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產能向中低端絲綢上傾斜。
有一點他和那些氏族們想的一樣,那就是要加大同域外各國的交易量。
除了絲綢方麵李治還讓李愔帶著那些學生們一起在研究著煉油工藝。
石油化工的許多副產品都是重要的工業原料。
他在這方麵的知識儲備遠遠不足,因此必須要提早開始進行研究並培養人才。
這也是他要在安置點建立學校的原因。
這裡的孩子將來要學習的課程中最主要的就是數理化。
李治自己則一頭紮進了將作監。
他此時正帶著顏立德等人研究著蒸汽機。
因為之前已經做出了鍋爐,所以蒸汽機的研究很快就被李治提上了日程。
這是工業化開始階段的主要動力來源。
他之前已經繪製出了蒸汽機的圖紙,並讓顏立德和楊思齊帶人製作了一些零件。
此時他們就是在對這些零件進行組裝。
顏立德一邊小心地將一個金屬製作的活塞放入鑄鐵製造的氣缸中,一邊仔細觀察著兩者的密封情況。
李治在一旁看到以後開口道:“這台機器隻是用於實驗,無需如此謹慎。”
顏立德開口道:“學生隻是想要觀察一下模具的精度,方便下一次製作。”
李治道:“真正的蒸汽機要比這一台大得多,因此還要重新製作。”
顏立德聽了這話以後手上的動作便加快了起來。
同時開口道:“老師,此物真的隻需使用水汽便可自行工作?”
李治點頭道:“隻要做工精細想來是沒有問題的。”
一旁組裝連杆和曲軸的楊思齊開口問道:“殿下是如何生出此等想法的呢?”
這是他困擾了很久的問題。
蒸汽機的零件雖然不多,但是所有零件的設計卻是十分巧妙。
他到現在也沒想明白蒸汽機的工作原理。
李治道:“本王將想法都寫進了書籍當中,你等有時間都可以到王府去閱讀。”
雖然李治現在就可以為他們解釋一遍,但是他並不打算那麼做。
無論是顏立德還是楊思齊,亦或是這將作監裡的許多匠人都是這個時代最頂尖的能工巧匠。
李治的目標就是讓他們都對機械學產生興趣,然後主動去學習這方麵的知識。
這可是一個推廣自己那些書籍的好機會,李治可不能白白浪費。
一旁正帶人安裝管路的閻立本開口道:“殿下,我等都能有幸觀摩殿下的書籍嗎?”
李治笑著說道:“當然,本王的學說還未完成,自然需要更多人共同探討,才能儘快將學說完善。”
顏立德疑惑地問道:“恩師到底要完成多少學說?為何學生感覺恩師似乎無所不能?”
李治笑著搖頭道:“本王哪有如此厲害?許多事物不過也是一知半解,本王能做的不過是提出方向罷了。”
楊思齊滿臉佩服地說道:“殿下實在是過謙了,以在下看來殿下已然是無所不能了。”
接下來其他人也紛紛開口恭維李治,但都被他謙遜地否認了。
自己如果什麼都會那還不早就帶著大唐稱霸世界了。
何苦到現在連一支步槍都做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