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你怎麼了?”定國公見他異樣, 不禁地問。
裴子清略搖了搖頭:“沒什麼。”
不過是當真看到了一模一樣的東西, 難免一時失神。但隨即他又反應了過來, 即便是同樣的東西又能如何, 難不成丹陽還在世麼?在那樣的情況下, 丹陽是絕對活不下來的。
那個人想殺她, 她就不會活下來。
他接過去看了一番,才把這東西還給了定國公:“這倒是有趣,竟還有人知曉此法。你這世子選拔也太亂了,就不查查是誰做的?”
定國公道:“我大概猜到了,薛聞玉前幾日差點被這薛雲濤所害, 這怕是他的報複吧。這我倒不在意。日後能繼承我這位置的, 也不能隻是個普通人家的公子哥,得會手段有謀略才行。”
他是選世子,不是給女兒找婆家, 不需要對方的門風有多清正, 他隻需要一個聰明有謀略的繼承者罷了。
定國公倒笑了笑:“我倒還希望是他所為呢。”
裴子清卻覺得不會是薛聞玉所為, 他見過薛聞玉, 薛聞玉是做不出這樣的事的。
他又看了一眼那東西, 卻還是心跳不已, 根本無法平複下來。
他總還是覺得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也許這真是老天要給他的一個啟示。也許……她沒死呢?裴子清開始不由得生出一些荒謬的念頭, 他從沒有見過丹陽的屍首, 或許她根本就沒有死呢!蕭太後這般厲害, 她也不是省油的燈, 或許早已經安排好了退路,在宮變的時候逃脫了。如今正蟄伏在這周圍,打算要報複他們,所以才暗中做了手腳!
一想到這個可能性,他幾乎有些坐不住了,突然站了起來。這讓定國公有些詫異:“怎麼了?”
“隻是突然想到了個事情。”裴子清轉過頭,問他,“你可介意我搜一搜你這彆院?”
兩人同為靖王手下,平日又交好,定國公倒是不介意他搜自己的彆院。隻是不知道裴子清究竟想做什麼,但裴子清又不肯說,隻是在得到了他的同意之後,立刻就帶人走了出去,叫守在外頭的錦衣衛帶人,將彆院團團圍住,仔細搜尋。
一直搜到了馬場那裡,隻避開了女眷,連庫房都沒有放過。
薛家眾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老夫人也是一臉的疑惑,正想去問問定國公,定國公卻已經派了個小廝回來傳話,說:“……裴大人在馬場發現了個東西,似乎因此要找出人來。國公爺說了沒事,反正是彆院,任裴大人找找吧。”
老夫人臉色不虞,但既然國公爺已經答應了,她也沒有說什麼。
倒是旁邊的元瑾聽到了,眼皮微微一跳。
她用的這招旁人雖然是神不知鬼不覺,但裴子清卻未必不知道,難道他找到了那顆暗針,要把施計的人找出來?但這不過是件小事而已,他何必這樣興師動眾,這不似他平日的作風。
還沒等元瑾思索多久,就看到裴子清帶著錦衣衛親自過來了。
他神色平靜而沉重,但是跟往日比,整個人卻隱隱透出一絲急迫。
沈氏見這陣仗,還以為裴大人是因為薛雲濤受傷的事特地跑過來,正是受寵若驚,猶豫著要不要上前去和裴大人搭上幾句話,卻看他徑直走向了薛聞玉,將他叫到了旁側的次間裡問話。
他拿出那枚暗針的時候,聞玉眼皮微微地動了一下,但卻沒有表現出絲毫的驚訝。
“這針究竟是誰做的?”裴子清問他。
“我未見過。”聞玉回答得很平靜。
裴子清卻繼續問:“是不是個女子,年約十七八?”
“不知道。”無論他怎麼問,聞玉一概地答他什麼都不知道,也沒見過。裴子清問多了,他甚至就閉口不再說話了。
他本就神智不正常,裴子清又能拿他如何!
問了一會兒沒結果,裴子清也不能對一個心智不正常的人發火,更何況他本就知道,她還活著本就沒有什麼可能性,是他在癡心妄想而已!他又衝了出去,帶著錦衣衛去搜馬場,但是仍然一無所獲。
他舉目看著空曠的馬地,氣息未平,忍不住大聲喊她:“你不是要報仇嗎!我現在就在這裡,你來報仇啊!”
他喊了幾句,四周空茫,半點動靜都沒有。
下屬們皆垂下頭,又怎敢對裴大人的言行置喙。
裴子清最後還是失望了,她不會在的,不會還活著的。
他明明該釋懷了,卻總還是癡心妄想。
他垂下頭,沉默了片刻,對手下們說:“……走吧。”
裴大人來得快,走的也快,帶著大批錦衣衛離開了馬場。不再看在場的任何人一眼。眾人都覺得疑惑,裴大人這來去匆匆的,究竟在找什麼呢。
唯獨人群中的元瑾低下頭。
方才她問了聞玉,裴子清找他過去說了什麼話。她自然知道裴子清在找什麼。
她曾和裴子清說過這種暗針,他是找打了那枚暗針,所以起了疑心吧。
但為什麼要找,因為愧疚?如果是如此,那真是太好了,她希望他帶著這種愧疚過一輩子。
隻是她自己也身困這樣的境遇中,無法從中解脫。
元瑾閉上了眼睛。
清風拂過她的臉,帶來一絲微涼。
*
薛雲濤摔斷腿的事便這樣過去了,他成了第一個被淘汰的人,任沈氏去老太太那裡怎麼哭,都無法挽回局麵。老太太也絕不認可她調查四房的思路。沈氏氣悶不已,據說小半個月都未曾吃好飯,人整整瘦了一圈。
三伯母薑氏卻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每天食欲都很好,還成日給元瑾送些新鮮的荔枝、西瓜過來。
她覺得和四房合作當真是極正確的。
自然,沈氏也沒有頹喪多久,她很快就振作了精神,在屋子裡想了半天,決定去找了周氏,準備全力支持薛雲海應選。
雖然雲濤已經選不上了,但榜上一個有可能選上的大腿,總是沒有錯的。
但周氏對沈氏卻有些冷淡。
元瑾對薑氏好,那是薑氏雪中送炭,沈氏這是錦上添花。周氏覺得不論有沒有沈氏幫忙,她兒子都是能選上的,更何況之前兩人在競爭的時候,鬨得不大愉快。因此周氏對沈氏的態度才一般。
沈氏訕訕的,隻能陪著笑臉。告訴她:“你可彆小瞧了咱們這四房,我兒子這事,定是他們所為!心機實在是歹毒。”
周氏心中冷笑,這沈氏還真好玩,她差點害了人家薛聞玉的性命,人家卻隻是讓她兒子摔斷了腿,還不知道是誰歹毒呢。
她喝了口茶道:“雲海這孩子,一向就十分優秀,若要真的比,那也是跟衛衡角逐。薛聞玉遲早是要被淘汰的,我何必把力氣浪費在他身上,舍本逐末。”
沈氏更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不過周氏總算秉承著少一人不如多一人的心態,接受了沈氏的投靠。
她雖然嘴上說著不在意四房那傻子,但是薛雲濤出的這事,還是讓她起了防備之意。要算計一個人不難,算計得不留一絲痕跡,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雖然如今主要的是對付衛家那兩個,但她也不能不提防著四房。
周氏深思了一會兒。
*
這天定國公薛讓卻得到了一份密令,他連夜拿著這密令去找了老夫人。
他即將調任京城,出任京畿總指揮使了。
他這一調任,便要帶著定國公府諸人,都搬到京城裡去。隻是這選世子的事,就需要加緊了。
“皇上叫我兩個月內赴任,如此一來,選世子的事勢必要在一個月內完成。”薛讓同老夫人商量,“您可已經有了中意的人選?”
老夫人從丫頭手中接過鎏金景泰藍的廣口瓶,吐了漱口水。才含了一粒金絲蜜棗。
“搬到京城也好,在太原地界裡,沒幾個勳貴人家,我時常連個說話的都沒有。”老夫人靠在了迎枕上,“若是說中意的人選,男孩倒有幾個我都覺得不錯。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
薛讓沉吟:“薛雲海、衛衡都是不錯的苗子。之前覺得薛聞玉不行,但那日之後,兒子反倒覺得薛聞玉殺伐果決,倒也不失為個好人選。還是母親你看人毒辣,這幾個人都擔得起世子的名頭。不過雲海和衛衡性子身份都更相近,若論起來,自然是已經有了功名的衛衡更好。”
老夫人便笑了笑:“你既這麼覺得,最便考察他們一番也就是了。咱們選的這世子,以後是要繼承你的爵位,建功立業的。那自然是以軍事謀定為佳,你且從這方麵考察就行了。再者,你隻告訴他們一個月內就要選出世子,都不必你多說,他們自然會各自現了形。”
薛讓便道:“那勞煩母親傳達一聲,如今殿下正在大同,準備與襖兒都司開戰,我恐怕要幾日回不來了。”
老夫人頷首:“這自是可以的,隻是我心中還有個問題。”
薛讓請母親先說。
老夫人繼續道:“襖兒都司部若是被滅了,靖王殿下與皇上勢必產生嫌隙。當初皇上將靖王分封去西北,是為了抗衡蕭太後,現在蕭太後已滅,邊疆也已然平定了。你說,皇上如何再容忍靖王這般擁兵自重的親王。”
薛讓沉思。
母親看這些事情往往比他更準。他自然也思考過這個問題,他道:“我總覺得,皇上與殿下既是親兄弟,便不至於此。殿下一心護國,從沒有想登上大寶的想法。皇上若因此殘害手足,豈非是太過陰狠。”
老夫人笑了笑:“咱們這位皇上,一向便是懦弱無能,卻又十分陰狠的性子。當年蕭太後雖說做過一些錯事,但怎麼也算是對他有恩,卻是說殺就殺,連她的親眷都沒放過。不過……”
薛讓疑惑,不知道老夫人這番停頓是什麼意思。
“不過咱們都能想到的事,靖王殿下會想不到麼。”老夫人說。
定國公聽到母親的話似乎深意:“您的意思是……”
老夫人一笑:“所以,倘若靖王真的滅了襖兒都司部,事情才當真玄妙了。那我還當真猜不到,靖王殿下在想什麼。”
薛讓卻道:“但殿下絕不是那種,為了這些鬥爭,而對敵人手下留情的人。”
老夫人聽到這裡便是一歎:“且看吧,人心難測。”
定國公若有所思。
他算是靖王的心腹,如今出任京衛指揮使,那往後隨著政局的動蕩,這個位置肯定安穩不了。
母親的擔憂雖然隻是猜測,但確實不無道理。
老夫人第二日,就把一個月內就要選出世子的消息,告訴了薛家和衛家的人,大家自是更為緊張。
元瑾每日督促聞玉念書。老太太也時常過問一二,畢竟現在隻剩他和雲海了,再怎麼也是個人選。自然老太太還是對雲海更為重視,甚至將他接到了自己旁的小院裡住著,每日看著衣食起居。
府裡新買了三塊葉玄卿墨,這是極難得的名墨。原老太太是想買來分三個孫子一人一塊,如今薛雲濤已落選,他那塊自然不必了。元瑾聽說的時候,正在為聞玉修書,便派桐兒去取回。
半個時辰後,桐兒卻兩手空空的跑回來,告訴元瑾:“娘子,庫房的人說,三塊都被大房的仆人拿走了。我去大房要,他們卻說說聞玉少爺本就沒怎麼讀過書,用普通的墨就是了,沒必要用這樣的好墨……”
杏兒聽著有些憤憤不平:“本來就是買了一人一塊的,他們拿兩塊便是了,怎的一塊都不留給少爺!”
“罷了,一塊墨的事。”元瑾手中正拿著一本極為珍貴的兵書。此書名為《齊臏兵法詳要》,是當年她在宮中之時,太後跟她說過的一本書。此書主人原是個行軍作戰的天才,曾為先皇征戰江山立下汗馬功勞。他所著這本兵書也十分精妙,集前人兵法之所長,又有他自己總結的一套對付韃靼等異族的辦法。
可惜後來此人因得罪了先皇,被貶官到貴州,死在了任上,而他這本書也被列為□□,據說是有謀逆言論,不得買賣宣發。
就這一本,還是元瑾花了五兩銀子,從徐先生的一個朋友手中秘密買來的。徐先生還告訴她,絕無第二本了。
若是一個月內就要選出世子,那定國公府必然會考察他們的兵法謀定。而聞玉雖然有天分,但畢竟不如薛雲海和衛衡進學的時間長,所以需要出奇製勝。倘若聞玉能習讀此書,那兵法上必能有所長進。
隻是這書年深久遠,邊角有些破損,她正在修整。
四小姐都說不要就罷了,桐兒自然領命退下了。隻是這時候薛錦玉卻從外麵走了進來,語帶怒氣:“薛元瑾,你為何平白將我的小廝打了一頓!他招你惹你了!”
元瑾抬頭看了他一眼,低頭道:“沒大沒小的,叫個姐姐為難你了麼?”
薛錦玉卻根本不聽,走到她麵前,一把奪走了她手裡的書扔在桌上:“你給我說清楚!”
薛元瑾本是忍他,卻沒想到他這般過分。她冷笑道:“你那小廝為難聞玉的事,你當我不知道?你來找我鬨,我今兒隻是打了他一頓,明兒便是打死了扔出府去,也沒有人會說什麼!你信不信?”
薛錦玉咬了咬嘴唇,自從薛聞玉入選,薛雲濤又被淘汰之後,這家中就有些變了。原來大家都是圍著他寵著他的,如今卻一個個圍著薛聞玉轉。
就連府裡那些小廝,都覺得薛聞玉日後可能會成為世子,巴巴地去討好他。
但他明明才是正經的四房的嫡生子,薛聞玉一個庶子,憑什麼比他更受重視!
他仍有怒氣,但是元瑾要繼續修整書籍,壓根就不想理會他。還叫杏兒把他送出去,不許進來搗亂。
薛錦玉冒著太陽在外麵遊蕩,他想去和崔氏說這件事,崔氏卻正在小廚房盯著他們做薛聞玉的午飯。自從那次毒蛇的事之後,元瑾已經叮囑過崔氏了,送入聞玉那裡的飯菜要她一直看著,直到聞玉入口才行,免得又被人動了手腳。他便連崔氏那裡也沒有去。
青蕊正陪著薛元珍在院子裡乘涼,卻看到遠處有個人影走動。
她輕輕點了下元珍:“娘子您看,那不是咱們錦玉少爺麼。”
元珍舉起團扇擋住些光,順著青蕊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真看到是薛錦玉。“這大熱天的,他在外頭走什麼呢。”薛元珍有些好奇,道,“你去把他叫過來問問。”
青蕊走過去,跟薛錦玉說了幾句話,便把薛錦玉帶了過來。
薛錦玉卻抿著嘴唇,一副悶悶不樂的樣子。
“錦玉這是怎麼了,竟一副不高興的樣子。”薛元珍笑著說,“青蕊,把我的冰碗給錦玉吃吧。”
夏日大家愛吃冰碗,或是紅豆煮成泥,拌了蜂蜜澆在碎冰上。或是山楂加了蔗汁澆在冰上,小小一碗。又清甜又涼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