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第四十一章(1 / 2)

丹陽縣主 聞檀 12541 字 10個月前

第41章

見薛讓打噴嚏, 他身邊的副將關切地問:“國公爺可是身體不舒服?”

薛讓擦了擦鼻子道:“倒也沒有,許是有些水土不服吧。”

京城風沙大,他覺得自己是不是不習慣。

這時候有個士兵跑上了城樓,在他麵前跪下來:“國公爺, 有您的一封信, 從定國公府送來的!”

士兵雙手奉上了個信封。

薛讓這會子正要演練軍隊呢, 哪裡有時間看家書。便揮手道:“先拿回去放我書案上, 我一會兒再看!”

士兵有些遲疑道:“可送信的人還等著大人您的回信呢, 他一起帶回去。”

薛讓更不耐煩了:“你放到我房中就是了, 哪兒這麼多話!”

士兵猶豫片刻, 隻能先退下了。

薛讓便繼續專心致誌地訓練軍隊。等到他回房休息的時候,已經是夜幕降臨,寒風來襲了。

他先喝了一口酒,烈酒沿喉嚨火辣辣地滑下去, 驅散冬日的寒冷。才靠著椅背,慢悠悠地打開了家裡的來信。

老夫人在信中說, 裴子清想娶元瑾為正妻,還請了曹老夫人上門提親, 問他是什麼意見。不過她覺得這是一門極好的親事, 打算先同裴家商議一番。

薛讓看了嗤笑:“這裴子清……平日還裝得一本正經,原是暗地看上了元瑾!”

裴子清若是娶了他名義上的繼女,兩個人的輩分還不知道怎麼論呢。到時候他要回去, 定要逼他叫自己一聲嶽父聽聽!

薛讓慢悠悠地放下了信紙, 突然間, 覺得有什麼地方不對。

他突然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薛元瑾,不是靖王殿下的人嗎……靖王還曾將貼身玉佩給了她!

那裴子清,怎麼能娶元瑾呢!

而且,母親既然覺得這門親事極好,搞不好已經開始談婚論嫁了!如果靖王殿下追究起來……

薛讓原地走了幾圈。不行,他要趕緊修書一封回去,跟母親把事情說清楚,不能讓這門親事繼續下去!

薛讓高聲對外麵道:“來人!”

下屬聽到他喊,連忙跑了進來:“國公爺有事吩咐?”

薛讓道:“你去把剛才給我送信的人叫進來!”

下屬有些疑惑:“啊,國公爺……什麼送信的人?”

薛讓又急又怒,一腳踹了過去:“剛來送家書的,快把人給我找過來!”

下屬應是,從地上爬起來,跌跌撞撞的趕緊去找那送信的人過來。

這時候又有個士兵通傳了進來,跪下稟報:“國公爺,靖王殿下密函!”

靖王這信發出雖然比老夫人遲了一天,但老夫人那是家書,自然來得慢。靖王殿下的信,卻是以軍機密函加急送至,所以不過半天就到了。

薛讓摸了把冷汗,道:“拿來我看!”

眼下沒有軍情,殿下來信恐怕就是為了元瑾的事。

他本還幻想著若是靖王殿下沒發現,他可以把這件事掩蓋過去的。現在看來是癡心妄想了。

薛讓打開一看,隻見信中果然寫的就是元瑾的事!

他沉聲道:“給我拿紙筆進來!”

他得趕緊給老夫人回信,讓她阻止這門親事。同時還得趕緊給靖王殿下回個信,向他把整件事解釋清楚才行!

寫完之後,薛讓直接派了兩個士兵騎戰馬,連夜加急送回京城去。

京城之外的薛讓焦頭爛額,定國公府卻是喜氣洋洋。

似乎是知道元瑾繡藝不好,第二日裴家派了兩個女紅最好的繡娘過來,給元瑾量了嫁衣的尺寸,跟崔氏商量了繡什麼花樣,是金線繡鳳穿牡丹,還是喜鵲等梅。冠上又嵌什麼樣的寶石,用點翠還是金累絲。

老夫人也在一旁參謀,直到婆子拿了一封信進來。

“國公爺回信了。”婆子將信交給老夫人。

老夫人便放下茶盞接過了信,還有些腹誹,這信怎回得這般快,然後掃了一遍內容,頓時臉色就變了。

她立刻就合上了信,跟崔氏說了聲“暫時彆選了”,就匆匆進了內室。崔氏還有些納悶,老夫人這是怎麼了,方才大家不是還商量得高高興興麼。

老夫人卻是將信翻來倒去看了兩遍,心裡將薛讓罵了一通。

這蠢物,這般重要的事也不提前告訴她!就算是靖王殿下讓他不要外傳,但告訴了她,她會說出去不成?至少讓她平日裡行事心裡有個底,不會胡亂給元瑾許什麼親事。

眼下可倒好,弄成這樣該怎麼辦。

但薛讓又說了,靖王殿下這事不能讓旁人知道。那便是平白無故退親,讓她怎麼開得了口。

老夫人靠坐著羅漢床籲聲歎氣,過了會兒才摸了把額頭。

罷了,還是先告訴裴家那邊,親事暫緩吧。

她走出去,讓繡娘和彆的婆子先下去,才告訴崔氏:“這門親事——恐怕咱們是不能答應了。”

崔氏聽了大驚失色,怎的老夫人突然就想悔親了!她問:“老夫人,究竟出了什麼事了?”

老夫人道:“秀程,自你入府來,覺得我對你如何?”

秀程是崔氏的閨名。

崔氏自然道:“老夫人待我恩重如山。”

她以前在薛家的時候,因為沒讀過什麼書,說話做事又直,幾個妯娌連同薛老太太都看不上她。但是到了定國公府,老夫人卻是真心待她好的,崔氏當然也極喜歡老夫人。

“那便好。”老夫人說,“我是絕不會害你和阿瑾的,這門親事不能答應——”崔氏正想說什麼,老夫人卻按住了她的手,語氣有些鄭重,“但我向你保證,這絕不是一件壞事。”

崔氏一時腦子裡一片空白,被這件事突然的發展給搞蒙了。

雖然她是非常信任老夫人的,若不是老夫人,她們一家哪裡能到京城來,還住進了國公府裡,過著以前想也想不到的日子,元瑾又怎麼會有這麼好的姻緣。但是裴大人這般好,怎麼就突然要推拒了呢。拒了他,元瑾嫁給誰去?

崔氏一時有些憂慮。

“那裴大人那邊呢,咱們不是已經答應了嗎?”崔氏問。

老夫人歎了口氣說:“明日就是太後壽辰了,一時半會兒也來不及,隻能等壽辰之後我再親自去說了。”

崔氏想了想,咬牙點點頭:“那我一切聽您的!”

老夫人聽了很是欣慰,崔氏雖然重利,但卻是很信任她的。

西照坊靖王府中,朱槙也接到了薛讓的回信。

他坐在一把太師椅上,指尖摩挲著信封。

薛讓在信中說他遠在京衛,根本不知道家中發生了此事。不過他已經告訴了老夫人立刻停下了,並誠懇請求他的諒解。

本想著不日就上門提親的,但又遇上了太後生辰一事,隻能暫緩片刻了。

“明日太後生辰,東西都備下了吧。”朱槙問道。

下屬恭敬回答:“殿下放心,都備好了。”

朱槙才淡淡地嗯了一聲。

***

第二日便是太後的生辰了,因裴子清的事還未解決,元瑾倒也沒什麼心情。

她還等著陳慎的信什麼時候能送去都察院。

自然,元瑾是沒想過陳慎能從哪裡找個位高權重的人來給她提親的。

寶結給元瑾梳了個偏心髻,戴了一支蓮花苞金簪,點翠的花枝頭麵,一對白玉的耳墜。再著藕荷色提花緞麵夾襖,湖藍色纏枝紋馬麵裙。

紫蘇在給她戴手鐲的時候,卻笑著說:“彆的都好,隻是小姐常戴的這個香囊是紅綢的,和這身顏色不配,應該搭一個鵝黃或是蜜合色的香囊才好看。”

紫蘇說的,正是元瑾用來裝玉佩的那個香囊。

元瑾淡淡道:“那取了就是了。”

隻是把香囊解下來之後,元瑾就想起陳慎說要她隨身佩戴,可去災避禍的話。

罷了,今兒既是去宮中,仇人紮堆,那還是戴著吧。

元瑾便將裡頭的玉佩拿了出來,係在了腰間。那玉佩淡青溫潤,流蘇墨綠。倒是更好看。

“原是個玉佩啊,倒是極好看!”紫蘇笑道,給元瑾整理好了流蘇,再披了個石青刻絲灰鼠披風,主仆才一道出了門。

今日元珍則是盛裝打扮了一番,不僅戴了金累絲的紅寶石寶相花頭麵,鳳銜珠金簪,還穿了件玫瑰紅織金纏枝紋緞襖。而老夫人則正式地穿了一品誥命的大妝服飾,戴著極重的一品誥命頭飾。

她仔細打量兩個孫女的衣著,覺著沒有問題了,才一並上了馬車。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