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李治的話以後紛紛露出了疑惑之色,不知道李治為何提出了這個與眾不同的想法。
李治繼續開口道:“父皇,宗教的過度發展於我大唐百害而無一利,萬萬不可再重回老路。”
李世民皺眉說道:“可是眼下天下眾口一致認為是朕的決策引來了天罰,若不如此又該如何應對?”
李治道:“百姓所知終歸有限,眼下之所以流言四起肯定是有心人到處挑撥。”
長孫無忌問道:“即便如此朝廷又該如何應對呢?如今輿論已成,再想阻止恐也是無能為力。”
李治道:“百姓的輿論不過是少數人的引導罷了,隻需將這些人的目的公告天下自能讓百姓認清事實。”
李世民道:“朝廷一家之言怎可敵悠悠眾口?手無實證又如何進行公告?”
房玄齡也補充道:“朝中已發出多份邸報公布了利民之策,然則這一切似乎毫無用處。”
李治道:“隻是向百姓宣傳政策毫無用處,隻有當他們的利益因為宗教而受損時才會有人相信朝廷。”
王珪問道:“宗教如何損害了百姓的利益?”
李治道:“宗教的田畝不用交稅,朝廷的損失由誰補足?”
王珪脫口道:“自然是百姓。”
說完這話他馬上反應了過來,於是他又一次開口道:“殿下的意思是將宗教對百姓的危害公之於眾?”
李治道:“宗教有害自然也有利,朝廷的目的並不是消滅宗教。”
魏征道:“殿下有何想法還請明言。”
李治道:“將宗教的利害公之於眾並發起一場辯論,讓天下的百姓都能正確認識到宗教。”
長孫無忌驚訝地說道:“如此龐大的計劃如何在全國施行?”
李治道:“眼下科舉剛剛結束不久,許多考生尚未離開京城,辯論就在長安舉行,到時有了結果這些考生自然會傳播出去。”
李治的話頓時提醒了眾人。
百姓或許愚昧但文人卻是明理,隻要他們認識到了宗教的利弊自然就能引導輿論的方向。
接下來眾人便認真討論起了舉行辯論的可行性以及主持辯論的人選。
到最後決定由房玄齡和魏征二人共同主持辯論,時間和地點就定在兩日後的曲江池芙蓉園。
這是大唐建國以來第一次如此廣泛地針對一項國策進行辯論。
於是辯論的消息發出以後馬上就在長安城引起了轟動。
那些在背後製造輿論的人在聽到這個消息以後馬上就緊張了起來,他們趕緊四處尋找支持者企圖合力贏得這場辯論的勝利。
房玄齡和魏征兩人也沒閒著,他們早早地就將宗教過度發展的弊端公布了出去。
不但如此,兩人還廣發征集令,讓所有支持朝廷決策的人都可以站到自己一邊。
到了辯論這天,芙蓉園的周圍站滿了前來看熱鬨的百姓。
這些人涇渭分明地分成了兩波,人數較少的一波站在了朝廷的一方,其中大部分都是文人。
人數較多的一方全都支持發展宗教,這些人大部分都是普通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