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柔暖,吹麵不寒,水光粼粼,微漪無波,河對岸的一片垂柳新葉初發,枝條搖曳,好似籠罩在鵝黃淺綠的煙霧中一般,遠觀近望,如此景致,讓人心曠神怡,楊炳漸入無人無我,神遊天外的忘我境界之中。
偷得浮生半日閒,楊炳正悠閒地釣著魚,忽然耳中傳來一道聲音:“你好悠閒呀!”
楊炳一驚,魚竿差點脫手,環顧左右,四野寂寂,不見一個人影,忽然醒悟,這聲音不是來自外界,而是來於自己的腦海之中,分明是楊康的聲音。
楊炳在心中說道:“怎麼個情況?你怎麼能同我對話?”
楊康道:“我怎麼知道,現在你所作所為,我就如在夢中旁觀一樣。”
楊炳道:“這太彆扭了,一點隱私也沒有了呀!”
楊康道:“咱們兩個共用一個身體,記憶相通,還需要什麼隱私嗎?”
楊炳道:“你還小,有些事還不懂。”
楊康道:“隱私不隱私的沒啥,可是你乾什麼我都隻能乾看著,太無聊了!”
楊炳道:“那又能怎麼樣,除非你能讓我回到自己的肉體裡。”
被打擾了興致,楊炳也沒了釣魚的心情,收了魚竿回到後宅,直奔石壁而去,看四下無人,推開門戶,來到靜室之內,自己的肉身之前。
仔細觀察,自己的肉身還在深層定境之中,站在那裡苦思回到自己軀體的辦法,良久無解。索性在床上拿了個蒲團,坐在自己肉身對麵,調息入定,這還是楊炳在這個世界第一次入定練功,定境漸深之後發現,能很清楚地感應到對麵自己肉體的狀況。
本來楊炳還擔心自己的肉體枯坐於此,不飲不食,會漸漸枯萎,但感應之下發現,自己的肉體生機蓬勃,氣血似乎比以前還要旺盛,心神安定之下,定境愈深,漸入無我之境。
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才出定醒來,石壁之內不辨晨昏,推門出來,看太陽卻在東南方向,不由一驚,這次入定竟然過了一夜嗎!
走出宅院大門,正要出去溜達一圈,卻見楊熊遠遠地跑了過來。
楊熊道:“少爺,這兩日你跑哪去了?叫大家夥好找!”
楊炳道:“兩日?我入定修行,感覺沒有多長時間呀!”
楊熊道:“入定?在哪裡入定?這附近我都找遍了,也沒看見你。”
楊炳沒想到自己這次入定竟然過了兩天還多,說道:“在後山的一棵樹下,本想定坐一會兒就下來,沒想到過了這麼長時間。”
楊熊道:“我去跟莊主他們說下,免得他們擔心。”說罷一溜煙地跑遠了。
這兩日金老在山下安排建造冶煉爐,有些細節問題想找楊炳商量,讓楊熊找了幾次都找不到,開始也沒在意,這小少爺一貫如此,總是神出鬼沒。
第二日張先生找他有事,讓楊熊去找,還是不見蹤影,大家才焦急起來,楊莊主也被驚動,今日大家都在山上,又讓楊熊四處尋找,正好碰到。
楊炳沒了溜達的興趣,回到書房找了本閒書觀看,不一會工夫,楊莊主等人來到書房之內。
楊康這書房最近有變成會客廳的趨勢,楊炳安排楊熊去前院取了茶水,供大夥飲用。
楊莊主道:“聽楊熊說你入定了兩天多!”
楊炳道:“本想隻坐一會兒的,沒想到這麼長時間。”
楊莊主道:“以後不要在外麵入定了,免得大家跟著著急。”
楊炳道:“好的!不知父親找我有什麼事兒?”
楊莊主道:“新招了些莊丁,我見你前番攻打曹家頗有章法,所以想聽聽你的意見。”
楊炳心道:“這是楊康的買賣呀!”
腦海中響起了楊康的聲音:“你先來吧,都安排妥當了,我去訓練。”
楊炳道:“還是按原來的法子辦唄!”
楊莊主道:“有個難處。”
楊炳道:“父親你說!”
楊莊主道:“咱們原來的莊丁以族中子弟為主,他們是有底子的,新招的莊丁多是佃戶家的子弟,隻是有把子力氣,都不會武藝,騎馬射箭就更不會了,有這兩項能耐的早就成為莊丁了。”
雖然現在世道亂,百姓多習武以自衛,但馬匹珍貴,並非家家都有,弓箭也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會這兩樣的早就被網羅到了莊丁隊伍之中,楊家莊這次招到的隻能算是青壯,就算這樣也幾乎將楊家莊的青壯一掃而空。
楊炳道:“曹家原來的莊丁呢?”
楊莊主道:“大家夥對他們還不太放心,暫時就沒招募他們,隻從他家原來的佃戶中選了些人!”
楊炳道:“早晚還是要用的!我們自己能有多少人!”
楊莊主道:“那倒是,以後再說吧!”
楊炳道:“如此看來,新莊丁就要以步卒為主了,但無論槍法、刀法、箭法都無法速成,我倒是有個想法。”
楊莊主道:“說說看。”
楊炳道:“槍法刀法我琢磨簡化下,讓他們隻練習幾個動作,然後配合陣勢,應該可以快速形成戰力,弓箭不能速成,但弩箭是可以的,我和金老琢磨下,看能不能設計出個容易打造的弩箭來。”
張先生道:“如此甚好,大軍征戰不在個人技藝高強,而在整體配合,我看能行,這個也算我一個,等會兒我也跟你們摻和摻和。”
楊炳道:“那當然最好,有先生在自然事半功倍。”
楊莊主見自家兒子果然沒有讓自己失望,甚是欣慰,又說道:“這次擴充莊丁,可是要花不少錢的,那日你所說賺錢的法子,有點眉目了嗎?”
楊炳心道:“這怎麼可一隻羊薅羊毛呀!你兒子可是十五歲還不到呢!”
對楊莊主說道:“暫時還沒有眉目,等會兒我跟張先生、金老商議下。”
楊莊主也想到了兒子還小,況且他一定二日多,也沒有時間琢磨這些。
楊莊主道:“那好吧,你們商量著來,我安排他們先把刀做出來。對了,你那刀起名了嗎?”
楊炳道:“還沒有。”
楊莊主道:“張先生學問高,你給起個名字吧。”
張先生道:“刀樣是三少想出來的,還是讓他來吧。”
楊炳不願跟他們扯皮,說道:“就叫繡春刀吧。”
張先生道:“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好名字!”
楊莊主不知這句詩的來曆,他對詩詞不太關注,也沒多問,說道:“名字不錯,就叫繡春刀了。”
又聊了一會兒,楊莊主和老管家先行離去,臨走時老管家還不忘催促楊炳趕緊琢磨賺錢的法子,他管著楊家莊的錢袋子,當然更關心這個。
書房內隻剩下楊炳、金老、張先生三人,楊炳喊來楊熊去給二人換了熱茶,三人繼續商討。
金老道:“兵器先打造什麼?”
楊炳道:“先造長槍吧,長槍用鋼鐵比較少。”
說罷拿起紙筆畫了一個圖樣交給金老,金老看後倒出一口涼氣。
金老道:“三少,你這長槍有些陰狠呀!”
張先生拿過圖紙一看,隻見圖紙上的樣式與普通長槍不同,槍頭細長呈三棱形,三麵都有血槽。文字標明,用熟鐵打造,槍尖部分包鋼,槍尾有配重槍纂,槍杆前端包鐵以作防護。並注明了各部分的熱處理方法。
楊炳道:“新丁技藝不高,力量不足,此槍以擊刺為主要攻擊手段,槍尖細長利於刺入。三棱型可加大槍身強度,內用熟鐵可加強韌性,外包鋼材可加強硬度。至於槍杆不用太麻煩,挑選適合的硬木即可,就不用桐油浸泡了,能省些工錢料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