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第143章(1 / 2)

一夢到五零 輿南 5661 字 10個月前

柳東睿第二天一早就走了。

可能是因為他經常出去上班,一走就是一天,所以三個孩子看著他拎著行李包出門也沒什麼大的反應,非常平常的擺了擺手,然後就該乾嘛乾嘛去了。

什麼依依不舍、難舍難離,完全沒有!

昨晚上兩人躺在炕上,柳東睿輾轉反側的睡不著覺,林穀雨半夜被他吵醒,含糊著問他乾嘛不睡覺,人家來了一句:“每天晚上我都陪著和和做遊戲,明天這麼一走,好幾天見不到,小丫頭該鬨著找我了。”

今兒早上起來還囑咐林穀雨:“要不你就彆往外送了,抱著和和在院子裡吧,我怕閨女看著我走會哭的淚眼汪汪的。”

想起分彆時候老父親滿臉的不舍,而小閨女今兒笑眯眯擺手半點兒都沒有不舍的樣子,林穀雨心裡就忍不住的想笑。

兩個大的正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時候,說不定心裡還巴不得能逃離父母的管教,哪裡能懂得什麼是離愁?!和和一個還沒斷奶的孩子更不用提了。

晚上柳東睿沒有回來,三個孩子也沒什麼不適應,大燦和二燦預習了第二天的功課,看了會小人書,湊在一起聽了會收音機,然後就吹燈睡覺了。

家裡雖然少了男主人,可因為有事情忙,日子過的非常的充實。

之前請柳文元查了下老黃曆,柳東睿走的第二天正好適合扒房子,三兒子不在家,兒媳婦兒又要顧著三個小的,柳文元作為大家長直接大包大攬,又叫了柳東明和柳東方去幫忙。

隻這父子三人當然是不夠的,柳文元就放出風去,自己老三兒子要修磚瓦房,請有閒的社員過去幫忙,待遇還是遵照村裡的老規矩,不給工錢,但管飯,不管吃的咋樣,中午那頓飯承諾一定管飽。

要擱之前,這時候正是社員們最忙的時候,就算是自家的房子塌了,那也得湊合到一個月以後去,收完了麥子社員們有了空兒才有功夫來整修房子。

今年不一樣,隊裡的社員們現在都沒什麼事情可做。地裡頭一顆麥苗沒種,種的全是紅薯,還是春天才下的秧苗,壓根兒就沒有所謂的夏忙。紅薯這玩意兒吧,很省事兒,平常不用薅草,

由於今年社員們紅薯葉紅薯梗掐的非常的多,甚至連翻秧子都省了,要等到金秋時節紅薯長成才有活可乾。

氣溫一天天的升上來了,自家屋子裡風吹不進來,悶熱不說,孩子們吵鬨娘們兒又嘮叨,大老爺們兒就不愛呆在家裡。一堆人天天出來聚在河邊樹蔭下,年輕點的組成牌局打撲克,年紀大點的就下象棋,旁邊還有一堆出謀劃策的,熱鬨得很,都成了夏天一景了。

日子這麼過是挺悠閒,可都是勞碌慣了的,每天光吃不乾社員們心裡頭沒譜兒的很,一聽說柳東睿家要蓋新房子,牌局棋局散了大半兒,光一隊就一股腦來了二三十個社員。

也不知道是她跟柳東睿人緣好呢,還是社員們實在是閒到身上長虱子,其它兩個隊聽到信兒的,又陸陸續續來了不少人,男的女的都有,林穀雨數了一遍,足有五六十號人,還都不是屬於年老體弱類型的,人家熱心主動過來幫工,林穀雨可拉不下臉來說根本用不了那麼多好人,於是這會兒過來說來幫工的她全答應了。

但再來問的她就不得不把話遞出去了:“······就蓋幾間小屋子,實在用不了那麼多人,以後有需要幫忙的鐵定不跟你們客氣。”一人送了一把菜園裡的小青菜再好言好語的把人給送出去,算是領了人家的好意。

林穀雨上午給大燦和二燦講課,柳婆子就幫著給幫忙的人做飯,晌午的時候婆媳兩個抬著裝飯的木桶送過去就行。

打地基、圈梁、砌磚牆·······

人手多力量也大,又都是實誠人,天不黑都不帶下工的,這個時候天黑的晚,一般晚上七八點了天還大亮著,林穀雨乾脆就連晚飯都給包了,這麼一來,來幫工的社員們頗不好意思乾的更賣力了,等一周後柳東睿回來,舊的籬笆牆還在,但新房子已經修了一人多高,馬上就能上梁了。

柳文元本打算請人看個良辰吉日再安排上梁的事兒,但柳東睿沒同意,決定第二天就上梁,“以前的那些講究現在就彆搞了,機關裡都不信鬼神,咱也彆多事兒。”

但也不是一點儀式都沒有,他去供銷社買了兩斤肉、一掛鞭炮、一包水果糖,也算是熱熱鬨鬨的把大

梁給安上去了。

又忙活了幾天,打地平、鋪地磚、壘牆頭、修小路,很快的一座嶄新的三合院展就展現在柳河大隊社員們的眼中。

這樣的建築構造在柳東睿和林穀雨眼中算是“古樸”,新鮮勁兒當然有,但少了點驚豔,但在住慣了簡陋的茅草房、土坯房農村社員心中,這座小院隻能用兩個字來形容——排場!

從外麵看,從圍牆到三間正房兩間廂房一溜的青磚青瓦,左右對稱,廂房離院子大門還有些距離,現在空著,以後不夠住還可以再加蓋屋子;正房和廂房中間由兩人寬的的走廊連接著,既整潔又乾淨。院子正中間用碎磚頭壘了一條一米寬的小道,左右兩邊林穀雨種下的莧菜、韭菜、小香蔥青翠欲滴;

進到堂屋裡,青磚斜鋪在地麵上,牆麵塗了白,整整齊齊的原木色家俱擺放在後牆,兩側的房間挨著後牆各壘了一個南北短東西長的青磚大炕,木頭做的窗欞上安上了透亮的玻璃,晌午的陽光透過玻璃窗能一直照到炕上去,屋子裡不但敞亮,還一塵不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