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立秋(1 / 2)

重生心動 涼小柒 3876 字 11個月前

本站 0zw,最快更新重生心動最新章節!

農曆六月二十六,立秋。

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

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隨風簌簌而落,地上堆了厚厚枯黃的葉子,而楓葉也開始漸紅,直到秋意浸滿楓葉,滿山遍野,映天醉地,整個山林流光溢彩。

初候,涼風至。

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中國地域遼闊,雖各地氣候有差彆,但還有大部分地區仍未進入秋天氣候。

平海小城位於內陸東部偏北,湘江下遊和長瀏盆地西緣,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受熱帶海洋氣團和極地大陸氣團的影響,春秋季節變溫不是很大,況且每年大熱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後第三日。

方寧他們這邊還是夏暑的日子,天氣炎熱的不得了,也就是彆人口中說的秋老虎,所以對從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段日子也被稱之為長夏。

這段日子村子裡村民更忙活了,立秋對他們來說尤其顯得十分重要,畢竟他們都是靠莊稼吃飯。

有農諺說:‘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農夫不用力’。

在立秋的日子裡,如果聽到雷聲,那麼冬季時農作物就會欠收,如果天氣晴朗,必定可以風調雨順的過安穩日子,農事不會有旱澇之憂,可以坐等豐收。此外,還有‘七月秋樣樣收,六月秋樣樣丟’,‘秋前北風秋後雨,秋後北風乾河底’的說法。

也就是說,農曆七月立秋,五穀可望豐收,如果立秋日在農曆六月,則五穀不熟還必致欠收,立秋前刮起北風,立秋後必會下雨,如果立秋後刮北風,則當年冬天可能會發生乾旱。

方寧往山坡下看農田裡忙活了的村民,琢磨著爺爺對自己說的那古人農時總結理論,今年立秋是農曆六月二十六,不是七月立秋,也就是離農人口中的豐收年還差些時候,好在就四五來天,也是不打緊的。

好在自家沒有種田,爺爺也十多年沒有事生產了,年輕時候都是捕鳥為生,山川大河到處走,現在年紀大了走不動了,而且生意也不好走,就乾脆閒了下來,當起了富家翁悠哉養老。

如果家裡弄得這個度假山莊成功了,土雞、黑山羊、小龍蝦、田螺、草魚為特色還是可以的,這樣一來經濟來源也不用擔心了。

雖然方寧胸中有萬千溝壑,但奈何困身於山裡,縱有千般本領,也沒有辦法施展。

看這日子漫長無邊,天氣又炎熱,估計最少一個禮拜內還不得刮起北風。

方寧這般想著,結果沒兩天老天爺就喜怒無常了。

從北方席卷過來冷空氣剛一出手,就和這邊的強暖空氣短兵相接,忽冷忽熱。

一開始是下陣子小雨,雨停了以後,從農曆六月二十八號,也就是陽曆八月十號開始,氣溫逐漸下降,早晚涼爽。

但由於還受副熱帶高壓影響,長瀏盆地仍有大雨或暴雨發生,還是在汛期之中。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