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若能在敵人到來之前整頓好人馬,走出這段山道,在寬闊處布成陣勢,仗著人多則尚可一戰,最不濟也可從容退去,如今決定成敗的就是速度,賭的是自己先收攏好人馬還是敵人先殺到。
若是賭輸了,自己就帶著身邊的幾十個心腹跑路,身前的這數千人就是替死鬼擋箭牌;若是賭贏了,這幾個寨子的人馬財貨就都歸了他清風寨,這人片刻之間就將進退之路思索妥當,也算是草莽中的一位人才了。
這笑麵虎李大當家的其實原本姓趙,正隆年間起義反金的大豪趙開山之孫。
趙開山兵敗身亡,他的一個兒子隱姓埋名落草為寇,就是笑麵虎的父親。
當初祖父趙開山起義時笑麵虎年紀還小,並沒有什麼記憶,但他父親是個話癆,數十年來隻要有空,就將他叫來嘮叨,絮絮叨叨、事無巨細地,將當年之事跟他不知說了多少遍,所以笑麵虎對戰陣之事也算有些“家學傳承”。
笑麵虎將一切都考慮周全後,心中大定,正欲派人催促手下加快收攏人馬的速度,卻見東麵山口人聲嘈雜,大批的逃匪加速跑了過來,就似背後有什麼可怕的東西追趕一般。
笑麵虎暗道一聲可惜,終究是沒有在敵人到來前整頓好人馬,心中卻不禁好奇,想見一見這個能以一十九騎殺敗兩千人馬的好漢。
就在他猶豫觀望的短短時間裡,一支騎兵小隊已經出現在喇叭口處,為首一人匹馬單槍,血染征袍,策馬傲然而行,十八名騎士分列左右,跟隨在後。
笑麵虎目力極佳,遠遠望去,見這人身材高大,下頜無須,斑斑血跡掩不住俊朗的麵容,似乎是個少年郎君,不由得嘖嘖稱奇。
心中暗道:“區區一十九人,就算個個都生了三頭六臂,又能有多大能耐!三寨眾人一時疏忽大意,被他們快速偷襲斬了首領,被各個擊破。我這裡已經有了準備,隻要不被潰兵衝亂了陣腳,難道還殺不了這幾個人?”
還沒等笑麵虎下令衝殺,又有兩隊步卒邁著整齊的步伐出現在視野之中,這兩隊步卒各有約百餘人,身穿統一的號衣,胸前繡一個楊字,背後繡一個勇字,應該是楊家莊的莊丁。
他們以極快的速度分成三股。
約八十名長槍手以四排縱列站在騎兵身後,約一百二十名弓箭手分列騎兵兩側,第一排單膝跪地,引弓搭箭,在左右布置成了兩個十列六行的橫向陣型。
原來方才楊康帶領眾少年奮勇衝殺,將三寨人馬儘皆攪亂,各寨首領悉數斬殺,又領著眾少年反複衝殺,使賊兵不能聚攏。
城頭上的張先生看得仔細,知道眾少年畢竟人少,雖然冒險采用突襲戰術斬首成功,暫時取得了主動,但勢單力孤,一旦對方有人能聚攏人馬成功或有援軍到來,纏住眾少年,合圍之勢一成,楊康等人不但前功儘棄,還有性命之憂。
隻有趁匪徒們清醒之前,將眾匪趕進出入盆地的窄路之中,讓其自相踐踏,堵塞內外通路,使外援不能入內。
到時候或是堵住路口拒敵或是返回寨中死守,都能從容進行,將主動權抓在自己手中。
心知戰機轉瞬即逝,連忙讓老管家將留守的二百莊丁全部派出去協助楊康。
眾莊丁們見自家三少爺在莊外大殺四方,早已心潮澎湃,戰意蓬勃,得了命令迅速出寨,按平常訓練的陣型,分成兩隊出莊助戰。
眾莊丁與楊康合兵一處,相互配合,驅趕匪徒,待將大部分匪徒都趕出了盆地之後,才結陣守住路口,時機剛剛好,正好將清風寨眾匪堵在山路之中。
笑麵虎見對方二百餘人,行雲流水般地快速結成陣勢,不見一絲混亂,在官軍中也未曾見過如此嚴整的陣容,猛然想起父親生前跟他反複嘮叨過的一件往事。
當年祖父趙開山起兵反金,最多時麾下有三十萬兵馬,曾數次大敗金軍,可最終還是被官軍剿滅,按照父親的說法,當年之所以兵敗,原因之一是因為祖父麾下雖然兵馬眾多,卻多是烏合之眾,隻是憑著一腔血勇作戰,麵對朝廷精銳官軍時不堪一擊。
但當時義軍中卻有一支隊伍與眾不同,那支隊伍雖然人數不多,但訓練有素,軍容嚴整,屢立奇功,但也因此遭人妒忌陷害,祖父被族中嫉賢妒能之輩所欺騙,對這支隊伍屢次打壓,甚至動了殺心,這支隊伍的頭領見勢不妙,驚怒之下,率眾離開了義軍,不知所終。
這支隊伍就叫“楊家軍”,軍中主力都是楊家子弟。
正隆南征,朝廷圈地征糧,楊家諸多支脈破滅,祖父開山公舉義旗抗金,楊家子弟紛紛響應,來投者眾多,在軍中自成一部,據說楊家人祖上行伍出身,出過不少名臣大將,有家傳的練兵之法,所以這支隊伍才能在義軍中鶴立雞群,卓爾不群。
如今見到楊家莊莊丁如此軍容,不由得想起了父親所述之往事,這兩家都姓楊,恐怕本就是一家,那不知所終的隊伍,弄不好也是逃來了此處。
剛才三山寨眾人說對方隻有不到二十人,可眼如今見到的分明是二百人,人數差了十倍,雖然還是眾寡懸殊,但誰知道對方還有沒有援兵,況且對方陣型嚴整,己方卻亂成了一鍋粥,若沒有夾在中間的兩千潰兵,或許還能一戰,但看如今的形勢,勝敗卻是難說。
笑麵虎為人向來謹慎多疑,好謀無斷,於是又猶豫起來。
楊康見到前麵的土匪亂作一團,怎會給他猶豫的時間,長槍向前一指,眾人齊齊一聲呼喝:“殺!”
在震天動地的喊殺聲中,一百二十名弓箭手同時將弓拉滿,在各自隊長的指揮下,前兩排直射,後四排拋射,一百二十支羽箭齊刷刷地飛入賊匪人群之中。
有宋一代,軍中最重弓弩,軍隊中弓弩手人數往往能占六成以上,楊家莊以兵法訓練莊丁,難免受其影響,所以莊中弓手極多。
一輪射畢,兩名隊長又舉旗發令,第二輪箭雨又齊射而出,如是反複,箭如飛蝗,無止無休。
奔逃中的潰匪,忽聽得身旁身後慘叫連連,接連有人中箭倒地,回頭看時又一輪羽箭雨點般飛來,一個個嚇得亡魂皆冒,拚命地向前奔逃。
三輪箭畢,楊康與眾少年下馬步行與眾莊丁向前齊行十步,眾莊丁停步齊射,如是往複,不斷向前擠壓,驅使潰匪衝擊清風寨本陣,楊康與眾少年也開弓搭箭,專射土匪群中冒頭的悍勇之輩。
第二大輪還未射完,道路兩旁山坡上的樹林中也傳出喊殺之聲,一支支羽箭亂射而出,卻是山中獵戶們得到信息前來助拳。
這山中獵戶都是桀驁之輩,寧可在山中與狼蟲虎豹為伍,也不願在山外受官府的欺壓,不在朝廷的戶口統計之列,是這大金朝中的黑戶。
山中不能耕種生產,物產匱乏,所以經常以獵物和藥材等物品來莊中交換糧食、食鹽、布匹等物資,兩代家主可憐他們在山中生活不易,交易之時從不曾虧待。
冬季百獸潛行,獵戶們生活難以為繼時,也時常接濟他們渡過難關。所以獵戶們同莊中居民向來關係良好,今日見楊家莊有難,便在老獵人的組織下前來相助。
這些獵人平地爭鬥可能不太在行,但山林中卻是他們的主場,一個個隱藏在樹叢之中,開弓射箭,就如同平日狩獵一般。
眾匪徒三麵臨敵,眼見得羽箭亂飛,耳聽得喊殺聲四起,實不知有多少敵人環伺左右。
待到楊家莊眾人再前行十步,眾匪已經被擠壓在極小的一片空間之內,又一輪箭雨飛來,清風寨眾匪再也彈壓不住,呼喝一聲向後退去。
眾潰匪狼奔豕突般衝向清風寨眾匪,夾在中間的清風寨嘍囉兵們哪裡見過這般陣仗,如受驚的蒼蠅群一般哄然而動,哭喊著紛紛向後方奔跑而去,數千人馬在窄窄的一段山道上你擁我擠,頓時亂作一團。
楊康見前方人擁馬擠,道路也漸漸變窄,策馬衝鋒已然施展不開,回頭下令道:“結三才兩儀陣,追擊敵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