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縣城拍結婚照當然隻是個借口,柳東睿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做。
林穀雨的娘家在灶王廟村,離縣城才不到五裡路,方便兩個人去縣城。
屏南縣地處惠水北岸的平原,四季分明,土壤肥沃,盛產優質小麥,玉米,芝麻,大豆,棉花等;而一水之隔的榮縣,山清水秀,水田盈野,稻香魚躍,猶如北國江南。
他邊走邊跟林穀雨說這件事。
“那邊種的是水稻,塘裡養魚種藕,跟咱們這邊的物產完全不同,咱這邊肯定有市場,村裡人嫌貴,可縣城裡麵有錢人還是不少的,不說彆的,就說縣城工廠裡的工人,一個月二十多塊錢的工資,花個幾毛錢買點新鮮的蓮藕會不舍得麼?肯定不會!”
林穀雨點點頭。無論在哪一個年代,價格並不是主要問題,目標群體找對了,東西就好賣出去。
人們的獵奇心理,想要嘗鮮的消費心態,從古至今,皆有之。
“而且那裡合作化的步伐比屏南這裡更快,轉過年去榮縣所有的農業合作社要求加快進入高級社。
這點你應該知道,高級生產合作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社員私有的土地無代價的轉為集體所有,大中型的農機具變為集體財產。包括河裡湖裡的魚蝦和蓮藕等水產都得歸到高級社裡去,個人是不準再私自買賣的!
窮的人自然願意入社,但原本挖湖養魚養蝦的人肯定不願意,就算個人拗不過集體的決定,私底下透著賣的人不少,所以這段時間對咱們來說就是機會!”
懂了!魚蝦和蓮藕在屏南本地不常見,現在的運輸條件有限,魚蝦這些水產在榮縣本地價賤,運到屏南卻能賣上個好價錢。
這就必須要林穀雨去了,她有秘密倉庫,隻要掩飾得好,她就是隱形的移動倉庫。
這活不難,從古至今行商乾的就是倒買倒賣賺取差價的活計,行商的難處就在於沿途貨物的儲藏運輸,對林穀雨來說,確實最簡單方便不過的了。
乾倒買倒賣,手裡沒有本錢不行,柳東睿這幾天主要就是忙著籌集資金,有了撬動杠杆的第一桶金,財富的積累就簡單多了。
長達幾
十年的動蕩馬上要到來,柳家卻一貧如洗,想要在動蕩中安安穩穩的度過,沒有錢肯定不行。
她好奇地是,現在交通很不發達,各個縣區之間的信息主要是靠報紙來傳遞,城裡上班的人會讀報,知道一些消息比較正常;而農村裡沒有哪家會掏錢訂報紙,因而,傳到普通人耳中的信息一般都是過了時的信息;而像柳東睿提到的這種消息肯定是不會登報的,他肯定沒少打聽,才能綜合推斷出這麼重要的消息。
柳東睿笑了笑,沒有否認。
“其實也不是很難,不過是曲折了一些。無論哪個年代,年輕人對新東西的接受速度都是最快的,因為他們一般都有獵奇的心裡,故而從他們那能獲得不少靈感。
再一個,仔細地觀察周圍的環境,你想要知道的東西或多或少的都會反映在環境裡。比如說這次這個信息,我是跟村裡的年輕人聊天,才發現了縣城裡有賣的蓮藕的,我當時沒注意,因為我對這個消息並不敏感,但當時周圍的幾個年輕人的眼神讓我覺得這件事情沒有我以為的那麼簡單。果然,我連跑了三回縣城,才遇到一次賣蓮藕的,從那裡我才又獲得的進一步的信息。”
他笑了笑,“我還是占了先知的便宜!要不然,我也不敢推斷那邊已經快要到人民公社了!”
他歎氣,“那賣蓮藕的大哥是臨縣的,他因為開長途汽車,所以有條件把蓮藕運到這邊賣,那邊村裡很多的漁民,沒有這樣便利的條件,明年隻好眼睜睜地看著那些魚蝦蓮藕被收歸集體所有。以後的日子不好過啊!”
說完這些,他又看著林穀雨笑,“現實就是這樣,咱們也改變不了,公社化的熱情正高漲,一個人的力量太微弱了!不過,幸好有你,借你的金手指,咱們也能借此機會掙錢養家糊口的錢。”
“算了,咱們就是普通人,彆想那麼多了!”
林穀雨看他最後露出釋然的笑容,也笑了笑不語。
就像是家長教育孩子一樣,總想著讓孩子避開挫折,少犯錯誤,不走彎路,恨不得每一步順順利利的為他們鋪墊好,然而此時不犯錯,彼時也會犯錯,因為經驗是從教訓中得來的!正確是從錯誤中改正的!
***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微微亮,柳東睿和林穀雨就從家出發了。
從柳河村到縣城步行得3個小時,他們不到5點就出門,半路乘了一段驢車,終於在7點出頭到了縣城。
他們買了幾個包子墊肚子,然後就坐上了去隔壁縣的客車,顛簸了3個小時才到了榮縣,在縣城邊上又搭了一輛牛車,晃晃悠悠兩個小時才到村口。
村子麵積並不大,不過小河流和小湖泊很多,農田很少見。
因著這村子離榮縣縣城較遠,雖然縣裡要求社裡安排社員來回巡查,但鄉間曲折的小道多的是,容易躲過去;而且湖裡的蓮藕和魚蝦都是野生的,沒有定數,所以社員們偷偷摸摸的還能捕上來一些出去賣,掙點小錢。
村子裡也有彆的地方來賣蓮藕和魚蝦的,但像柳東睿一下子買這麼大量的人少之又少,那邊安排了人在村口接頭。
柳東睿和林穀雨兩個人才走到村口,就碰上了來接頭的人。那人穿著黑色土布棉襖,襖子上打著同色的補丁,兩隻手揣在棉襖袖子裡蹲在橋頭上,兩隻眼睛溜溜的轉著,觀察著四周的情況。
這會兒正是中午,社員們都在家裡麵吃飯,整個村口隻有柳東睿和林穀雨兩個人,目標很明顯。
那男人看見柳東睿和林穀雨兩個,明白自己的主顧到了,指著村外的那條路,示意他們兩個從村外麵的小路往裡走。小道偏僻,路兩邊長滿膝蓋深的蒿草,可見平時走的人也不多。果然,一路走過去,連個人影都沒看見。
“俺們聽到消息,明年縣裡要求農業合作社要升級為高級社,家裡大中型的農具啥的都要交上去,前幾年分給俺們的土地也得歸到集體去,這河溝湖泊大多都沒主,以後就都屬於高級社了。以前村裡人撈些河溝裡的魚蝦,挖些蓮藕去城裡賣了還能換兩個錢,以後就不行了,肯定不能再隨隨便便再賣湖裡麵長的東西。”
鄉下人愛嘮嗑,沒等他們問起就把事情說了個七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