麗。

不僅僅是因為楊玄感身份地位特殊,同樣是楊廣所想要籠絡的官員和貴族當中的一員,同此前那些造反的庶民們並不是同一階層。更因為楊玄感在造反之前擔任著隋朝遠征軍的糧食和軍資,這一造反,楊廣可不就要麻瓜。

更何況楊廣還有一重擔心,那就是楊玄感起兵之後,很多高官子弟如虞世基的次子虞柔、裴蘊的兒子裴爽等都跑到了楊玄感那邊。

要是楊玄感立自己楊廣那些尚且還活著的弟弟抑或者侄兒為皇帝……

最終,在六月二十七日夜裡,楊廣決定從速撤軍,將所有的軍用物資、攻城器械等全部放著不動,堆積如山。

隻有軍士撤走。

然後高句麗就莫名其妙的打贏了這場戰爭,繳獲諸多物資,叫人歎為觀止。

然後八月,楊玄感被殺,八月二十四日,楊玄感叛亂被平定。此時的楊廣還在急急忙忙往回趕的道路之中,尚未抵達涿郡。

啊這,楊廣隻覺得一陣頭暈目眩。

朕是誰?

從哪來?

到哪去?

朕應該繼續征高句麗嗎?

但輜重器械都已經被扔了,還怎麼打?

況且現在遼河水暴漲……

那回洛陽平叛?

但楊玄感叛亂已經被平定了啊。

於是楊廣隻能夠繼續往南走。

當然,之所以往南而不是回大興,又或者洛陽……

王薄起義、楊玄感叛亂雖然已經被撲滅,但那些平民、盜賊們就像按下葫蘆浮起瓢一般,一波又一波,沒有窮儘,河北一帶的叛軍已經是越來越多,再不安全。

至於如果是回到洛陽的話,朕無功而返難道不要麵子的嗎?

你就朕怎麼麵對那些留守在朝堂之上的朝臣?

翻過年,大業十年二月,楊廣下詔,叫朝臣

們就征高句麗一事發表看法。

朝臣:……

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而後眼觀鼻鼻觀心,保持沉默,幾乎要把腳下的地麵看出花來。

“所以,這是還沒放棄呢!”

劉邦見狀,不由得猛地一拍大腿,發表意見。而始皇帝與劉徹對視一眼,看似麵上不動聲色,實則亦不由得為楊廣的執著和作死而動容。

現在的當務之急,難道不應該是休養生息愛惜民力恢複國力嗎?

最好學漢武帝一般,罰酒三杯下個罪己詔。

總之先把內部矛盾解決啊!

至於征高句麗,高句麗在那又跑不了。

還有,你難道就沒發覺,原本被你老爹搞服了的突厥已經在猥瑣發育暗暗做大了嗎?

大業十年二月二十日,楊廣再度下詔。

征召天下兵丁齊聚涿郡,三征高句麗。

但這時,各地的起義事業發展早已經是如火如荼,再想像前兩次那般,瘋狂造作顯然是不行。

那些被楊廣所征召的士兵大多沒有如期而至。

直到當年的七月底,兵力終於集結,可以一戰。

七月十七,楊廣車駕到達遼河西岸的懷遠鎮。

七月二十八,高句麗王乞降。

不要誤會,隻是單純的投降而已,傳統藝能啦,並沒有過多實質性的措施。

同樣,隋軍並沒有獲得什麼實質性的戰果。

但,楊廣陛下丟失的麵子終於找回來了不是!

於是楊廣宣布,罷兵回朝。

那麼高句麗就此老實了嗎?

沒有。

十月二十五日,返回西京大興,太廟獻俘。光明正大的向天地和祖宗宣告,朕三征高句麗,終於大獲成功!

區區高句麗,終於臣服在朕的大隋腳下!

但結果卻有點一言難儘。

楊廣三次東征,既沒有滅亡其國、將其土地納入到版圖,又沒有使高句麗真正的臣服在其王道教化之下。

高句麗王甚至拒絕入朝覲見。

於是我們不難發現,楊廣之所做的這一切,不過都是在為了一個目的。

r />證明自己的偉大,成就自己千古一帝的夢想。

但楊廣真的當得起這個千古一帝嗎?

大業十一年,在三征高句麗之後,楊廣決定北巡。

朕星然死磕高句麗磕的鼻青臉腫,但朕還能搞不定早已經被搞的服服帖帖的突厥?

但,陛下,時代變了啊。

你莫不是以為,今日之突厥還是昔日之突厥否?

然後楊廣便被突厥人圍困在了雁門關。

虛假的千古一帝將要退出曆史的舞台,真正的千古一帝登場。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