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69章(1 / 2)

一夢到五零 輿南 12213 字 10個月前

第二天上午,西陽鎮。

西陽衛星人民公社今年的糧食豐產報告大會,規模搞的異常的大——不僅公社的大小領導全都出席,連縣裡主管農業生產的於風況於局長,以及一位縣報的尚記者也都列席其中。

再加上下麵幾十個大隊長、生產隊長,原本的公社會議室就顯得很不夠用,一半的人都擠不進去。

王明德一拍板,“那就去公社外頭開!搭台子,架喇叭,願熱鬨越好!”

公社離鎮中心大街不遠,架上喇叭,去鎮上趕集的,聽見動靜,肯定都會來看熱鬨。

故而,這次報告大會就定在公社門前的空地上舉辦,主席台背後是公社的青磚圍牆,圍牆上貼了十幾張大紅紙,紅紙上寫著大大的毛筆字。

空地中間用幾個木頭桌子搭建了高台,足有兩三米高,彙報產量的人要踩著梯子爬到高台上去彙報。

長板凳圍著高台擺放一圈,是給來開會的大隊長和生產隊長準備的。

公社離鎮中心十字街很近,敲鑼打鼓這麼大的陣仗把周圍的很多群眾都看傻了眼,在旁邊議論紛紛。

“這又搭高台又擺板凳的,公社這是打算弄廟會場戲呀?俺天天來趕集,咋沒聽說呢?”

“切,唱啥戲呀,沒看到後麵那紅紙上寫著呢嘛,”然後指著那紅紙一個字一個字的念出來,”西-陽-鎮-第-一-屆-糧-食-豐-收-總-結-大-會!”

“嘿!兄弟,你行啊,這麼些個字你都認識,是個能耐人啊!”

那人嘿嘿一笑,不好意思的摸摸自己的腦蛋,說:“你看俺這腦袋,像是會讀書認字的人嗎?也就在識字班學了幾天,這些個字裡麵俺也就認識那個一和大,其它的,嘿,它們認識我,可我不認識它們呀!”

“哈哈哈哈,老兄這話說的倒是實話,俺們生產隊那掃盲識字班一個月才上兩次課,指著一行字讓俺們背會了,看著報紙能讀書來,就能給俺們發畢業證,可俺看呀,啥玩兒用都沒有,俺們還是睜眼瞎!”

“誰說不是呢,但也比以前強,至少知道俺名字長啥樣了!”

“哈哈哈,這個兄弟說的也對,不花錢能教咱們識字,以前想都不敢想呢。”

也有那沒跑題的,眉頭不解地問:“這公社咋現在就開總結大會呢?按們大隊地裡還沒收拾乾淨呢?”

“那誰能知道呢?保不準是你們大隊乾的太慢了?俺們糧食都曬快曬乾了。”

“俺們想著省點勁兒,等公社通知交公糧,直接拉過去得了,省的還要過一遍倉庫······”

“噓噓噓,快看,馬上開會了,那些個四個兜的都出來了,·········”

外圍熱熱鬨鬨,高台周圍坐著的人有不少在小聲地嘀嘀咕咕,有的還擠眉弄眼的,像是在打什麼商量。

公社書記王明德拿起話筒,喂喂喂了兩聲,放在兩邊的大鐵皮擴音喇叭就嗡嗡嗡響了起來。

“各位同誌,各位領導,今年真是好事連連,先是咱們社員甩開膀子煉鋼鐵,為咱們國家現代化添了磚加了瓦,然後咱們人民公社成立,離**更近了一步,如今夏收試驗田又連連放出高產衛星,可真是一個喜事接著一個,·······現在咱們西陽衛星人民公社糧食豐收的總結大會正式開始!”

絮絮叨叨好一會兒,柳光耀以為他終於要步入正題了,卻沒想到他又囉嗦了半天。

“首先,去年集體農莊在西陽鎮各個大隊搞了一批試驗田,今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不少生產隊今年的試驗田都放了高產衛星,······在駐村技術員的科學種田觀念的指導下,相信今年不少生產隊普通田也能取得非常好的產量,下麵就請各位隊長向縣領導報一下今年麥子的畝產量吧!”

他話音剛落,高台下麵來開會的大隊長小隊長嘴巴一下子消了音似的,現場一片安靜!

怎麼還有縣裡來的領導呢?根本沒通知他們縣裡領導會來呀。

開玩笑!麥收的時候報高產衛星的全都是那些試驗田,沒人說普通田地裡也能高產啊,這讓人咋說?

普通田裡的產量該怎麼報才算合適?少了不合適,跟試驗田之間差距太大,沒法解釋;多了就更麻煩,每年的公糧是按照當年的糧食產量來定的。

現場所有大隊長和小隊長全都被王明德一句話震住了!包括第一個放出小麥試驗田高產衛星的豐莊大隊的大隊長。

坐在高台底下

的人你看我,你看著我我看著你全都不吱聲,沒一個大隊願意站出來第一個彙報。

有的坐的靠後一點的,恨不得縮起身子讓彆人看不見他。

公社書記一看下麵都跟鵪鶉似的縮了起來,一動不動,忙笑著跟旁邊主管農業生產的領導說:“您看,這些個農民老實巴交的,沒見過大領導大場麵,今兒他們估計嚇著了,我讓人下去做做他們的工作。王秘書,你下去問問,做一下思想工作,讓他們不要害怕,咱們今年高產,趕快說,讓縣裡來的領導也高興高興。”

王秘書嗯了一聲,走到台子邊上,看了一圈,笑著小聲說:“我說,各位隊長,怎麼到了這個時候退縮了,該表現的時候可得好好表現才是!今年咱們公社是豐收又不是欠收,各位隊長隻管說就是,公社領導和縣裡領導心裡都有數,連報紙上都登了豐收高產的消息了,這可都是你們各位的功勞!彆讓縣裡來的領導等急了呀!”

這是啥意思?

他們還沒開始說呢,就給安了個高產的帽子,這讓他們怎麼說?

要是說其實沒高產,那不就是現場打公社領導的臉!

能當上大隊長小隊長的,都不是傻子,要真有人乾這麼做,以後甭想在公社裡有好日子過!

要是說普通農田也高產了,那該說個什麼標準?多一成?二成?

吳金喜作為柳和生產大隊的副隊長,今兒也出席了這次會議。他朝吳二有使了個眼色,朝右邊努了下嘴,右邊板凳上坐著的正是柳光耀和二隊的隊長李開路。

吳二有往右邊瞧了一眼,輕輕搖了搖頭。

李開路看到他們的小動作,不過沒吱聲,歪著頭悄悄地問柳光耀:“大隊長,俺這心裡沒譜兒,您準備啥時候說呀?”

柳光耀心裡頭正亂者,可還是不動如山,“搶打出頭鳥,再等等看吧!”

李開路點點頭,是這個道理。

柳光耀帶這個草帽,閉著眼,背挺的直直的,李開路從他臉上開不出什麼東西出來,隻好歎了一口氣,彎下了腰。

吳二有瞥了他一眼,回了吳金喜一個“你看吧,還是這樣!”的眼神。

他撇了撇嘴,決定不等了屁股剛離了板凳,卻被人一下拽住了衣角,“坐下

!”小聲的警告聲。

他隻好又氣呼呼的坐了下來。

台子前麵的領導席上,一雙雙的眼睛朝下麵看著,下麵的人再也坐不住了,總得有一個先彙報的,又逃避不了!早報早超生,說吧!

台子右邊一個身穿白色對襟褂子的黑臉漢子,又高又壯,他踩著椅子走到高台上,看了一眼主席台,又看了一眼下麵的人,甕聲甕氣地說:“俺是宋橋大隊第一生產隊的隊長,俺們今年麥子畝產有350斤!比著去年足足增收了三成!俺相信在人民公社的帶領下,開展農業大y進,明天俺們一定會有更好的收成!”

聲音粗重,飽含豐收的喜悅和驕傲!

緊接著旁邊站起來一個個子矮一點的,咧著嘴笑著說:“俺是宋橋大隊第二生產隊的隊長,俺們麥子的畝產是380多斤!·······”

接下來站起來的幾個,全是宋橋大隊的生產隊長,上報的產量也都差不多,300多到400多斤。

坐在下麵聽著的人,不少都點了點頭,今年年景好,再加上技術員的指導,畝產300到400斤算是很不錯了!這數字裡麵的水分不大。

卻都沒注意到主席台旁邊有人輕輕擰了眉。

宋橋大隊的5個生產隊長上去報完數之後,第二個上去彙報的的大隊是周灣大隊。

這中間有點變故,因為剛才的耽誤了一會兒,時間已經不早了,太陽出來之後天氣還是很熱,主席台雖然在樹蔭底下,可今兒沒風,又乾又燥!

一個生產隊一個生產隊的彙報下去,肯定會耽誤吃晌午飯,縣裡來的領導臉上已經有些不耐煩了,公社的書記就改了主意,讓大隊長把自己下麵生產隊的產量統計一下,以大隊為單位,上台子上報告。

公社書記說完後,看了一下他的縣裡領導,果然見他臉上的表情好看了不少,衝他扯了下笑,公社書記心裡立馬跟吃了塊剛從井裡撈出來的冰鎮西瓜似的。

周灣大隊的大隊長往高台上一站,先衝主席台的位置彎腰笑了一下,然後直起身子,一隻手背在後麵,故作大聲地喊:“俺們周灣大隊第一生產隊今年畝產量是,”他中間停頓了一下,看了一下主席台,才接了下去,“是500斤!”

這話一出,下麵坐著的人一下子直起

了身子!都是很吃驚的表情。

要知道,周灣大隊還是周灣村的時候,是西陽鎮出了名的窮村子。周灣大隊隻聽名字就知道這個地方跟水有關係,可不是所有挨著河邊的村子都能靠水吃水!周灣大隊就是其中一例。

周灣村的土地都挨著河,那條河跟柳河村前麵的小河不一樣,周灣村前麵的河寬約20米,是個沙河,水裡含沙量多,不但不能飲用,連種地澆水都得澄一澄才行。

連帶著河邊的土地多是沙土地,種糧食產量不高,很多緊挨著河邊的地好年景兒能種些紅薯、花生,要是碰上了不好的年份,被水淹了,就隻能拋荒。

有些窮苦社員不舍得拋荒,就在地裡種生長期短的蔬菜,好在挨著河,種菜澆水不是啥難事兒,鎮上不少擺攤兒賣蔬菜的,很多都是那一片兒的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