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廠開工(1 / 2)

那些負責勘測的人拿到全新設計的儀器之後工作效率馬上大幅提高。

圓規角尺之類的工具更是讓他們在繪製地圖時省力了很多。

李治提出來的很多新工藝更是讓城外的工業園成為了一些商人的主要目的地。

眼下園區的空房已經賣出了大半,整日來往於工業園的人更是多達幾萬人。

這些人有些是在此常住,有些則是來此地進購商品然後運往其他地區進行販賣。

工業園生產的蜂窩爐等商品早已經不止冬天才會有人使用。

很多自己不耕種土地的人家已經將它當做了燒水做飯的主要工具。

這裡生產的瓷器也早已成為了搶手貨。

首先是因為李愔帶人研究出了許多新型染料能夠使瓷器的色彩更加豐富鮮豔。

再加上使用了先進工藝提高了燒製溫度。

因此這裡出產的瓷器已經達到了大唐的最高水平。

這些瓷器的售價雖然比較高,但是卻深受外國商人的青睞。

如今已經成為了各國商人購買瓷器的首選。

這裡出產的絲綢也因為價格合理品質優良而深受人們的喜愛。

因此自然吸引了很多流動商販。

流動商販的大量湧入使得這裡的坊市變得更加熱鬨,售賣的商品也更加豐富。

這就給居住在這裡的居民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吸引了更多人來這裡購買房產。

其中居住在長安城偏遠之地的百姓就是購房的主力。

而他們賣掉的房產又在裴明禮的帶動下成為了其他商人的購買目標。

然而到了此時所有人都還沒有意識到裴明禮的收購行為已經越來越少。

即便偶爾出手也是接手一些相連的地塊。

如今裴明禮的手中大概掌握著不到兩個坊區的土地。

他此刻正在等待著李治的命令,準備開始下一步計劃。

他知道這種等待的時間可能會很長。

因為眼下工業園的房產還沒有售完,而且長安城的房產需求還不夠火爆。

眼下購買城內房產的還隻是那些氏族和富商。

他們購買房產僅僅隻是在進行投資。

而真正想要買房居住的外來人口還很少。

這就意味著長安城的吸引力還不是很足。

而李治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快工坊的建設,以此來增加用人需求。

延州的石化廠已經部分建成。

李治派到這裡的負責人是李愔的一個學生。

他的名字叫唐樂康,對石化方麵有著很高的天賦。

彆看他的年紀還不滿十八歲,但是他卻是李愔的所有學生中做事最為穩妥的一個。

此時他正和顏立本,一起關注著一台蒸汽挖油機的運作。

隨著蒸汽機的巨大轟鳴聲響起,這台挖油機開始上下擺動。

一桶一桶的石油被從地底抽取上來然後被裝進油罐運送到不遠處的蒸餾塔。

在鑽井旁邊還延伸出了一條管路。

這條管路的作用就是將油井裡麵的少量天然氣轉移到不遠處進行燃燒。

顏立本疑惑地對唐樂康問道:“此中氣體既然能夠燃燒為何不乾脆加以利用?”

唐樂康道:“此處油田含有的氣體非常稀少,不值得為此再增加一套設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