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養不教父之過(2 / 2)

燈花笑 千山茶客 13442 字 8個月前

這些年,他不甘心,卻又不夠狠心。以為自己厭棄這個兒子,但當戚玉台真正死去時,他竟如一夜間蒼老十歲。

殺了妻子的丈夫,失去兒子的父親。

空曠堂廳,華麗棺槨,他佝僂著背坐著,一滴渾濁眼淚落在棺槨上,又被很快拂去。

管家從門外走了進來,哀慟開口:“老爺,小姐悲思過度,醫官瞧過,服過藥已睡去了。”

戚華楹與戚玉台兄妹情深,昨日祭典大禮,戚清特意叮囑戚華楹看好兄長,最終戚玉台死在眾目睽睽之下,戚華楹痛不欲生。

良久,戚清道:“照顧好小姐。”

他隻有這一個女兒了。

管家躬身:“老爺,接下來怎麼辦?”

戚玉台雖死在儺儀之上,可一同發現的還有寒食散。三皇子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如今讓他將屍首帶回安葬,已是梁明帝念在昔日舊情。

一切看起來是個偶然。

但絕非偶然。

戚玉台這些日子都被關在太師府,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府中下人都盯得很緊。如何能拿到寒食散?

豐樂樓以後,盛京所有商戶都諱莫如深。

無人敢在這個時候冒險。

這些日子,戚玉台每日安安分分,隻等陸曈上門施診。

戚清擦拭動作一停。

陸曈。

太師府這兩月以來,出入生人,也就陸曈一人而已。

說起來,自打陸曈登門以後,戚玉台的確安分了許多。

屋中守衛並未察覺異常,他以為是戚玉台症疾穩定。

但若是其他……

戚清抬眸,握緊手中絲帕。

“陸曈在何處?”

……

陸曈回到仁心醫館時,已是傍晚。

杜長卿和苗良方都已歸家去了,銀箏站在門口正打算關門,冷不防見陸曈出現在門口,頓時驚喜過望:“姑娘怎麼突然回來了?”

陸曈微笑道:“昨日宮中大禮,過後醫官院旬休一日,我明日再回去。”

銀箏又是高興又遺憾:“姑娘怎麼沒提前說呢,廚房裡都沒留飯菜……你想吃什麼,我去做。”

陸曈拉著她:“我還不餓,先進屋說吧。”

銀箏稱好。

門被關上了。

二人進了屋,銀箏點了盞燈放在桌上,見陸曈站在院子前望著窗下出神,就問:“姑娘在看什麼?”

“花。”

陸曈道:“去年你我剛搬至此處時,一朵花也沒有。”

窗下栽的菊花開了三兩朵,一陣秋風過,蕊寒香冷,清致貞姿。

銀箏愛養花,又愛打掃小院,自打她們搬來這院子,一年四季不同花開,總是鮮妍。

“院子是彆人的,日子卻是咱們自己的。幾株花又不值錢,看著能讓人心裡舒坦。”銀箏笑道:“姑娘要是喜歡,咱們院子裡還可以養點魚。回頭去官巷挑幾尾漂亮的,帶紅尾的,我看那些大戶人家都這樣。”

陸曈笑起來。

銀箏覷著她:“姑娘瞧著今日心情不錯,可是有什麼好事發生?”

“算是吧。”陸曈轉身進屋,“對了,銀箏,我明日有個重要應酬,你替我選一件好看的衣裳吧。”

銀箏一聽,登時高興,二話不說快步進屋,從黃木櫃裡捧出好幾件衣裙來。

“先前在葛裁縫那裡給姑娘做了新衣,姑娘日日施診也穿不上,天涼了穿著正合適。”她把衣裙攤在榻上,“不過姑娘,是什麼重要應酬,若是須盛裝出席的,這衣料恐怕還是粗糙了些,不如另做一匹?是宮裡的貴人嗎?”她眼睛閃了閃,“還是裴殿帥?”

自打裴雲暎生辰日後,銀箏再也沒見過對方。

她不知陸曈與裴雲暎發生了什麼,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陸曈瞧著都比往日更沉默。有時候坐在窗前,長久地望著遠處發呆。

她隱隱窺出一絲端倪,每回想問陸曈,卻又被陸曈不著痕跡岔開,幾次三番下來,也明白了過來。

她為陸曈惋惜,卻又不知如何勸解。

銀箏湊近陸曈,“你和小裴大人和好了?”

“不是他。”

陸曈微笑著,從滿床衣裙裡挑出一件玉色繡折枝堆花襦裙,“這件如何?”

“好看!”銀箏點頭,“姑娘穿這樣淺色的最好看!”

陸曈得了肯定,便將衣裙放在一邊,又將彆的衣裳疊好。從懷中掏出一封信來,遞給銀箏。

銀箏莫名:“這是什麼?”

“今夜戌時,你將此信送至殿帥府段小宴手中,要他交給裴雲暎。”

“給裴殿帥的?”銀箏遲疑,“姑娘為何不自己交給他?”

“有些話,我無法當麵同他說清楚。銀箏,你能不能幫我?”

銀箏愣了一下,猶猶豫豫地開口:“姑娘,你該不會要與裴殿帥一刀兩斷、劃清乾係吧?”

陸曈隻看著她不說話。

銀箏便歎了口氣,接過陸曈手中信:“我知道了。”頓了頓,又問:“不過,為何是戌時?”

陸曈看向窗外:“我明日晚些才會去醫官院,今晚想吃仁和店的荔枝腰子熬鴨。你去買一碗,回來時,順帶將信帶去殿帥府可好?”

“現在想吃荔枝腰子熬鴨?”銀箏犯難,“仁和店荔枝熬鴨總要排隊……”她說著,一眼瞧見陸曈正對她微笑,精神一振,想了想:“姑娘今日好似真的心情很好。”她起身,“既然如此,那我現在就去排隊,順帶再買點酒燒香螺。”

陸曈點頭。

銀箏說著就要出去,才一推門,聽見陸曈在背後叫她:“銀箏。”

她回頭:“怎麼?”

陸曈看了她一會兒,搖頭笑了,道:“路上小心。”

銀箏出去了,院子裡恢複了安靜。

陸曈盯著窗外梅樹看了一會兒,收回目光,拿起榻邊那條玉色襦裙換上,走到梳妝台前坐下。

鏡中女子芳年華月,皓齒明眸,一雙極黑的眼睛眸色淡漠。

她拿起桌上木梳,細細梳理滿頭烏發,細心梳好發髻,末了,插上一隻木槿花簪。

花簪伶仃纖細,陸曈看了片刻,又低頭從妝奩裡挑出兩隻烏金紙剪的蝴蝶,這是景德門燈夕時,銀箏在燈市買的,她一次也沒有戴過。

陸曈把蝴蝶簪在發髻兩側,微微一動時,蝶翅一扇一扇,展翅欲飛。

漂漂亮亮,乾乾淨淨。

做完這一切,她離開妝台,打開木櫃,從木櫃中取出四隻瓷罐。

瓷罐冰涼小巧,陸曈把臉頰貼上去,許久許久,依戀地蹭了蹭。

她拿著瓷罐走到梅樹下,將瓷罐中的泥土倒出來,一並掩埋在花泥裡,又將瓷罐放回櫃子。

最後,陸曈再看了一眼小院,關上門,提燈出了醫館。

夜幕降臨,西街簷下燈籠搖晃,一片靜謐。低矮平房裡,一點點昏黃從窗縫透出,有小孩趴在窗前桌台,磕磕巴巴地默三字經。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陸曈停下腳步。

似乎在很久以前,她犯了錯,回家時也被父親這樣罰抄三字經。

母親想護,被父親推出門外,木頭做的戒尺又寬又長,映著父親怒氣衝衝的臉。

“養不教,父之過。陸曈,你如此頑劣,我教不好你,將來會有人在背後戳我脊梁骨的!”

養不教,父之過。

自己兒子犯了錯,自該父親來教育。

應該如此。

本該如此。

陸曈望著窗裡的陰影,眸色一片淡漠。

“吱呀——”一聲。

門被推開,昏黃溢了一地,葛裁縫的媳婦提著水桶從屋裡出來,見到窗下駐足的陸曈一頓:“陸大夫?”

陸曈頷首。

婦人把水桶裡的殘水潑在屋外地裡,笑著問道“這麼晚了,去哪裡呀?”

陸曈微笑:“回家。”

“噢。”婦人點了點頭,又提著水桶進屋去了。

走了兩步,忽又反應過來:“不對呀,仁心醫館不是後頭嘛,陸大夫怎麼往南邊走?”

她開窗探出頭去看,夜裡起了薄霧,看不見女子的影子。

燈籠微光在腳下晃蕩,濃重寒霧裡,暖色的光驅走所有寒意。

陸曈微笑著走在夜色裡,神色一片平靜。

她要回家了。

終於,可以回家了。

祝所有的大朋友們小朋友們都兒童節快樂!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