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沈輕澤的視線朝他看過來, 周圍的民兵們怒目以視, 呆愣愣的昭立才如夢初醒, 連忙招呼弟妹們下擺。
未及俯下身,一片潔白的衣擺出現在了昭立的視野裡。
“都起來吧。”說話的人聲音低沉平和。
昭立仰頭, 那人陷在背光裡,伸出手來扶了自己一把。
沈輕澤並不喜歡被一大群人圍在中間行禮,但提及多次無果後, 隻好放棄了。
他看看對麵教師崗的招工牌,又看看模樣斯文體麵的昭立, 語氣愈發溫和:“你是新來的老師嗎?”
他隨手丟了一記探查:
【昭立,南濟城破產的小貴族, 悟性333, 魅力198,尤擅長史學、算術,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沈輕澤懷疑房間魚缸裡小魚龍的幸運加點,統統加在了人才尋覓上, 否則怎麼每次都在這方麵扶貧的格外精準?
這家夥不是個天生的學者嗎?
昭立手足無措地“啊”了一聲,看見招工民兵不斷給自己使眼色, 忙點頭:“是的,是的, 我識字,叫昭立,我的弟弟妹妹們都識字,可以做老師。”
沈輕澤眼睛微亮:“你們都會算術嗎?”
昭立眨眨眼:“會, 我們都會!”
“那太好了,我們淵流城的學校正缺老師。”沈輕澤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因長期營養不良瘦弱得過分,風一吹就能折了似的。
一下子多了四五名稀缺的準教師,沈輕澤的心情指數瞬間上漲了十個百分點,連帶語氣都輕快不少:“如果有什麼需要,儘管提,要是有人欺負你們,直管跟我說。”
稀缺人才,當然是重點保護對象!
四周人們頓時投來歆羨的目光,原來識字這麼金貴嗎?
他們是沒指望了,但希望自己將來的孩子們,都有機會像昭立這樣被主祭大人看中,一下子從一個顛簸流離的難民,飛黃騰達。
昭立心口一股熱血上湧,自家破人亡後的淒楚、委屈、饑餓和恐懼,無時無刻不折磨著他,從一個不諳世事的闊少一夜成長,酸甜苦辣的滋味陳雜在心頭,從來沒人安慰、沒人保護。
他用力咬住嘴,抑製著奔湧的情緒,除了“是”這個字,什麼也說不出來,等他平複心緒,再匆匆搜尋沈輕澤的身影時,對方卻早已巡視到其他地方去了。
昭立有些失望,很快又打起精神,找到攤位的兵民,在契約書上鄭重簽下自己的大名。
他抬頭望著咫尺間鐵灰色的高大城牆,和牆頭烈烈招展的黑金旗幟。
以後,這裡就是他們的新家了。
※※※
沈輕澤騎在一匹通體黝黑的駿馬上,一路不緊不慢路過新開辟的馳道,後麵跟著洛辛和蘭斯兄弟。
有了大量勞動力補充後,淵流城像是一隻擰緊了發條的時鐘,開始日以繼夜瘋狂旋轉。
城牆往外側擴建了十公裡,將原本散落在城外的幾個密集的村莊,統統囊括在內,形成了以原城為內城,新城為外城的新格局。
不過沈輕澤並不打算學明珠城,搞內外階級分離,突出內城的地位,將來的淵流城有了更強大的武力,不再懼怕來自獸人的威脅後,他會下令將內城牆拆掉,讓城池內外徹底融為一體。
學校校舍已經按照係統給的模板建造了兩所,城東一所,城西一所,都是公立,老師的報酬由城主府統一發放,城裡所有適齡的孩子都必須入學。
為了減輕阻力,學校承諾給孩子們一頓免費午餐,並承包絕大部分學費,每個家庭隻需要付出少量書本紙筆費用,如果孩子學習優異,還能得獎學金。
但即便如此,“讀書是貴族們的專利”這一觀念,依舊深入人心,大部分民眾們都不明白讀書,對自己、對孩子和淵流城未來意味著什麼。
他們大多隻是抱著對主祭大人的盲目崇拜和信任,以及貪圖那頓免費午餐。
沈輕澤並不能對此苛求更多,教育是個浩大而係統的工程,沒有十年之功無法看到成效。
縱使城主府內,也有諸多官員不解,城裡府庫囤積的糧食和金幣並不算充裕,各種新的工坊要開設,更多的流民要安置,主祭大人卻要花大筆錢去乾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以極低廉的價格,給城裡孩子們上學,一上就是六年。
期間城主府要源源不斷地花費人力物力財力,往這個無底洞裡填,短期內根本收不到任何回報,這不是賠本買賣嗎?
把這筆錢拿去開新的種植園、新工坊不是更好嗎?立刻就能提供新工作崗位,帶來大筆稅收。反正做工和種田又不需要識字,有力氣就行。
對此,沈輕澤沒有過多解釋,這個餅距離大家太遙遠,畫出來也沒用,隻依靠自己在淵流城的威望,一力推行。
好在顏醉無條件站在他身邊,旗幟鮮明支持此事。眾官員們見兩位大佬都達成共識了,反對也沒用,隻好聽令行事。
※※※
設立學校不光一個校舍和足夠的老師就行,還有一係列的配套工坊需要完善。
當初的造紙廠早已不能滿足城內的需求,擴了又擴,經過長期的實踐,工匠們已經總結出一套完善的造紙工藝,最後晾曬而成的紙張,半點不比商隊從大夏帝國帶來的差。
有了紙,還需要印刷。光靠人工手抄是絕對不行的。
科技樹係統直接給了沈輕澤兩種印刷術:雕版和活字。
雕版印刷,選用棗木梨木等紋理細密的木頭刨成木板,範本紙張貼合其上,用刀刻好整版陽文,直接一頁頁印刷。雕版用於印刷變動不大的書籍資料,尤其經濟實惠。
活字印刷,則用木頭或銅塊打磨平滑,在一端反刻陽文,雖成本高些,但可重複使用,靈活性強,適用於印刷報紙。
有了大量便宜的書籍後,一間間零售書店也在城東集市開門營業了,除了史學、農學、醫學一類專業書籍,故事、人物傳記和各種奇聞異事也開始在坊間流傳。
淵流城第一家報社——淵流周報,應運而生。限於識字的人員有限,報刊暫定一周一發,銷售價格便宜。
主要彙編近期城主府的新政策、新公告,政策解讀,還有城裡的新鮮事,甚至招工信息與廣告。
報刊這項新事物甫一誕生,立刻引起了街頭巷尾的熱議。
城裡的小酒館、小茶館漸漸興起了說書講故事和讀報的新職業,哪怕不識字的人,走過路過,都忍不住聽上一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