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們的選擇(1 / 2)

氏族們在商議著對付李治的辦法,李治自己也在等待著災民們的最終決定來製訂工坊區的運營方案。

進入臘月以來一部分災民們的情緒就變得有些不太穩定。

他們都在為自己是走是留而艱難地抉擇著。

如果在往年災民們肯定不會有多餘的想法。

他們隻需在安置點裡待到春天,然後向朝廷借貸一些必要的口糧和種子返回故鄉去耕種土地便可以了。

可是今年李治給了他們一個選擇的機會。

那就是等到春天的時候他們可以繼續留下來工作。

到時候他們不但可以繼續免費住在安置點還能從李治這裡拿到一些工錢。

隻不過到了那時朝廷將不再免費向他們供應糧食和其他生活用品。

他們隻能用自己賺來的工錢來維持生活。

這樣的選擇對於他們來說很難。

如果選擇回去,他們將會麵對未來至少兩年的困難生活。

因為他們回去以後雖然會免除一定的稅賦和勞役卻要將自己的糧食拿出很大一部分用來償還朝廷的借貸。

而如果選擇留下他們家裡的田地就會麵臨著荒廢。

因為普通百姓們禁止一切田產的買賣和交易。

他們雖然可以靠著在工坊裡的收入來維持生活但卻要因此失去土地。

要命的是李治給的工錢並不低,隻要他們能夠一直好好工作就能比之前的生活好上很多。

不但如此,他們的孩子還能在這裡免費讀書。

讀書啊!

這是他們這些百姓們以前連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如今隻要自己能留下來,孩子們就能有這樣的機會。

這就好像是一場賭博,他們回到故鄉就是放棄了參與的機會。

而一旦選擇留下就隻剩下生和死兩個選項。

生,他們靠著工作的收入供養家庭,孩子們也有了提升階級的機會。

死,他們有一天不幸失去了工作同時也失去了土地,自然很快也會失去生命。

隨著春節的逐漸臨近,災民們的意見也越來越統一。

到最後絕大多數有孩子的家庭都為了孩子們的將來而克服了對生死的恐懼。

他們決定為了孩子的將來拚上一把,即便最後不幸失敗了也不會後悔。

這樣的家庭加在一起有一兩千人。

這些人已經完全能夠滿足李治的用工需求。

得到這樣的結果以後李治也很快開始了他下一步的計劃。

蠶絲的價格上漲李治自然也已經知道了消息。

他雖然沒有采取提前預訂的方法儲備蠶絲但是他也同時做了兩手準備。

一方麵,他讓司農寺準備向一些地區推廣棉花的種植。

以便來年能夠向市場上推出棉布。

另一方麵,他鼓動著所有的合夥人在自己的封地內鼓勵百姓們多多養蠶。

這些人加在一起的能量可不小,有了他們的幫助來年市場上的蠶絲肯定會多上不少。

除了解決原料問題之外他明年還打算適當地減少高端絲綢的生產。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